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31 08:00:15 来源: 作者:
“虫口夺粮,形势逼人。要保障全省粮食生产稳定500亿斤产量,促进水稻产业提质增效,病虫害防治是重要的一环。”5月16日,湖北省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视频会议部署虫口夺粮。
今年以来,湖北省依次经历了雨雪冰冻、低温阴雨等异常天气,由此引发的病虫害给夏粮乃至全年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挑战。据预测,全省小麦病虫害总体为中等至偏重发生,但在全省上下的不懈努力下,小麦病虫害累计防治面积超过3000万亩,病虫害累计发生面积同比减少26%,夏粮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湖北省粮食稳产提质的重头在秋粮、关键在水稻。水稻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粮食的50%、70%。同时,水稻也是遭受病虫害威胁最重的作物之一,其主要病虫害种类超过50种,常年病虫害防治面积超过2亿亩次。
一直以来,全省粮食作物生产都有“过三关”的说法:第一关是越冬作物保障关;第二关是旱涝关;第三关是病虫害防治关。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每年通过病虫害防治挽回的粮食损失约80亿斤。按全省粮食产量500亿斤算,如果防治不力,将减少产量达15%。
植保部门预测,今年湖北省二化螟、纹枯病等发生基数高、危害加重,二化螟在早稻发生面积已超过120万亩,是近四年来发生面积最多的一年,鄂东、鄂东南、江汉平原、鄂北稻区二化螟呈大发生趋势;受大气环流影响,“两迁”害虫迁入较常年早28天,虫害发生程度较常年将加重10倍以上,暴发风险加剧;检疫性病虫害呈加速扩散态势,严重危害早稻、再生稻和中稻秧苗生产。
全面部署水稻病虫害防控工作,全力打好病虫害防控战,湖北省使出这“三招”。
做好病虫监测预警。各级农业、植保部门加强监测,及时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准确发布病虫情报,科学制定防控预案。持续推进重大病虫疫情田间监测网点、信息化处理系统以及调度指挥平台建设,加快构建全省互通互联的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预警体系。重点做好水稻螟虫、“两迁”害虫、稻瘟病、稻曲病等重大病虫害监测工作。
抢抓关键时期和重点病虫。七八九3个月是水稻病虫害防控的关键时期,以“治早、治小、压前控后”为防控策略,及早做好物资和技术准备。早稻要重点防控一代二化螟;中稻要重点防控二代二化螟,三、四代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曲病;晚稻要重点防控四、五代稻飞虱,四代稻纵卷叶螟、稻曲病、稻瘟病等。
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以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加强植保技术培训和信息服务。积极引导支持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发展壮大,创新服务方式、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水平。乡一级要设立专职植保员,村一级要聘请查虫员。坚持绿色防控导向,广泛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重点集成推广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为主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促进化学农药减量使用,既要保障粮食生产数量安全,更要保障粮食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此外,在病虫害防控工作的关键时期,各地各部门要层层组派督导检查组,对行动迟缓、组织不力,造成重大损失的地方和单位,要严肃追责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