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话题与事件

什么是“布鲁氏菌病”,临床表现有哪些,如何传播,又该如何预防?

2019-12-27 10:57:42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

  什么是“布鲁氏菌病”,临床表现有哪些,如何传播,又该如何预防?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日就群众关注的相关布病问题予以了解答。

  ●什么是“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是我国列入的乙类传染病,群众称之为蔫巴病、懒汉病。人类对布氏菌属中的大多数细菌都是易感的。染疫的家畜是人间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人由于接触患病的牲畜及其产品或其污染物而感染布病。我省是五大畜牧省份之一,同时也是历史上布病流行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14个市(州)都曾有不同程度的暴发和流行。

  ●布氏菌的抵抗力如何?布氏菌对湿热、紫外线和各种射线以及常用的消毒剂、抗生素、化学药物比较敏感,3%漂白粉和来苏水数分钟能杀灭;但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力强,对低温和干燥有较强的抵抗力,其在奶及乳制品、皮毛、冻肉、水及衣物等中能长时间生存。

  ●布病的传染源有哪些?目前已知有60多种动物可作为布氏菌贮存宿主。羊、牛、猪作为传染源最为常见。其中羊是人类布病的最主要传染源。除了病羊、牛、猪外,其他患病动物也可作为人类布病的传染源,但一般只引起个别病例。人与人之间不会传播。

  ●布病是怎么传播的?布病传播途径主要有直接接触、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3种。1.直接接触传播: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或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可经皮肤微伤或眼结膜感染;2.消化道传播:主要是通过食用被布氏菌污染的食品、水或饮用生奶以及未熟的肉、内脏等感染;3.呼吸道传播:常见于吸入被布氏菌污染的飞沫、尘埃。皮毛加工企业职工、圈舍打扫以及布氏菌实验室操作人员容易通过该种途径感染。

  ●布病有哪些临床症状?布氏菌可侵犯人体的网状内皮系统,引起多系统多器官损害。潜伏期一般为1—3周,平均为2周,部分病例潜伏期会更长。急性期病例以发热、乏力、多汗、肌肉关节疼痛和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慢性期病例多表现为关节损害、长期发热等等。

  ●病程与预后如何?布病病程长短不一,以3-12个月者居多,多数患者只要及时就医,规范治疗,一般预后良好。患者如不及时治疗,易由急性转成慢性,反复发作。

  ●如何预防布病?1.养殖户要做到科学养殖、规范屠宰。养殖区与生活区要分开,牲畜圈舍要定期消毒处理,做好个人防护,防止气溶胶传播;2.购买牲畜要检疫,饲养牲畜要免疫,严格控制病畜流动,避免患病和未患病的牲畜混养。严禁徒手接触病畜流产物和死胎,病畜流产物、胎盘等应消毒或焚烧后,挖坑深埋,病畜要及时扑杀处理;3.对普通民众而言,尽可能减少与牛羊等家畜接触,牛羊肉要煮烤熟后食用,家庭加工过程中案板、刀具等要做到生熟分开。布氏菌在乳及乳制品、皮毛中能长时间存活,但不耐热,在高温下即可杀死,因此,生鲜奶要“煮沸”后才可以放心饮用。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徐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