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调查

原来地还可以这么种——探访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广西玉林

2015-11-10 19:43:23       来源:新华网    作者:刘伟、吴小康

  新华网南宁11月10日电(记者刘伟、吴小康)走进广西玉林市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五彩田园”,就像进了农业“大观园”:既可见原生态的田园风光,又能领略高科技农业的惊奇。在上千亩铁皮石斛种植园里,一株株“仙草”或附着在树身或扎根在树皮堆里,吸引着不少游客前来参观……

  “尽管现在不种地了,但不少居民家庭年收入却增加了好几万元。”鹿塘社区党支部书记朱有其说,增加的收入主要来自土地租金和上班工资。记者采访了解到,“五彩田园”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宜居,为破解农村“种地难”作出有益探索。

  崛起的是美丽乡村 不变的是传统乡愁

  玉林市是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而“五彩田园”建设是玉林农村改革的重要载体之一。“五彩田园”位于玉林市玉东新区茂林镇,于2014年4月规划建设,覆盖鹿峰、鹿塘、鹿潘等10个行政村(社区),涉及人口3万多人,面积52平方公里。示范区按区域划分为南药园、花卉产业园、农业嘉年华、荷塘月色、岭南小镇等多个主题园区。

  走进“五彩田园”,处处是田园风光。记者日前在这里采访时看到,“荷塘月色”园区内池塘里的荷叶已经枯黄,穿池塘而过的游廊上仍不时有游客驻足拍照。“当下的美景很吸引人,过段时间到了莲藕采收时,将是另一番景象。”玉东新区工委书记朱富庭说,园区以“荷”为主题,以山水田园风光、水产养殖观赏和农家风情体验为主线,里面又精心布置成“农家食府”“曲院风和”“映月湖”“金钩满塘”“四面荷风”“西山月色”等景点。

  在中国农业大学建设的“农业嘉年华”高科技农业技术展览馆内,拇指般大小的可食用西瓜、奇特造型的茄子、数百斤的南瓜、鱼菜共生的种养模式令游客每每称奇。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逢节假日,这里就会吸引众多家长和孩子前来游玩,“今年春节放假期间,我们一天就曾接待15万多位游客。”

  看到家乡变化带来的机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回来就业、创业。鹿塘社区居民陈健林在北京、广东等地闯荡20年,曾担任一家星级酒店的总经理,如今回到家乡开客栈。随着“五彩田园”知名度越来越大,客流量不断增加,陈健林将家里的楼房改造成客栈,现在已有31张床位,“节假日期间都会爆满。”

  推动土地流转 发展高效农业

  除中国农业大学,“五彩田园”还吸引到隆平高科、广州天适集团有限公司等农业领域的“金凤凰”。在“五彩田园”树棉种植基地,来自上海的黄声明在这里扎下了根,整天泡在地里的他晒得黝黑。他介绍,公司培育的树棉新品种全身是宝,果实可生产棉絮,花蕾可制成化妆品,叶子可提炼成生物医药。目前公司试种的500多亩树棉已获得成功,下一步将带动周边村民种植。

  玉林市探索的各项农村改革推动了土地流转,为发展高效农业奠定了基础。玉林市委副书记李常官介绍,自2012年开始,玉林市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确权登记工作,为农民流转土地吃下了“定心丸”。目前全市农村土地流转率达54.5%,高于广西、全国的平均水平。

  与一般土地流转方式不同,“五彩田园”确保农民收益最大化。朱有其告诉记者,“五彩田园”项目中的土地流转采取直接租用和“土地入股”两种方式,每亩水田一年的租金为1100斤稻谷,按市场价计算,达到1800元左右,远高于当地土地流转平均价格。目前社区95%以上的土地已流转出去,“去年社区居民人均收入突破1万元,今年上半年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了16.5%。”

  “土地入股”模式则由村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与项目企业共同成立公司,农民可获得保底租金和收益分红。此外合作社还提供劳务服务,为企业提供保洁、种植、管理等。目前“五彩田园”项目雇请的工人400多名,全部为周边村民,他们每月平均工资达到1800元。

  “五彩田园”对“如何种地”的三点启示

  今年9月,“五彩田园”被确认为“中国农业公园”。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五彩田园”对“如何种地”带来三点启示。

  首先,为走出“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困扰作出有益探索。湘汉社区党支部书记陈品说,不少村民认为种地不划算,因此宁可土地撂荒或交由老人耕种仅用于满足口粮需要,眼看着土地浪费却没有好的解决办法,“‘五彩田园’让大家长了见识,原来地还可以这么种,不少农民来这里看过之后都觉得有收获。”

  其次,解决土地流转“两难”问题。农民担心租金低、收不到租金,承租方则担心土地关系不稳定,这是不少地方土地流转中面临的“两难”问题。在推进“五彩田园”项目中,政府专门成立公司采取“一手托两家”方式,一方面高价从农民租用土地,经过土地平整、通水通电等,提高土地租用价值;另一方面,承租方从公司租用土地,能得到关系稳定的土地从而敢于增加对土地的投入。

  第三,市场主导是关键。2012年以来,玉林市为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出台了30多个相关配套文件,投入1亿多元经费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同时尊重市场规律为“无形之手”松绑,健全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等,挖掘农村自身潜力。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蔡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