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07 09:04:16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记者陈 娜 牛 震
革命老区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根据地区实际大力发展毛纺产业,规模种植党参、苦荞等特色农产品,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产品创新:
让破产老字号重生
“北京人民大会堂贵州厅挂的毛毯都是我们厂生产的咧。” 说起毛毯,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毛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赵高光一改初见时的略显木讷,顿时脸上放光,侃侃而谈。原来,在1998年,人民大会堂需要陈列一幅黄果树瀑布图案的毛毯,找了各地好多毛纺厂洽谈无果,任务最终落到威宁毛纺有限责任公司肩上,威宁毛纺加班加点将这幅毛毯作品赶制了出来。
威宁毛纺有限责任公司坐落于风景秀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草原明珠”之称的草海湖畔。良好的自然环境造就了高品质的原料,当地老百姓一直有牧羊的传统,羊毛产量丰富。威宁毛纺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是威宁毛纺厂,计划经济、“大锅饭”年代,工人干多干少一个样,厂子长期亏损,“当时见到银行的人都要躲着走、绕着走。”赵高光是1992年来到厂里,对当年的光景感受颇深。在1995年,厂子宣布破产,组建威宁毛纺有限责任公司,虽说还是集体所有制,但债务没了,工人也实行计件工资,厂子效益一下上来了。“这下见到银行的人再也不用躲了,腰杆也硬了。”
20年的时间让厂子发展迅速,也让赵高光的脸上增添了不知多少道皱纹。从最初只有手摇织布机、小小的生产车间到现在的50多套先进生产设备、12000平方米的厂房面积,专业生产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高级手工地毯、美术机制地毯,已形成集原材料拣选、梳纺、织造、柒整、销售为一体的全能企业,年生产高级羊绒被、夏凉被3万条,高级手工编织地毯、机制美术地毯20000平方米,工业机制毡、民用毡100吨。
雷点智是公司的电工,1983年退伍的他在公司呆了32年,对公司带动百姓增收看在眼里,“有时候村民的羊毛卖不出去,厂子也敞开高价收购。”据他介绍,现在公司每年收购当地羊毛1200吨,即使公司流动资金紧张,也不会把农民拒之门外,因为“羊毛剪下来了不能堆在农民家里”。雷点智只是公司的退伍军人之一,从建厂到现在,威宁毛纺有限责任公司总共接收了168名复员军人,解决了当地就业问题。
在威宁毛纺有限责任公司上班的工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盲人、残疾人,工人中年龄最大的有91岁,盲人最多时达到17人,“都是当地的百姓,能帮点就帮点。”
“20多年以前,他们的产品可以说是礼品,直到现在他们的产品才算称得上是商品。”威宁县产业化办公室负责人老李见证了威宁毛纺几十年的风雨变迁,他不无感触地对记者说:“上世纪80年代以前,像这样的企业主要靠政府扶持维持生计,改革开放的大潮来了,企业在市场经济的考验中难免会摇摇欲坠……但是,这家毛纺厂通过产品创新,重新定位自己的市场战略,坚持下来了,我觉得这很不容易。”
农企牵手:
让企业农户双赢
“种党参好哇,我们老两口一年能赚7万多块咧。” 威宁县么站镇抱都村赵德军和老伴两个人从2014年开始种党参,已经63岁的他去年总共种了37亩,“农忙时最多雇工三四十人。”赵德军种党参的种苗全都是贵州宏福堂道地药材有限公司提供的,“公司每年和我签协议,给我提供高品质种苗,长出来的党参公司全部回收。”不仅是种苗,贵州宏福堂道地药材有限公司还专门聘请了大学生技术员,党参在生长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农户都可以随时和公司联系,得到技术指导和帮助。
包括赵德军在内,抱都村一共有7位村民在2014年和宏福堂道地药材有限公司签订了协议,种植面积100亩。“这100亩地是我们在么站镇抱都村党参种植示范基地。”宏福堂道地药材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赵德富向记者介绍道。除了在么站镇,宏福堂道地药材有限公司还在小海镇、石门乡、海拉镇建有党参种植基地,这些地方也是“威宁党参”的主要产地。
“威宁党参”是2011年威宁县申请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商标,由国家质检总局颁发,宏福堂道地药材公司在2013年获得独家使用权。“威宁平均海拔在2200米,由于气候特殊,这里长出来的党参粗大、条直、纹细、化渣、味甜。”威宁县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田正林对记者说,“本地自然环境好,基本没有污染企业,种出来的党参特别好。”
随着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今年宏福堂道地药材公司还和当地的不少合作社签订了订单。赵德富发起的威宁县顺德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就是其中之一。“我们这大部分是山地,种洋芋的话,年景好的时候一亩地才能赚1000多块,种党参一般一亩地都能赚上4000来块。”威宁县顺德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陈良军满足地对记者说,“洋芋”是当地人对马铃薯的称呼。顺德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共有社员129户,共有土地300多亩,其中只有80亩是平原地。
“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不仅带动了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也使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贵州宏福堂道地药材有限公司从2011年成立至今,获得了不少称号:“毕节市名优农产品”、“毕节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等,生产出来的种苗、鲜党参、干党参、党参含片在多个省市销售。
夫妻创业:
让周边乡邻得实惠
两年前,麻乍乡启戛村村民马永艳一直为工作的事情苦恼,1987年出生的她现在已经是3个娃娃的妈妈,想在本地就业可惜没有工厂,想要外出打工又舍不得家里的娃娃和老人。2006年从毕节卫校毕业后,她就一直在乡村卫生院做护士,由于距离县城偏远,又在山上,村里来拿药的人并不多,“除了有时开会,基本上就相当于在家带娃娃了。”自从威宁县亚龙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马永艳的工作问题一下子得到了解决。“现在,每天上8个小时班做苦荞面条,下午1点下班,回家做饭也来得及。” 亚龙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就在启戛村,距离马永艳的家步行不足5分钟,“现在能就近上班特别高兴,能照顾家里的娃娃、老人。”和马永艳一样,在亚龙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上班的工人一共有18人,都来自附近的村子,“每个月工资能拿2000多元。”马永艳满足地说。
亚龙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3年,总经理马海将前几年和朋友投资开水厂赚来的钱全都投在了公司里,“我负责搞生产经营,我媳妇负责财务。”投资300多万的生产车间里,苦荞茶、苦荞饭、苦荞面粉、苦荞挂面等一系列生产设备一应俱全,“我们这有种植苦荞的传统,我要把苦荞的产品都做全了,发挥它最大的功效。” 马海对自己的“苦荞事业”信心十足。
苦荞是套种作物,春季秋季都可以种,麻乍乡农民一般是两年三季。每年,亚龙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都给当地的农户免费提供高品质种子,到收获季节又从当地的农户手里收购苦荞,每斤价格高出市场价0.2元。“威宁做苦荞产品的工厂也不少,但这一家最为规范,生产车间标准高,产品质量最好。” 田正林介绍道。
除了苦荞产品,公司还和贵州省农科院合作开发了马铃薯面粉、马铃薯面条,成为贵州市场上最早生产马铃薯主食产品的企业之一。“咱得跟得上形势发展,做高档产品。”马海还聘请了专门的设计师为产品设计包装,马海有不少朋友在沙特等国,每次回来,马海都给他们带去产品。“我的目标是2年之内,一二线城市全部覆盖,3年以内走出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