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县:助民兴农促发展 干群合力谱新篇
——“8.8”震后加快建设美丽新九寨纪实
2018-07-12 16:04:28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九寨沟县农业畜牧和水务局副局长(挂职) 唐虎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突发7.0级地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世界自然遗产和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以旅游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经济遭受重创,各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遭受不同程度损毁。
党中央、国务院对九寨沟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十分关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九寨沟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九寨沟发展振兴主动支持并充满期待。如何“高质量推进九寨沟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和发展提升,努力建成推进民族地区绿色发展脱贫奔康的典范,让灾区群众早日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谱写“九寨新篇”,交好“九寨答卷”,成为九寨沟县的中心任务。
九寨沟县党委政府在抓紧抓好灾后恢复重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工作中,围绕农业人口占比大,农民靠己致富难,城乡发展不均衡,群众收入差距大,一三产业融合慢等困难,以一心为民的情怀,事不避难的勇气,着力在顺应民意、改善民生、兴旺民业等方面求突破,走出了地震灾区、民族地区、偏远山区发展“绿色农业”的路子。
问民意顺民心——当发展的领路人,精准施策促转型
“8.8”九寨沟地震之后,占九寨沟县经济总量60%的旅游等服务业停摆,全县GDP下降7%。调整以旅游业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推进县域经济转型,推动全面建设和发展成了重要课题。九寨沟县把倾听群众心声、汇聚群众智慧、回应群众期盼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出发点。
问需于民,确保精准发力。为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后的工作,九寨沟县积极开展“践行一线工作法、千名党员进农家”活动。全县成立专项工作小组101个,全县3809名党员干部与农村10334户群众结对认亲,各级党员干部入户走访16200余次,收集民情信息1536条。县乡村组四级和各行业部门充分利用QQ群、微信群、意见箱等平台,充分了解群众的需求,掌握群众的困难,确保了制定政策有的放矢,解决问题对症下药。九寨沟县农业畜牧和水务局局长杨文新反映:“自8.8”九寨沟地震以来,通过机关人员到基层、农技人员在一线,及时掌握了农民关于农业、畜牧业、水产业和水利建设的需求,为精准制定绿色农业发展规划、水利建设规划提供了依据。”
纳计于民,确保聚民之智。习近平总书记说:“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必须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带头了解民情、问计于民,37名县级领导每月到联系乡镇、村蹲点不少于3天,与群众同吃、同住,带头进农家、带头解难题、带头助增收,实现村情、社情、民情“三清楚”,共收集意见建议70余条,解决群众急难愿盼问题50余个。
还政于民,确保顺民之心。九寨沟县在基层积极开展“政务、村务、财务”三公开;通过“九寨沟县政府信息公开网”及时将涉及群众利益,群众高度关注的事项向社会公布;灾后恢复重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工作都让群众参与、让群众监督、让群众做主。如:《“8·8”九寨沟地震灾后农房重建工作方案》等5个专项方案、《农业产业扶贫专项2018年实施方案》等通过主动征求和认真采纳群众意见,保证了方案符合实际、群众认可。
排民忧解民难——当群众的贴心人,真抓实干求成效
在“践行一线工作法、千名党员进农家”等活动中,陵江乡七里村的农户向驻村农技员袁贵柏反映:“我们的甜樱桃品质很好、味道很甜,也没有打农药,完全绿色生态无污染,为什么还比其他地方同类产品价格低?知道九寨沟有甜樱桃的外地人也不多?”在九寨沟县农业畜牧和水务局班子会上,从德阳市到九寨沟县挂职的干部黄仕强感慨地说:“没到九寨沟县之前,只知道这里是‘神奇九寨,人间天堂’;工作一段时间,才知道还有九寨刀党、九寨中蜂、九寨藏香猪、九寨特色水果、九寨花椒、九寨核桃等绿色特色产品。”结合农民的反映,挂职干部的感慨,该局举一反三,深挖了农产品价格不高、影响不大、销路不广等问题根源,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认真抓好“三个提升”,收到了良好效果。
