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7 13:57:20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安徽省太和县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 张丙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但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思想观念和利益关系影响,很多地方对怎样开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方法不多,成效不明显。
自“十三五”以来,安徽省太和县围绕粮食、生猪、蔬菜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瞄准市场需求方对农产品品质以及数量方面的要求,不断从农业供给侧入手,深化农业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粮食产量连续5年突破90万吨,粮食生产安全得到保障,农业总产值从2016年的98.7亿元上升到2019年的113.7亿元,年均增长3.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016年的10060元上升到2019年的13372元,年均增长8.2%。为实现全县域脱贫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乡村产业振兴奠定了基础。
一、背景情况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顺应乡村振兴的必然之路。特别是黄淮地区的传统粮食大县,单纯种粮成本较高、生产效益较低现象,一直是制约农民增收的突出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制约因素:
一是耕作方式制约因素。目前农业生产耕、种、收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但经常反复机械碾压,造成土壤耕作层变浅,植物根系生长发育不良,特别对干旱的抗御能力十分脆弱。加之农作物秸秆过量还田,致使田间病原体和虫源数量积累,农作物病虫害有逐年加重趋势,严重威胁到粮食产量和质量。
二是社会化服务制约因素。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外出进城务工,带来农业农村从业人员素质下降、劳力匮乏,迫切需要加快农村社会化服务业的发展,重点解决耕、种、收、管、烘、运、售等环节的组织运营问题,特别是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和农产品的流通销售。
三是产业融合制约因素。主要受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制约,农产品加工业滞后,特别是缺少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农产品附加值不高。虽然一些地方农产品加工企业对建基地、创品牌、求发展,有着强烈的愿望,但由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利益链接不紧等因素影响,致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困难较大。
太和县为提高农业质量与效益,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与实践。
二、主要做法
一是狠抓政策促动,推进产业升级。“十三五”期间,太和县先后出台了扶持中药材产业园、现代农业发展等一系列优惠政策,重点用于稳猪粮、兴产业、育实体、强基础、保民生、促改革。县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5000万元以上资金支持粮食生产发展,1000万元以上资金支持生猪补栏扩繁,3000万元打造中药材产业园,500万元开展农业各项改革等等。目前我县已形成“一主(粮食)、二优(畜禽和西瓜)、四特(中药材、花卉苗木、绿色蔬菜和水产)”农业产业格局,建成了优质专用粮食生产基地35万亩,中药材基地12万亩,麒麟西瓜基地7万亩,设施蔬菜基地8万亩,花卉生产基地2万亩,其中太和香椿和李兴桔梗被认定为安徽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二是围绕市场需求,加强产销衔接。近年来,太和县抢抓融入长三角的机遇,按照“一体化”“高质量”要求,主动对接,自觉融入,积极打造长三角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目前,全县“三品一标”认证企业79家,产品201个,建立农产品追溯制度经营主体34家,认定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28个,“三品一标”认证基地面积99.4万亩。其中李兴桔梗、太和香椿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太和香椿和太和黑猪被认定为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玉皇贡椿”“紫山红薯”“老炊牛肉”等产品荣获省农展会金奖,麒麟西瓜、小青菜、鲜食红薯等果蔬产品与宁、沪、杭客商签订了长期供应协议,并建立了两个省级长三角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三是突出项目带动,推行绿色生产。重点突出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大豆轮作试点、农作物秸秆和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农药化肥减量控害、“集装箱+生态池塘”养鱼等项目,加快推进废弃物资源化、投入品减量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农业生产标准化,引领“全县域”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2019年全县全年秸秆利用量109.85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95.44%;规模养殖场粪污设施设备配套率10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90%;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60%,其中绿色防控覆盖率41 %;农药年使用量1236吨,较上年下降1.98%;化肥年使用量49355吨,较上年下降0.9%。目前已建成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1 个、蔬菜标准园1个,畜禽规模养殖标准化示范场3个;省级畜禽规模养殖标准化示范场9个、省级蔬菜标准园3个、农业产业园1个。
