中国农村网 > 话题与事件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各地蓬勃涌现,农村土地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要求强化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的呼声愈来愈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

探路金融支农新模式

2015-09-30 08:54:06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李春艳

  聚焦农村金融创新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各地蓬勃涌现,农村土地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要求强化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的呼声愈来愈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

  多年来,各地农村金融创新探索从未停止。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抵押。主要表现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住房财产权抵押及农机具抵押等。多地早前已逐步开始试点,如吉林开展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及依托土地承包经营权创新的土地收益保证贷款,一些地方还开始试水农房抵押贷款等,山东、浙江等地农机具抵押也开始破题。

  二是担保。主要表现为农业龙头企业或政策性担保公司为农户贷款提供担保服务。如江西正邦集团成立吉安正邦养殖担保有限公司为与其合作的种养户融资贷款提供担保,北京农投公司下属担保公司为全市农民及新型经营主体提供贴心担保、贷款等服务。

  三是建立信用体系。如江苏东海县为全县20万户农户建立电子信息诚信档案,为农民及银行搭起了一座信用连心桥。

  四是内部信用合作。如山东滕州市开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业务试点工作,着力破解小农贷款难问题,等等。

  这些金融创新手段,有效破除了农民融资难融资贵的坚冰,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了鲜活动力。但也要看到,金融服务不健全、品种较单一、生态环境较差等不足依然没有克服,如何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都探路金融支农新模式

  本刊记者 李春艳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融资担保行业加快发展的意见》,系统规划了通过促进融资担保行业加快发展,切实发挥融资担保对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以及创业就业的重要作用,把更多金融“活水”引向小微企业和“三农”。面对“三农”融资难融资贵、商业银行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北京在7年前即开始了先行先试。

  2008年,北京市政府整合全市支农资金,授权首创集团负责组建投融资平台,即北京市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农投公司),作为全市支农金融体系的一个有益补充,支持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注册资本金28.5亿元。为了最大限度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杠杆效应以及引领带动作用,农投公司自2009年至今,陆续设立了北京金石农业投资基金、北京市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北京小额贷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农副产品交易所、北京农村产权交易所、北京农投租赁有限公司、北京农投保商业保理公司等7个农村金融服务平台。农投公司战略部总经理郝蕴祥说,他们是逐项梳理财务报表各科目,把能渗透的金融手段都附着其上了。

  搞生产缺资金,担保、小额贷款来帮忙

  农业产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其投资利润率低,回收周期长,再加之受自然和市场的双重影响,贷款风险较高。这也是商业银行开展涉农贷款业务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这就需要建立合理的担保机制,将资金供需双方利益损失降至最低。

  2009年3月,农投公司和京郊10个区县具有政府背景的投资担保机构出资组建了北京市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简称“农担公司”),注册资本6.6亿元。作为全国首家省市级以服务“三农”为主的专业化农业担保机构,农担公司在全市涉农区县开展担保网络建设和融资担保服务工作。截至2014年末,农担公司累计为首都中小企业及“三农”项目提供融资担保2710项共94.4亿元,财政资金放大倍数达到18.8倍;其中涉农融资担保2240项68.5亿元,分别占承保总个数的82.7%、承保总规模的72.6%;其中,2013、2014两年新批准担保项目纯农、涉农个数及规模比例均达到90%以上。有效解决了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户的生产融资难问题,为促进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针对农户缺乏抵押物,贷款需求小而散且季节性强的特点,农投公司于2010年,全资设立了北京小额贷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小贷投管公司”),作为小额贷款业务的专业化管理平台。目前,小贷投管公司已在全市范围内设立、运营17家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总计超过20亿元。截至2015年上半年,投管公司管理的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贷款总额已超过170亿元,已为超过20000多位“三农”用户和中小微企业提供了融资服务。

  如今,北京郊区的农民、种养大户、合作社,平时所需的零散生产资金,无需抵押即可在这17家小贷公司贷出,这意味着破解“三农”融资难题多了一条渠道。

  搞加工缺设备,融资租赁伸援手

  记者在多地采访中发现,几乎大部分农业经营主体没有开展产品加工,究其原因,是购买设备资金缺口太大。北京农投公司经过调研,迈出了农资租赁的新步伐。

  2012年9月,农投公司出资3亿元全资设立了北京农投租赁有限公司(简称“租赁公司”)。租赁公司围绕农业细分市场,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融资服务。农投租赁公司是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确认的第十一批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之一。截至2015年上半年,租赁公司累计为7家农业企业和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租赁服务,融资金额3.76亿元。

  据介绍,农投租赁公司承做的融资租赁项目通常有两大类,一类是直接融资租赁,另外一种是售后回租。直接融资租赁又称“直租”,由承租人指定设备及生产厂家,委托出租人融通资金购买并提供设备,由承租人使用并支付租金,租赁期满由出租人向承租人转移设备所有权。它以出租人保留租赁物所有权和收取租金为条件,使承租人在租赁期内对租赁物取得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售后回租也称回租,承租人和供货人为同一方,租赁物不是外购,而是承租人在租赁合同签订前已经购买并正在使用的设备。企业先把自己拥有的固定资产卖给融资租赁公司,然后再作为承租企业将所出售的固定资产向租赁公司租回使用,并按期向租赁公司缴纳租金。租赁到期后,承租人再以少量代价办理产权转移,最后设备仍归承租人所有。

  北京市平谷区一家果品产销专业合作社主要经营桃类产品的包装和销售业务,受制于资金短缺,自动化生产线一直未能引进,在大桃销售季节主要以人工分拣为主,分拣效率和品质控制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013年,农投融资租赁公司与合作社签订了服务协议,为合作社解决了一套水果清洗、灭菌、分拣、包装设备的采购问题。该设备投产后,2014年合作社产能达到了2360吨,营业收入增长至2740万元,产能和收入分别增长57%、61%。

