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4 11:07:30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赵雪峰 李洁锋 李凌霄 程贵川
近年来,贵州省普定县按照省第五轮农村改革试验中承担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试验主题,立足自身禀赋,紧紧围绕“种茶上山、种菜下田、中药连片、花果满园”的发展思路,重点打造茶、菜、药、果、花“五朵金花”。目前,全县种植茶叶14.51万亩,蔬菜13万亩,中药材5.32万亩,经果林6.5万亩,花卉1.51万亩;全县粮经比从2011年的60:40调整为36.38:63.62;非粮产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增加值82.6%。2014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6116元,较2011年第五轮农改试验前的4088元增长49.6%;农业产业经济带和农业示范园区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00元以上,仅此一项,提前达到小康水平。
突出示范带动 实行规模经营
全县按照“立足特色、轴带展开、点线结合、重点突破”的思路,以农业产业经济带和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平台,支持、鼓励、帮助一大批有能力“靠山吃山”的企业和农民合理流转林地或耕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种植“五朵金花”,突出精品示范、连片开发,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切实改变石漠化山区“春种一座山、秋收一小篮,种粮到天边、喝水要看天”的状况。目前,全县已有普定县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安顺市现代高效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普定县思源农业生态园等农业园区16个,其中,省级园区3个、市级园区13个。
突出“接二连三” 延伸产业链
充分利用产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采取“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支持企业与基地、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目前,全县共引进和培育农业企业84家,实现了一二产的成功对接,发挥了农业产业的综合效益。2014年启动建设的夜郎蜂业公司,充分利用了园区的花卉产业,生产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胶、蜂蜜刺梨干等产品,提高了农业资源的附加值。依托丰富鲜活的农特产品优势,引进安顺梓涵农产品公司和贵州梓涵食品公司投资1.6亿元,建设集交易、冷藏、加工、包装、物流、网络销售为一体的冷链物流园,冷库容量8000吨,预计农产品年销售量达5.32万吨。
同时,在“连三”上狠下功夫。依托农业产业经济带和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打造了讲义、号营、沙湾等全国旅游示范点和乡村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点,成功举办了首届山地自行车邀请赛、“菊花节”等活动,加快了乡村旅游业发展。
突出土地与金融改革 增强发展活力
探索六种土地流转模式。围绕贵州省第五轮农改试验主题,把土地流转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盘活耕地、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在充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成功探索出实物折算地租模式、农户土地入股模式、租金定期上调模式、承租人保底回收模式、土地“同进同出”模式、“二二一”分成模式六种土地流转模式,实现了农村土地快速、合理流转,有力推进了土地规模化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土地增效、农民增收的良好效果。目前全县已流转农村土地73267亩,土地流转率达12.18%。
探索三种农村金融产品。一是“四权”抵押贷款。以省第五轮农改试验为契机,从2012年起,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林权和矿产资源开发权“四权”抵押贷款工作,制定了“四权”抵押贷款的实施方案、细则、抵押登记办法等文件。二是土地流转经营权确权颁证抵押贷款。结合2014年中央1号文件“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的精神,抓住普定作为贵州省唯一被列为中国农行开展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机遇,出台了相关管理办法、实施方案等文件,探索推进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三是特色农业保险。2012年以来,以中国财保普定支公司为承保单位,开展能繁母猪、水稻、森林三类政策性保险,共承保能繁母猪4.56万头、水稻12.61万亩、森林145.05万亩。2015年年初,根据发展实际,制定出台了《普定县规范推进特色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方案》,将葡萄、茶叶、商业林纳入承保范围,探索“投保人交纳+财政补贴”、“投保人交纳+财政补贴+农村土地经营权(含流转经营权)抵押融资”等特色农业保险模式,建立健全农业风险转移分散和保障机制。
探索两种农村金融服务方式。一是“信合联村发展”行动。2014年,在成功创建“农村金融信用县”的基础上,启动实施“践行群众路线·信合联村发展”行动。2014年末全县农信银自助终端覆盖率117%,机具活跃率96%;县信用联社发放农户贷款14.1亿元,贷款覆盖率43%;为茶、蔬、药、果、花“五朵金花”特色农业的各类经营主体发放贷款20亿元;发放金融扶贫开发贷款2.2亿元。二是“综合农协惠民”行动。成立惠民综合农协,发展会员企业44家、合作企业17家,创办经营实体5家,涉及批发零售业、生产加工业、种植养殖业等多种行业,通过政府扶持介入、成员互助合作,建立一个集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新型中小微企业合作体系。目前农协已为26家企业协调解决贷款2440万元,带动创业21户,安排就业460人。
突出科技引领 提升发展效益
借智登高。依托中国科学院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和中国林科院普定荒漠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两个国家级研究站,积极开展省第五轮农改试验工作,把治理石漠化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有机结合起来,完成岩溶治理312.74平方公里,石漠化治理77.03平方公里,发展了冰脆李、梭筛桃,实现了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产学研”合作。加强与重庆大学、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以及省、市农科院在关键技术攻关、前瞻性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建立了无公害蔬菜、水果生产种植等示范基地。以“科技进园区、培训进园区”为导向,采取“园区+职校+企业(合作社)”办学模式,将县职业技术学校与农业园区整合规划,把园区的蔬菜生产基地、花卉大棚、珍稀植物园作为县培训中心的教学实训基地,开设果蔬花卉种植、园林绿化、动物疫病防治等9个相关专业。
实施品牌战略。坚持“以质量创品牌,以品牌占市场,以市场促发展”的理念,抓好品种改良更新和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目前,全县有农产品有机认证(黔龙茶叶、印象茶叶)3000亩、无公害认证2.45万亩。2013年,普定“科技进步贡献率”在全省37个非经济强县排名第一,并被列入“省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
突出资源整合 强化系统支撑
上下联动。围绕农业产业经济带和农业园区建设,制定出台实施意见、优惠政策等文件,建立以资金投入、项目覆盖、市场准入、示范带动、土地使用等为一体的农业产业扶持机制。建立县四大班子领导牵头挂点,县直部门所涉乡镇包保管理的长效机制,举全县之力推进省第五轮农改试验工作。2014年9月,成立了编制为10人的县农业示范园区管理服务中心,为财政全额拨款的正科级事业单位,从农业、扶贫、林业、畜牧等单位及园区所在乡镇抽调人员组成,负责协调解决征地拆迁、土地流转、市场开拓等工作。
部门联动。一是结合开展水源性工程、提灌工程、地下水开发利用“三大会战”和实施《普定县水利扶贫规划》,建设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三位一体”工程、河道治理工程、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示范基地工程、“三小”工程等水利设施,着力构建农业产业水网。二是实施村村通油路(水泥路)和生产便道、机耕道改善提升工程,完成5个镇104个行政村104条217.25公里油路建设,围绕公路沿线产业经济带建设了一批产业路。三是实施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扶贫、中央财政精品水果特色产业、有机肥生产、石漠化治理等项目,着力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目前全县16个农业园区已完成投资29.85亿元。四是实施“5541”农村致富带头人工程,通过开通“绿色通道”、设立专项资金、部门联动帮扶等途径,加大对“五朵金花”特色优势产业的培育和扶持。目前全县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48家,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829人。
(作者单位:贵州省委政研室农改试验办 贵州省普定县委政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