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地方

刚察县:科学养殖挑起共赢的大梁

2018-02-02 10:03:33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施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牧业发展有机衔接,推动农牧业由单一种养向种养加销深度融合、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由种(养)得好向卖得更好转变,走出一条生态保护、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的共赢之路。”

  对于《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段话,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农牧和科技局局长才让,有着自己结合实际的理解。去年刚察县成为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刚察县规模化的养殖场达到40多家,合作社家庭牧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增至120余家,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踏出了坚实的一步。

  说起刚察县农牧民生产生活的良性循环转变,不得不说说这些年来,通过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政策,越来越完善的农牧业基础设施。

  刚察县通过青海省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水、电、路、通讯等硬件设施覆盖率实现全区全覆盖,畜棚利用率达到100%,牲畜及部分羔羊实现了集中管理、规模养殖,人畜实现了100%的安全用水。冬春草场全部实现分隔围栏、划区轮牧,羊用药浴池、疫病防治注射栏等,基础设施建设已覆盖整个行政村。

  “有了这样好的基础设施,没有科学的养殖技术来支持,靠传统的养殖方式,牧民的收入还是提不上去。”几年前,就在才让为养殖技术发愁的时候,在刚察县全县范围内推广的藏系羊高效养殖方法让他看到了希望。牧民告别传统的养殖方式,尝到了不少甜头,“高效、集约、生态化”成为了刚察县牧民口中的新名词。

  通过一年时间的观察和学习,伊克乌兰乡亚贡麻村的卓玛太也开始了藏系羊的高效养殖。现在卓玛太自己成立了家庭牧场,养了100多只奶牛,专门制作酸奶、曲拉等畜产品,租店铺在县城销售,一年下来有12万元的收入。

  如今像卓玛太一样通过养殖业,在县城开店的牧民有不少,有的做农畜产品的销售,还有的做服装批发生意……“咱们的牧民不再成天围着一群羊转了。”才让笑着说。

  除了变革传统的养殖方式,刚察县还实行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将30.67万公顷草场设为禁牧区,有效缓解了草场的压力,“除此之外,我们还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加大饲草料的种植面积。”才让补充道,前两年刚察县的饲草种植面积只有0.067万公顷,但是现在饲草料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0.2万公顷。

  牛羊的产量和质量都提上去了,怎样销售才能保证牧民有个好收入?“走精深加工,发展企业来带动牧民增收”的思路水到渠成。刚察县成立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畜产品加工(扶贫)产业园,着力培育精深加工县域优势的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以牛羊肉、农作物的销售、就业、分红等形式助力农牧民增收。

  1月30日,走进产业园,几个精深加工的厂房门上都挂上了锁,园区管委会主任陈永杰告诉记者,因为前几个月牛羊肉的价格太好,县上出栏的牛羊都销售一空,目前园区精深加工的企业和合作社都休业了,等年后新的牛羊出栏,才会恢复生产。

  离开产业园后,才让又带着记者去了远近闻名的养殖业大村泉吉乡宁夏村。“我还有个好消息要分享给大家,经过我们三年来的努力,去年11月我们刚察县有机养殖管理通过了国家有机食品的认证。”在去往宁夏村的路上才让说起了刚察县有机产品的“认证史”,有了有机产品的认证后,刚察县农畜产品的品质和价值将再次提升。

  行驶了半个小时的路程后,我们来到了宁夏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我们以前是分散养殖,大家都有几百只牛羊,但很难有更多的收入。”宁夏村党支部书记才保带着记者参观畜棚时说道。2015年宁夏村党支部决定组织全村,走以合作社为载体的集约化经营道路,去年合作社实现了股份制分红,村上入股的32户牧民,拿到了180多万元的分红。

  养殖专业合作社实现增收后,宁夏村的牧民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在养殖牛羊的基础上,我们又增加了酥油、糌粑、桑料等产品的加工和销售,你在市面上看到的‘瓦颜山’等牌子的农畜产品,可都是属于我们宁夏村的。”才保笑着说。除了在生态畜牧业上“做文章”,宁夏村还通过整合援建资金705.9万元,在县城购置了商住楼和9间商铺,通过出租、承包等方式,增加村集体经济的收入。

  青海湖湖水的水位上升了,普氏原羚的数量增加了,草场的产草量提高了,草原的天更蓝了……刚察县牧民转变生产方式后,鼓起来的可不仅仅是腰包,刚察县周边的生态环境也有了大改善。

  离开宁夏村时,才让告诉记者今年刚察县还计划建成一座有机肥加工厂,他相信未来刚察县牧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会更好,一定会走出一条生态保护、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的共赢之路。(责任发布:隆斌(实习))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张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