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7 10:16:46 来源:央广网 作者:
央广网北京9月16日消息(记者晁向荣 通化台关莹)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位于长白山脚下的吉林省通化市自然资源丰富,产业特色鲜明。近年来,通化市逐步加大围绕长白山特色产业核心区建设,重点抓好人参、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形成了区域特色明显、经济效益好的特色产业布局,不但助力了贫困人口脱贫,还帮助当地农民增收c。
通化市通化县果松镇东明村四面环山,风景优美,大山既给这里的村民带来了丰富的物产、优美的自然环境,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东明村的发展进程,背上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要想脱贫就得有产业,驻村第一书记李长胜和村两委决定发展地栽木耳,但从外面引进木耳菌棒,成本高,质量难以保证,为此,李长胜和大伙决定建立食用菌加工场,借助东明村位于山区的先天优势,降低生产成本,迈出脱贫攻坚的第一步。
李长胜:大家伙一起研究,2016年底开始自己做,一个菌棒的成本一块一二毛,卖两块钱,利润就有了。
有了自己的菌厂,东明村的地栽木耳、吊袋木耳发展的红红火火,年产木耳可达1万多斤。好质量、好品质自然也吸引了外地客商青睐的目光,一举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摘帽后的东明村并不满足于发展单一的特产品种,他们将目光瞄准了灵芝种植与生产加工。依托东明村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自然环境,绿色过硬的农业技术,硬是让灵芝在东明村的大棚里安了家,1200多段灵芝年产孢子粉可达1300多斤。
李长胜:木耳产量特别好,前两年供不应求,现在市场价能达到50块钱一斤。灵芝对生长环境的要求特别高,主要是光照、温湿度、通风等,只有达到了标准,才能产出最好的灵芝孢子粉。
菌厂的生产红红火火也为附近农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61岁的村民于会有农闲时就在菌厂打工,对于村里的变化他看在眼里,乐在心上,他觉得种木耳、种灵芝可比种玉米强多了,经济附加值高不说,还不愁卖,自己还能在家门口找到活干,让东明村的大伙觉得这日子更有奔头了。
于会有:村书记领着干,一天100来块钱。岁数大的老百姓,没法打工的,在厂子里干活。大家还挣着承包地的钱。
目前,东明村的秋耳即将迎来丰收,灵芝也正在进行孢子的采收。第一书记李长胜每天都会泡在基地里,和村民们一起享受丰收的喜悦。而与通化县相隔不远的通化市二道江区如今也已经充分利用自然优势,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两山夹一沟、毗邻大罗圈河的二道江区铁厂镇三道沟村自然生态优美,但土地贫瘠,人均耕地少,2014年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三道沟村驻村书记王伟告诉记者,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役,三道沟村就要有清晰的脱贫思路。
王伟:目前我们村的暴马花酒特别有前景,市场反应特别好,需求量也很大,下一步把暴马花酒作为村子的主打项目。
要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脱贫致富,就要因地制宜,抓住优势,推进旅游产业发展,还要开展以绿色山野菜为主的特色产业种植项目。王伟说,从考察调研,到试种示范,三道沟村不一味追求脱贫速度,除了以暴马花酒,在选择山野菜的品种上,他们还选择了整体效益和长期收益较好的刺五加进行先期试种。
王伟:刺五加是药食同源的植物,可以先采茎,作为食品出售,目前价格是十元钱一斤,已经卖了300斤了,冬天出了籽以后能做果汁。农民投资低风险小,一亩地初步估算收入在七千到一万元左右。
发展山区特色产业,依托近郊区位优势,这让村民像谭利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谭利:现在都是向着绿色方面发展,谁都想喝点纯粮酒,吃点山野菜,村里在这方面发展的不错。
培育特色高效主导产业,推进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生产,通化市正在利用自然资源和天然禀赋向“绿水青山”要“金山银山”,加快形成一批区域特色明显、市场知名度高、经济效益好的“特产之乡”。截止目前,全市共新建示范基地13个,特色产业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增强。2018年通化市还将计划完成棚膜蔬菜、食用菌产业、特产之乡、国家标准园、林蛙产业等园艺特产扶持项目,园艺特产业计划实现产值220亿元,增长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