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4 13:11:18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
(中国农村网讯 记者牛震)“我们顺泽米业是在原五常市志广乡志强村农村合作社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目前年设计加工水稻能力10万吨。经过多年布局,我们企业逐步形成了以稻米选育、种植、收割、仓储、生产、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先后推出了‘稻香社’‘顺泽’等系列品牌产品,其中‘稻香社’荣获黑龙江省著名商标。”黑龙江省五常市顺泽米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程翮告诉记者。
12月14日,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顺丰速运共同主办的“龙江好米,飘香京城”黑龙江省优质农产品百日攻坚战暨龙江大米进京城活动在北京举行。
黑龙江省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一带一路”东北亚咽喉,拥有耕地2.39亿亩,生态环境优越,农业资源富集,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连续七年居全国第一,被誉为“中国大粮仓”。近年来,黑龙江省政府紧紧围绕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度重视水稻产业发展,坚持科技研发、基地建设、标准制定、品牌培育、政策支持、市场营销、会展宣传多点发力,打造水稻产业发展新的制高点,确保实现黑龙江大米“外在有颜值、内在有品质、市场有份额、农企双方有收益”的目标定位。目前,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达6000多万亩,年产优质大米400多亿斤,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粳稻产区。
“黑龙江省把做大做强水稻产业经济作为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的一项重点工作任务来抓,优化生产布局,强化科技支撑,完善市场服务,水稻产业稳步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李连瑞说,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生产体系不断完善。优化水稻生产布局,水稻种植区域已覆盖黑龙江省各地,100万亩以上的有11个县,50万亩以上的有29个县,已形成稻谷的集中产区。黑龙江省水稻育秧大棚数量已达到97万栋,实现了水稻智能催芽和大中棚育秧的全覆盖。黑龙江省推广水稻节水控制灌溉面积达到1600多万亩。以水稻全程机械化为重点,机械插秧、机械摆栽、机插侧深施肥和机械收获技术加快普及,大幅度提高了水稻生产的标准化水平。截至2017年底,黑龙江省水稻插秧机29.4万台,稻麦联合收割机近10万台。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62%。
二是水稻育种加速创新。农业生产上应用的水稻品种共247个,全部是由黑龙江省科研育种单位和种子企业育成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高产品种,其中一级米1个,二级米198个,香稻34个,五优稻4号(稻花香2号)以其优良米质在全国打响了黑龙江优质粳稻品牌,在2018中国首届国际大米节上被评为金奖大米品种。
三是绿色水稻面积逐年扩大。以开展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为载体,集成推广抗逆品种+智能浸种催芽+大棚旱育稀植+测深施肥+钵育摆栽+全程机械化的技术模式,全面推广优质高产水稻良种、新基质旱育苗示范以及“三减”技术示范、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技术。黑龙江省建设612个互联网+绿色(有机)高标准示范基地,其中绿色高标准示范基地377个,有机水稻高标准示范基地228个,按欧盟有机标准种植示范基地7个。在五常、庆安、桦川等20个县(市、区)示范推广稻鱼共作、稻鸭共作、稻蟹共作等“一水两用,一地双收,一季双赢”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建设核心示范区24个,示范带动黑龙江省绿色、有机水稻种植面积达到3000多万亩。
四是品牌建设步伐加快。采取“龙江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企业知名品牌”方式,加快绿色生态品牌培育,做大做强五常大米、响水大米、寒地黑土、北大荒等一批绿色有机大米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采取产权股权重组、企业合约使用、特许经营许可方式,开展品牌整合。龙联农民合作社联社整合近千家农业合作社,规模经营土地800多万亩,共同使用“龙联绿食源”品牌。寒地黑土授权150家企业和农民合作社使用“寒地黑土”品牌,推广寒地高品质大米。五常、庆安、宁安被确定为全国国家级现代农业稻米产业园。依托黑龙江大米网,开展拍卖活动,北大仓米业稻花香2号金牌大米拍卖价高达到每斤688元,引领带动龙江大米价格,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是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引导精深加工产能向水稻主产区、优势区和物流节点集聚,支持企业开展兼并、联合和重组,培育在全国稻米行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领军企业。推动农民合作社、中小企业、龙头企业按照产业链上下游分工合作,形成集群发展效应。黑龙江省水稻加工企业有1421家,其中规模以上水稻加工企业有507家。2017年,黑龙江省实际加工水稻1436万吨,黑龙江省水稻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52亿元,实现利税11.8亿元,成为带动地方经济的主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