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6 11:21:17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郑景顺
为了守护好泉州市民的“菜篮子”,泉州市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近年来,泉州市切实加强农产品产地管理,多举措防治农产品产地污染,保护和改善产地环境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健全政策制度保障
农产品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源头,而土地和水是源头的源头。只有干净的土地和水,才能产出优质农产品。为了保证农产品产地和环境的质量,泉州市从政策实施、制度建立等方面加强力量。
强化政策保障。针对泉州市农产品产地环境管理工作实际,泉州市先后出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1213行动计划”、规范生猪养殖业管理、加强生猪养殖面源污染防治、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生猪养殖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实行“以奖代补”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规定、文件,对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工作提出明确的防治目标和保障措施,并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任务列入政府目标责任和考核内容,全力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建立防控体系。环保、国土、农业等部门联合开展农用地污染状况详查,深入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建立长期定位监测点,强化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控和预警。开展生猪养殖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促进生猪规范养殖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协调发展。构建科学完备、运转高效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全市建立261个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点,覆盖饲养、屠宰、经营等各环节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
防治农产品产地污染
除了政策、制度的保障,农业部门还从农药化肥使用、监督及生态农业的推广等方面,多举措防治农产品产地污染。
开展“两个”行动。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行动,推进化肥使用减量提效、农药减量控害,积极探索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通过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商品有机肥示范推广等综合措施,降低化肥施用量;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发挥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队作用,建立绿色防控示范片20个(示范面积2.9万亩),辐射带动推广绿色防控面积18.4万亩。同时,不断加强农资市场源头监管,全面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假冒伪劣农药的销售和使用。
推广生态农业。加快生态茶果园建设步伐,提升现代茶产业发展水平,截止2016年底全市已建成标准化生态茶园2.7万亩。加快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大力推广生态农业、循环农业、节约型农业等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培育茶叶、水果、蔬菜、禽畜、食用菌等标准化示范基地,加快形成一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
推进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推广“微生物异位发酵”、“天然有机酸降污除臭集成”、“猪—沼—果(草、林、菜、茶)”等生态养殖技术,实现畜禽养殖粪污就地消纳或异地利用。推进农用地膜资源化利用,实施蔬菜产业集约化育苗、水稻工厂化机插育秧,减少地膜使用,促进农业增产增效。结合粮油高产创建、设施农业等项目实施,在蔬菜、花生、马铃薯等大田作物生产中推广应用可降解地膜。开展废残膜回收行动,泉港、石狮、惠安等县(市、区)积极探索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收集处理体系,有效减少农田面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