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地方

冀北坝上农村的“绿”生活:守住青山 “花式”破局

2021-10-20 16:19: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记者 肖光明 张桂芹

  65岁的冀北坝上农民于永河愈发喜欢现在的生活。他时常坐在自家经营的农家院餐厅里,透过玻璃窗看着不远处的草原、森林,静待四海游客。

  于永河的家位于冀蒙交界处的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大滩镇二道河村,全村230多户1300余人。凭借广袤的草地,二道河村曾是当地出名的养殖村。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于永河和村里大多数家庭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养殖、放牧。

  忆及当初的生活,于永河说,村里大规模养殖牲畜,植被被破坏,草原退化日趋严重。“当时村民最怕刮风,一刮风,村里到处都是沙尘,青山也变成了荒山”。

  于永河坦言,养殖时的经济收入有所增加,环境却明显变劣。

  千松坝林场的建设,为二道河村找到了破局之路。1999年9月,中国正式批准建设“三个林场”,千松坝林场就是其中之一。其意义在于彻底改善京津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在首都北京北部建成一个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的生态防护林屏障。

  千松坝林场地处北京正北,直线距北京仅180公里。截至2020年,千松坝林场累计造林逾116万亩。

  驱车行进在千松坝林场大滩分场营林区间的公路上,目之所及,叠翠流金、层林尽染。

  据千松坝林场场长曹海龙介绍,千松坝林场的建设,不仅为北京提供了绿色保护屏障,涵养了京津水利资源,更是通过碳汇交易、农民务工、旅游开发等举措,助推辖区内40多个贫困村脱贫致富。

  2014年开始,千松坝林场开始探索碳汇交易工作,截至2020年,共交易9.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交易金额共计359万元(人民币,下同)。

  近年来,二道河村通过碳汇交易共获得收益37万元。用碳汇交易的收入,二道河村修建了公路、公园,美化了村容。周围秀美的草原景色,加上硬件设施的提升,让二道河村成为冀北坝上地区的知名旅游村。

  如今,二道河村230多户村民中,有60多户家庭经营农家餐旅馆,近百户村民从事与旅游相关的工作。

  作为二道河村蝶变的见证者,于永河将自家的院落改造为20间标间,网络、电视、洗漱用品一应俱全。“每年能有二三十万元的收入,比养殖挣钱多。”于永河按捺不住喜悦。

  二道河村村民何文瑞在院子里饲养了7匹马。每年旅游季节,每匹马以每小时80元的价格出租,供游客骑行。这项工作每年能为何文瑞带来7万多元的收入。

  56岁的二道河村村民李景梅,除去养牛、为千松坝林场打零工外,还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新的工作——去山林下寻找野菜、蘑菇。春天的蕨菜、入秋的蘑菇,成为青山带来的馈赠。这些挖来的野菜、蘑菇不仅可以直接出售给村里的饭店,也成为游客的最爱。

  这几天,二道河村养殖户于和忙着收割村外树林里的天然牧草。千松坝林场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实施了林草间作15万亩。每年产优质牧草5000多万公斤,为当地牧民提供了良好的天然牧草。

  于和心里算了一笔账,以前一年过冬草料钱就得一万多元,现在有了这些免费牧草,省下了一大笔开支。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