  次年5月,农投租赁公司又采用售后回租的形式,为平谷区一家大型食用菌生产企业解决了流动资金的问题。经补充流动资金,该企业两个厂区2014年的产能和收入分别为3000吨、2400万元。不但解决了企业自己的困难,而且帮助企业扩大了食用菌的生产和销售。

  账期资金周转难,农业保理先垫资

  “农超对接”是近年来兴起的农业生产销售新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农产品买难、卖难问题,减少了流通环节,也降低了流通成本。但是,在采访中,多位合作社理事长向记者反映,合作社将农产品交售给超市后,并不能即时拿到货款,一般要经过一段时间后,超市才能结算给合作社,在这个账期内,许多合作社资金周转不开,进而影响生产经营。北京农投公司看到这一问题,经过深入研究,于2013年12月,设立了北京农投商业保理有限公司(简称“保理公司”)。

  所谓农业保理,是指保理商与卖方之间签署保理协议,根据该协议,卖方将其现在或将来的基于其与买方订立的国内货物销售/服务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公司,并由保理公司为其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

  郝蕴祥以具体案例展示了其运作流程。比如,合作社按照与超市签订的协议,将农产品供应给超市,超市由于结算周期不能立刻支付货款,在此帐期内,合作社可以将应收账款转让予保理公司,农投保理收取一定保理手续费后,向合作社支付预支价金。等超市将货款结算后,保理公司再将尾款返还给合作社。“这种方式,融资门槛较低,融资额度和期限更为灵活,也加快了资金周转。”郝蕴祥说。

  保理公司成立1年多来,已为近20家涉农企业提供了应收账款抵押融资服务,融资金额近3亿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业生产企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账期长、融资难的问题。

  产品流通要素流转,交易平台有保障

  多年来,板栗种植已经成了怀柔区渤海镇龙泉庄村的特色产业。然而,年年板栗大丰收,却卖不上好价钱,一直是栗农们的心病。2013年9月,这一难题终于迎刃而解了。

  当年,渤海镇与北京农副产品交易所开展合作,在龙泉庄村推行优质优价板栗收购试点。9月下旬,龙泉庄村83户栗农与农副产品交易所指定的板栗收购公司按户签订了《板栗收购合同》,从而达成协议,由收购公司对龙泉庄村板栗开展收购。

  “与收购公司签订合同后,我们村从9月24号到10月6号采取抓号叫号的方式按户进行板栗交易,收购价格定为4块5毛钱一斤,总合计了一下,83个栗农户将近30万斤的栗子比市场价多卖出30万块的价钱呢!”龙泉庄村主任魏宗武兴奋地说。

  如今,北京农副产品交易所依托电子交易平台把优质板栗销往全国各地,通过打造板栗示范基地实现板栗品质的真正提升。“我们想在龙泉庄打造一个板栗优质优价示范基地,促进栗农获得收益。”北京农副产品交易所市场部负责人说。

  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郝蕴祥自豪地说,不光是农副产品能在交易平台上进行交易,农村各种产权要素通过北京农村产权交易所也实现了流转。

  2010年4月,农投公司出资5500万元全资设立了北京农村产权交易所。作为北京农村生产要素流转交易的专业化平台和服务性机构,农交所通过提供交易场所、发布信息、组织交易、咨询策划及其他投融资配套服务,组织开展农用地和未利用地、集体林权、涉农知识产权、涉农企业股权、实物资产等的流转交易和农村重大经济事项的规范操作等,为交易参与方提供高效率的专业化服务。目前,农交所已与平谷、通州、密云、大兴、延庆、顺义、昌平、石景山、门头沟、朝阳、丰台、石景山等区县合作设立分支机构,搭建起了全市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网络。截至2015年上半年,农交所累计实现产权交易155宗,成交金额14.5亿元,产权交易涉及实物资产、土地、房屋等。农交所通过推动农村产权的公开、公平、公正交易,促进了农村生产要素有序流动,维护了农民财产性权益,增加了农民收入。

  融资上市谋发展,投资基金是后盾

  郝蕴祥说,北京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是优质农业企业发展壮大的造血库。“通过一系列附着在农业产业各环节金融手段的作用,一些农业企业脱颖而出,甚至实现上市,成为公众企业,这时候,农投基金可以为这些企业扩大规模募集资金。”

  2009年9月,农投公司与中信证券专业直投机构金石投资有限公司、建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发起组建了北京农业产业投资基金,这是国内首支农业产业基金,基金首期资金募集规模超过6亿元人民币,采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运作模式,通过股权投资及提供增值服务推动优质农业企业走向资本市场。目前,农投基金成功投资8个农业项目,实际投资额超过5亿元,有力培育了部分农业龙头企业。

  对于北京农投公司的金融服务模式,郝蕴祥描述说正在形成这样一种格局:“农民安心种地,我们(农副产品交易所)负责卖产品,发现价格,供货给终端;农企需要生产资金,我们(担保公司、小额投贷公司)可以帮你担保贷款;搞生产缺设备,我们(融资租赁公司)可以把设备租给你;中间供应有账期,我们(商业保理公司)可以介入;扩大规模需要流转土地,农交所可以协助;企业发展壮大了,将来想融资上市,基金公司可以帮你融资。这样一来,整个金融生态系统就起来了。”说到这里,郝蕴祥脸上满是向往,“把这个生态系统建起来,让北京的乡村比城市更美好,是我们的梦想,我们也一直在践行着。”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wl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