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5 11:42:0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赵永平 朱 隽 郁静娴 庞革平
据调查,受访的50家新型经营主体中,80%的主体反映“差钱”。资金难是扶贫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农业产业投资大、回报慢,没有资金支持,很难上规模。”广西实味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进安说。德保大果山楂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依托好产品,公司从事山楂深加工20多年。“附加值不高,还基本被成本‘吃’掉了。”黄进安坦言,每到收购季节,要把山楂拉到柳州初加工,再拉回本地生产,每吨运费、加工费要3600元。“想降成本,必须自建更大的冷库和厂房,靠自身投不起。”
一个产业连着成千上万农户。破解资金难,各地不断创新,多渠道合力“造血”,新模式、新办法纷纷涌现。
财政投入不断加力。德保县2016年投入产业扶贫4238万元,2017年增加到1.1亿元,今年增加到2.12亿元。田林县今年专项扶贫资金同比增长48%,其中3570万元投入扶贫产业。
以奖代补,精准扶产业。德保县分类出台政策:发展柑橘,贫困户新种2亩以上的,每亩补500元;发展蚕桑,贫困户自建蚕房,每平方米补150元……借北桑南移机遇,德保县马隘镇排留村发展起蚕桑产业。“石山上别的难长,却适合桑树生长。”村支书韦树杰说,江缘茧丝绸公司进入,奖补资金助力,让石山变成金山,86户贫困户靠蚕桑脱了贫。贫困户农林贵尝到甜头:“头一年赚了5800元,雪球越滚越大,现在种了24亩桑树,年收入两万多元。”
贫困户入股,参与产业。康保县马鞍架村,高寒、地瘦,全村197户人中有115户是贫困户。2016年乾信牧业进村建起10栋鸡舍,115户贫困户利用扶贫贷款,每户5万元,入股企业,年分红720元,期限3年。75岁的孙万玺老人说:“以前种莜麦,一亩打不下200斤,现在租给鸡场,有租金、有分红,肯定划算。”
扶产业,单靠财政资金孤掌难鸣。撬动社会资本,田林县成立5家平台公司,将1.5亿元贫困户小额信贷入股平台公司,每年按10%的比例为贫困户分红。河北阜平县成立担保公司,给贫困户每户5万—10万元的贴息贷款,第一年免大棚租金……资金不愁了,龙王庙村26户村民和企业谈起合作,租种大棚。
调查发现,一些产业资金使用存在细碎化现象,新型主体仍反映“不解渴”。50家受访主体中,一半以上没有享受过政策资金,有19家获得过地方产业化项目,其中仅5家申请到国家项目。
项目门槛高,够不着。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说,当地申请委托经营项目,要求年营业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大多合作社达不到标准。
资金量偏小,不顶事。一家山茶油加工企业负责人坦言,企业有5000亩油茶基地,低产改造1亩需投入3000—6000元,近3年只申请到两个项目,分别是9万元和20万元,远远不够。而大量产业资金补给分散农户,相当于撒了“胡椒面”,难发挥效益。
金融服务弱,贷款难。“干农业的想贷款不容易。”受访主体普遍反映,尽管政策放宽了贷款条件,但贫困县金融服务不发达,从事种养业找银行贷不到款,民间借贷成本高。虽然上市有绿色通道政策,但当地企业实力弱,缺乏现代金融帮扶,不少贫困县至今没有一家农业企业上市融资。
深度贫困地区发展扶贫产业,需要特惠政策支持。新型主体期盼,扶贫资金扶持更直接、更精准,让更多好政策能有效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