四是开展三产融合,拓展产业链条。重点突出小麦这一主导产业,按照“专用品牌引领+科技创新支撑+联合体式经营+专业化综合服务”路径,依托安徽三泰和金皖太等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加强政策扶持,强化基地建设,实行订单生产,落实绿色技术,注重要素、产业、利益联结,实现了专种、专管、专收、专储、专用,打造了“太和板面专用粉”“金皖太面粉”等市场畅销品牌,走出了粮食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路。先后有自主繁育新品种恒进麦8号通过国审,安徽金皖泰面粉有限公司的“金皖泰”牌产品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认证。由于实行种子统一采购、病虫统防统治、收购订单溢价等措施,每亩可增收90元,仅此一项,2020年项目区实现农民增收3150万元。
五是加强人才培育,强化科技创新。近年来,太和县突出农业科技创新,加强融创平台建设,已在太和建成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太和试验站、安徽省农科院皖北研究院、国家农业科技集成与示范基地(太和县淙祥现代家庭农场)。今年以来,科技部小麦节肥减药技术研究与示范、淮北平原补灌区麦玉两熟优质高产增效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与模式优化、砂浆黑土丰产增效及土壤培肥和绿色产品应用模式与示范、农业部大豆振兴关键技术模式集成、全国农技推广总站草地贪夜蛾防控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等项目在太和落地,组建个社会化植保服务队210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00多人。
六是加大资金投入,补齐农业短板。针对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经营主体融资难、产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太和县不断加大补短板力度。今年以来,已经投入1.78亿元财政资金,用于耕地地力保护提升、植保服务能力提升、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高标准农田和粮食储备库建设、农业支持保护及农机购置补贴等,着力解决了农业生产相关的产业链断点、堵点、难点问题。
七是深化综合改革,激发内生活力。近年来,太和县坚持把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作为重中之重,全面抓好落实,不断增强农业发展活力,为农业农村发展引来“源头活水”。目前,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划定全面完成,全县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以“优秀”等次通过省市验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已在295个试点村全面展开。
三、经验启示
太和县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安徽省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通过积极创新和实践,形成了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充分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工作中,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是以市场为导向。满足市场需求端的要求,是占领市场、提高效益的根本途径。太和县把需求端对农产品的要求作为生产导向,围绕优质粮食、生猪、蔬菜等优势农产品,通过农展会、产销对接会等方式,不断开拓沪宁杭等长三角发达地区市场,努力打造长三角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为农业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二是以政策为引领。好的政策,不仅可以调动农业经营主体的积极性,也能提供农业绿色发展的动力。太和县每年拿出上亿元的财政资金,出台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促进了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为向绿色生产方式转型增添了加速发展的动力。
三是以项目为抓手。项目建设能够将农业绿色发展理念及相关政策清晰化、具体化、可操作。太和县抓住绿色优势特色产业项目,推行绿色发展技术,强化绩效考核,打造现代生态农业样板,形成了农业绿色发展的突破口。
四是以资金为保障。加长农业短板、弥补农业设施薄弱历史欠账,离不开农业资金投入。太和县突出耕地地力保护、植保服务能力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通过“产业+科技+金融”模式,着力打破农业绿色发展瓶颈问题,夯实了乡村产业发展基础。
五是以人才为支撑。没有一批高素质的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就是奢谈。太和县积极与农业科研院所合作,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应用平台,加强农业绿色生产技术集成示范,培育大批新型职业农民,抢占了人才先机,扭住了农业绿色发展的牛鼻子,为全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六是以创新为动力。我国尚处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起步阶段,制约乡村产业发展的障碍因素较多,只有创新才能克服解决前进道路中的各种困难问题。太和县全面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田治理纳入建设范围,加快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坚持工业化、能源化方向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在农机作业、农技指导、农资供应、产品销售、金融信贷等方面,切实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配套服务等做法,有效打破了制约农村产业发展的瓶颈,形成了各项措施相互促进、农业质量效益全面提升的创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