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5 11:40:3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赵永平 朱 隽 郁静娴 庞革平
越是深度贫困地区,越缺有实力的市场主体。调查发现,大多扶贫产业刚刚起步,龙头企业引进难,本地企业成长慢,产业基本还是“小打小闹”,发展后劲不足。
缺龙头,产业成长难。
在田林,全县仅有7家农业龙头企业。县林业局局长陈文开说,以油茶为例,守着37万亩茶园,仅有两家深加工龙头,大多产品靠民间小作坊初加工,个人购买占65%。组织化、产业化滞后,老品种茶树占到25万亩,亩产茶油才12斤。
“龙头企业对于产业脱贫意义重大,但少有龙头落户。”怒江州州委书记纳云德说,最大瓶颈在于交通,怒江至今没有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对于企业来说,物流瓶颈非常明显。缺少龙头企业,很多林特产品只能打“原”字号。以核桃为例,全州种植208万亩,年产量仅1万吨左右,不足以撑起一个上规模的深加工企业。
合作组织不发达,带动能力不强。泸水市鲁掌镇浪坝寨村大学生村官和倩如说,村里的合作社成立不久,仅7户社员,对于“种什么”“怎么卖”等问题办法不多。
缺要素,市场竞争难。
据调查,50家受访经营主体中,36家没有稳定销售渠道,靠自找市场,产销对接不畅。
田林县农业局总农艺师明凤恩说,县里没有一家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许多土特产靠农民到集市去卖。不少新型经营者是土生土长的种养大户,缺新理念、新技术,品牌意识不强,农产品竞争力弱。
在云南省福贡县,草果产业已经发展20万亩,管理跟不上,产生效益的只有6万亩,其余产业都还处在打基础阶段。
缺优势,长远发展难。
从扶贫产业看,“短平快”项目多,谋长远的偏少。一些基层干部认为,3年脱贫,时间短、压力大,优先发展“短平快”,产业扶贫出现短期化倾向。人们担心,越着急越容易出问题,一哄而上之后,会不会市场过剩?前几年不少地方跟风种大蒜,多了蒜贱伤农,“扶贫蒜”成了“伤心蒜”,扶贫产业风险不容忽视。
从带动实效看,一些扶贫产业与贫困户联接不紧。有的地方推广“贫困户入股”,片面强调覆盖面。调查发现,这种模式分红期限基本是3—5年,有的虽然产业全覆盖,但许多贫困户没有就业,也没有真正融入产业,成了“躺着等分红”,一旦到期没了分红,可能出现大量返贫。
“通过扶龙头、扶能人,不仅要做强产业,还要让贫困户有自我发展能力,这样的产业扶贫才有意义。”不少扶贫干部认识到。
龙头、能人带产业。田林县计划,每年培育1家龙头企业、新增15—20家合作社,到2020年培育660名以上创业带头人。乐里镇新宁村分水屯,从桂林请回能人傅旭安带头种芒果,高接换种、保花保果,一项项新技术落户,1.2万亩芒果标准园平均亩产过万元。贫困户黄可玲说:“跟着大户干,路子找对头,生活有奔头。”
让产业黏住贫困户。地处秦巴山区的甘肃两当县,创立“小康互助组”,将新型主体与贫困户结成对子,抱团发展。杨店乡灵官村贫困户杜洪林说:“自家5亩山地,以前种小麦、玉米只够吃,现在拿地入股,跟着互助组种树,平日锄草、施肥有报酬,两三年后苗子长大了,还能对半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