抓好培训,提升技能技术。针对农技队伍力量不强,农民缺乏种养殖技术、营销思维理念等问题,抓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村产业带头人培养和农村专业人才培训工作,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送服务下乡”等活动,提升了红樱桃等特色水果、党参和猪苓等道地药材的产品品质。2018年以来,通过省级调训、市级集中办班培训基层农技人员47人,特聘农技员6名;累计培训特色种养殖基地项目建设带头人、果农650余人,专题培训致富带头人、种植大户120余人,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180户。
搞好宣传,提升品牌影响。通过举办九寨美食节、涂墨狂欢节等节庆活动抓宣传,展示良好品质,树立良好口碑。积极参加成都、绵阳等地组织的农博会农交会,利用展销平台让特色产品走出去,提高了九寨特色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九寨阳光”“阳光九寨”区域品牌已经通过国家商标局申报注册,“九寨沟柿子”“九寨沟蜂蜜”获得农业部授予农产品地理标志,“九寨沟刀党”“九寨沟猪苓”纳入国家质监总局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县有4家企业的产品获准使用“净土阿坝”品牌。全县3717.5公顷耕地整体认证为无公害产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1个,绿色食品1个。
建好基地,提升竞争优势。大力提升九寨刀党、九寨中蜂、九寨藏香猪、九寨特色水果、九寨花椒、九寨核桃等种养基地建设水平,支持农业企业、合作社建设以农耕文化、休闲体验和生态观光为主题的农庄农场。2018年,将提升改造特色水果项目4200亩,发展花椒基地1500亩,建设1200亩农业产业融合园区及道地中药材基地2000亩,发展中蜂养殖基地2500箱,建设牌坊坝党参加工基地1个,建设蜂蜜、辣椒、酿酒葡萄、脆红李加工基地4个。
携民手兴民业——当三农的明白人,凝心聚力创佳绩
九寨沟县既立足今年的脱贫摘帽,也着眼于农民持续增收、乡村振兴和发展现代绿色农业,积极在当好“三农”工作明白人,与广大群众一起推动“三个融合”上下功夫。
借旅富农,推动农旅融合。借力九寨沟旅游业的大品牌、大影响,牢固树立农旅融合、拓展农业新功能的发展理念,努力实现“旅游+农业”的规模化,形成了以乡村酒店(客栈)、藏(农)家乐、民居民宿为主的乡村旅游经营新业态。投资3000多万元,不断提升村寨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设备,积极建设漳扎镇天堂口民俗文化街,在12个村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试点,实现了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有机结合。
依网助农,推动农网融合。结合四川省电子商务脱贫奔康示范县项目建设,建成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结合整省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示范工作,建成100个益农信息社,实现农民购买生产资料和销售特色产品便捷化,开展农业信息服务等工作及时高效。目前,九寨沟县成立了县级电子商务协会,已有64家企业、专业合作社和个体入会;28家企业和个人入驻九寨沟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公服中心自运营4个月来,网络销售额已达500多万元。
以企扶农,推动产业融合。为构建大农业,培育大产业,建设大市场,九寨沟县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瞄准市场需求,发挥资源优势,做足‘特色’文章,做大了现代农业产业。目前,九寨沟县已注册合作社561家,其中:省级示范社2家,州级示范社12家。罗依乡九寨沟休闲农庄、九寨沟县鑫海农庄和白河太平生态农庄被评选列入四川省第二批省级示范农庄;九寨沟现代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园区已经申报为四川省省级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刀党生态休闲园区、罗依休闲农业产业园、白河乡太平生态农庄等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共辐射影响全县120个行政村,带动38个村的产业发展,实现农民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在2018年开展的“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中,群众普遍反映:“虽然历经‘8.8’九寨沟地震,但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国家政策对‘三农’工作的扶持下,我们的生活幸福指数越来越高,明天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