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话题与事件

提高脱贫质量系列报道①

产业扶贫“卡脖子”难题咋解

——来自桂滇冀甘四省区部分深度贫困县的调查

2018-10-14 15:37:32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记者 赵永平 朱 隽 郁静娴 庞革平

  

  制图:张芳曼

  今年10月17日是第五个国家扶贫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现在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关键期。到2020年,还有3000万左右农村贫困人口需要脱贫,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更是难中之难、坚中之坚。这些地区条件差、基础弱,扶贫产业怎么选?内生动力怎么激活?扶贫保障如何实现?贫困人口怎么带?这些都是着力提高脱贫质量的关键问题。本报记者分赴桂滇冀甘四省区深度贫困地区进行调研,聚焦新问题、探求新思路、发现新实践,以期凝聚共识,启发思考,用更精准、更有力、更扎实的行动,打好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产业咋选?

  “人无我有”挖特色,把“劣势”变“优势”

  山路崎岖,一弯连着一弯,从广西田林县城到六隆镇门屯村,60多公里的路车开了两个半小时,石漠化山区的行路难可见一斑。

  “干啥才能挣钱?”这是门屯村支书林志念最愁的事。山多地少,交通不便,全村199户、728人,1070亩耕地,其中水田仅250亩,人均不到半分田,贫困发生率高达33.3%。“‘巴掌田’里种苞谷,哪能脱贫!”

  条件差、产业缺,这是深度贫困地区的共性问题。据对桂滇冀甘四省区深度贫困县50家新型经营主体调查,70%从事传统种养,25%涉及加工业,5%从事旅游、工业等产业。总体看, “原”字号多、深加工少,产业普遍散、小、弱,许多贫困村更是无产业、无新型主体,发展困难。

  脱贫根本靠产业,选准产业,是关键的第一步。

  山多地少,“优势”在山。门屯村面向大山找出路,把八渡笋、甘蔗定为特色扶贫产业。林志念说,八渡笋是当地特产,脆嫩无渣,曾是宫廷贡品。“20年前对口帮扶,山上种了7600亩笋,但品种退化、产量低,难成气候。”

  升级老产业。科技促增产,八渡笋焕发新生。“低产林改造,亩产翻了两番,1斤笋卖到30元,种好这30亩林地,好日子就来了。”门屯村贫困户姚茂甲感叹。实施坡改梯、推良种,迈过一道道技术门槛,甘蔗在村民眼中吃香起来,一片片荒山变蔗田。“一根甘蔗就是一元钱。”林志念说,村里甘蔗面积从不足百亩扩大到1420亩,去年产值达到400万元。

  发展新产业。云南怒江主打生态牌,封山禁伐,种下“绿色银行”。“按最低每斤500元算,种重楼第三年每亩收入1.5万元,第四年往后,加上根茎收入,一亩可超10万元。”泸水市片马镇片四河村胡三妹下定决心,今年不再种玉米,改种重楼。

  劣势变优势。河北康保县县长魏红侠说,康保地处坝上,高寒、风大,种庄稼不行,换个角度看,却是绿色养殖好条件。相中这里的冷凉气候,养鸡龙头乾信牧业来到康保,公司总裁夏秋霞说:“好生态就是竞争力!康保鸡长在草原深处,喝着弱碱水,吃着五谷饲料,质量放心,而且疫病少、成本低,每只鸡能节省1—3元。”

  千方百计上产业,成为许多深度贫困县的共识。“深度贫困地区产业基础弱、起步晚,只有深挖特色,发展‘人无我有’的产业,才有后发优势。”广西德保县委书记石永超说。

  一个个特色扶贫产业生根发芽:田林县将杉、油茶、糖料蔗、猪、鸡、笋、芒果列为特色产业,扶贫产业覆盖率达89.3%;德保县确定七大特色扶贫产业,到2020年脐橙、山楂、蚕桑分别达10万亩以上,八角低产林改造10万亩以上;甘肃康县发展135万亩核桃、花椒、茶叶等特色经济林果,实现了产业适宜区贫困户全覆盖……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汪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