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0 10:12: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即将出发的“浙丽供”服务车。 胡亦心 摄 摄
中新网丽水9月9日电 (记者 胡亦心)浙江有着“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貌,留守老人居多、交通不便的山区无疑成了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点、难点,也是突破点。如何在共富的路上“一个都不落下”?
位于浙西南的丽水云和县是典型的山城,是浙江26个加快发展县之一,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184座,“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理资源,使云和有优良的生态和高品质的农产品,但同时,山高路长也使农村生产资料供应短缺,农副产品销售难。
钟伟和发的施肥建议卡。 胡亦心 摄 摄
如今,“三辆车”的助力,托起了云和山区民众的致富梦。记者了解到,以“浙丽供”“浙丽产”“浙丽销”为代表的“流动供销致富车项目”,全面构建山区产、供、销“一体化”的服务体系,使山区民众生产服务、产品销售、物流“盲区”等难题有了解决之道,托起了共富愿景。
村民挑着自家农货来到收购点。 胡亦心 摄 摄
富民增收:把“移动采购点”搬到村口
云和县崇头镇水澳头村离城区20多公里,海拔超1000米,狭窄的山路仅容一辆车通过,且有不少180度的急转弯。记者经过1个多小时的盘旋,才从县城到达水澳头村村口。
水澳头村目前仅有30多位留守老人,平均年龄在60岁。村口设立的“浙丽销”高山农产品收购点,是村民两天一聚的场所。
从白黄瓜、西红柿、茄子,到当地特有的阳荷姜、珊瑚菌……装满各式农产品的箱子码放在路的两旁,一直排到了十几米开外。还陆续有村民挑着自家农货来到收购点,等着过秤。
少则20斤,多的有300多斤,“浙丽销”农产品进城服务车车主雷希云在水澳头村最多的一天收购了2500多元(人民币,下同)的农产品。这些曾经因为销售不便只能烂在地里的农产品,如今带动该村30多户村民致富,户均每年增收5000-10000元。
66岁的水澳头村村民季方树家里种了6亩阳荷姜。“以前没人收的时候,需要挑到乡里去卖,要走很远的山路,价格还卖不高。现在一亩阳荷姜能卖七八百元,一年增加一两万元收入,我们都觉得还是家里好。”季方树说,现在已经有10多位以前在外面打工的村民回来种地了。
为促进山区民众增收,让农产品走出大山,此前,云和供销社组建了“浙丽销”服务车团队,推行“一购一销”服务模式。
“一购”即在山区民众相对聚集区设立“浙丽销”收购点,上门收购“山货”,实行不限数量和品类,且现收现结、统购统销,有效破解山区民众小规模种养殖农产品销售问题。“一销”即在中心城区、山海协作城市、旅游接待中心等设立流动供销高山农产品直销点,提升产品生态溢价,提高山区民众收入,打通山区农产品销售“最初一公里”。
根据此前安排,雷希云负责5个村的农产品收购,水澳头村是其中一个。“只要是村民担来的,不管好坏我都收,不管多少我都收,而且称完当场给钱。看到农产品在家门就能变成真金白银,村民积极性很高。”
丽水市供销社主任汤碧荣告诉记者,“浙丽销”服务车开展服务5个月以来,累计为云和县偏远留守民众销售高山生态农产品200余万元,实实在在让云和县的村民劳有所得、富有所盼。
便民利民:把“流动小卖部”送上门
每天早上6点,刘岩斌就准时从云和县城出车。作为“浙丽供”生活用品下村服务队的团长,刘岩斌每天都会把分配到的12个村跑一遍,来回100多公里,经常迎着朝阳出门,踏着夕阳回家。
刘岩斌的服务车上摆放着50、60件商品,如7元一斤的饼干、10元一斤的面包蛋糕,还有纯牛奶、炼乳之类,都是依照当地村民喜好所准备的。“商品都是‘平价’销售,村民需要什么,也可以和我说,我们提供代送物资的服务。”
此前,云和县留守老人多、居住分散,且交通不便、物流覆盖难,村民需要自己每隔1、2个月搭车到县城里购买生活必需品,或者托人从县城带回来。而流动车的出现,解除了他们生活必需品的后顾之忧。
汤碧荣介绍,为保障山区民众生活,云和县供销社组建“浙丽供”服务车团队,根据山区分布、交通线路,实行服务车团队区域包干、经营专线,消除偏远地区服务“盲区”;服务车下乡定时定点打卡,常态化提供消费品平价销售、药品物资代购代送、服务事项代办等基本服务,为山区民众或其亲属提供差异化的精准服务。
目前,云和县10个“浙丽供”服务车团队,惠及了云和县三乡三镇四街道71个行政村、300多个自然村全覆盖,服务山区民众近1万人次。
在成为“浙丽供”生活用品下村服务车车主之前,刘岩斌从事果蔬和日用品销售11年,有机会为村民做些事,他很是乐意。
起初,“浙丽供”服务车开到村中的停车场时,刘岩斌还需要打开喇叭、播放音乐,告诉村民可以来这里购买生活必需品。如今,村民自己心中有了“时间表”,掐着点在停车场等着车到来。
“可以真切的感受到,服务车为村民生活提供了很大便利,我们也希望尽己所能,为村民生活提供便利。”刘岩斌说。
村民在收购点等着过秤。 胡亦心 摄 摄
助农利农:把农业和金融专家送到家
过了农作物施肥的高峰期,“浙丽产”农合联入户服务车车主钟伟和清闲了下来。
在钟伟和的云和县黄家畲综合服务部里,墙上贴着各式农资、农药的管理制度,还挂了一张“云和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挂图”,里面详细写着“云和县2021年主要农作物肥料主推配方”。
“每次下乡,我都会给村民发施肥建议卡,我们会按‘方’推荐,也教育种植户结合实际按‘方’施肥。”钟伟和说。
云和县农业产业呈现“低小散”特征,增收致富效应不明显,同时高山远山农业主体在生产劳作过程中,技术、农资常得不到安全规范使用,资金得不到保障。为此,云和县供销社组建“浙丽产”服务车团队,开展送农资、技术、金融下乡。
“我们积极发挥供销社农资供应主渠道优势,提供高山蔬菜订单农业对接,提供农资、种子免费运送,实施农作物放心工程,提供农技、生态种植‘一站式’服务,组织农技专家开展新型农技推广、‘肥药双控’等上门服务,确保高山农产品的品质安全。”汤碧荣说,今年,云和供销社已经培训了500多人次。
不仅是送去农业专家,该县还开展产业农合联信用授信服务,对6个产业农合联314个会员分类管理认定、授信,发放信用贷款487笔、金额7417万元。此外,该县创建独具县域信用合作功能的云和农民资金互助会,选聘金融顾问进驻雪梨产业农合联,解决金融问题12个,成为山区民众的“金融医生”。
“辣椒卖了500多元,玉米卖了1000多元,阳荷姜也卖了1000多元……”崇头镇水澳头村村民季方女盘点起今年的收入。此前因为身体残疾,季方女生活有些困难,“如今只要一个电话,种子、化肥有人能送货上门,作物长势不行,有人免费‘看病’,作物都到村口来收,今年能有5000多元的收入嘞!”
浙江省供销社相关负责人说,流动供销致富车打通了山区流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畅通了城乡流通“微循环”,成为便农助农富农的利器。
该负责人表示,浙江省供销社将依托下属农资服务、种子服务、农产品流通等企业资源,全力支持云和打造“流动供销致富车”模式,并将在总结云和做法基础上,在浙江26个加快发展县进行推广,使“流动供销致富车”成为造福山区民众的“幸福车”“共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