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8 11:31:19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记者 张志锋
培育产业,带动农民脱贫
脱贫只是第一步,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爬坡过坎,还要继续下绣花功夫,一步一个脚印干下去。2017年底,河北三个贫困县第一批宣布脱贫,望都县是其中之一。摘帽之后,望都依旧埋头于提高脱贫攻坚的质量。
贾村镇王文村地处5县交界,过去路不通,偏僻闭塞,曾是有名的穷窝窝。近些年,王文村凭借一树小红果,村民脱贫致富,过上红火日子。冬闲时节,走进王文村,一排排高大的蔬菜冷棚格外抢眼。村民刘朋是个大高个,把冷棚收拾得清清爽爽。大棚里暖烘烘的,塑料布挂满晶莹的水珠,刚翻整的菜地像粉碎机碎过一样。
村支书刘拴柱说:“要不是种西红柿,刘朋还是个贫困户。”刘朋腼腆地笑了:“可不是嘛!”
6年前,刘拴柱当上这个贫困村的村支书,那时许多村民主要种麦子、玉米,在地里刨食吃,没有零花。2012年村里来了一笔扶贫资金,要是发给贫困户,最后肯定花精光。村里决定发展扶贫产业,附近有种苗木、辣椒的,王文村干什么呢?当时,村里有四个农户种西红柿,小日子红红火火。村里想发动贫困户建大棚,种西红柿。
麻秆打狼两头怕,许多村民既想挣钱,又怕赔本。“西红柿能卖出去吗?”“能挣到钱吗?”最初刘拴柱心里也没底,几宿没睡好。经老乡引见,他跑到新疆塔城考察西红柿市场,那里的西红柿出口俄罗斯,需求量很大。当地一个客商说,别说你们村的几十个棚,就是两个望都县都种西红柿,也不够卖的。转身,他又跑了武汉白沙洲一个大型菜市场,听说南方人夏天把西红柿当水果吃,买卖西红柿的货车一辆接一辆,他掏出手机拍了下来。
刘拴柱回到村里,把照片给大伙一看,都觉得有盼头,干!
刘朋是贫困户,盖房结婚生孩子,背了不少债。他在家只会种地,农闲外出打工,一年下来累个半死,挣不了几个钱。听说村里组织贫困户去山东寿光考察西红柿种植,他也跟着去了。人家的西红柿大棚,一眼看不到边,他算开了眼界。回家后借了7万元,建起3个大棚。
大棚容易建,难在缺技术。县里组织技术培训,村里还从寿光请来一个技术员。有点眉目后,刘朋胆儿也大了,进大棚里干活更有劲。眼看着苗子长高、开花、坐果,头一年两季西红柿,每亩纯收入1.5万多元。刘朋尝到了甜头,整个人都精神了许多。2017年,他又增加了3个大棚。人勤地不懒,每到收获时节,客商只要听说刘朋的西红柿来了,都按最高价收购。刘朋送货时,见人就龇着牙笑。
王文村西红柿种植像滚雪球一样壮大,最初仅有65户,如今发展到240户,共460多个大棚。果子红了,钱包鼓了,日子热乎了。刘朋还清了欠债,花5万元把家里装修一新,还买了一辆二手小轿车。2014年王文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300多户,如今只剩10多户。去年村里有50多户到望都县城买房,其中一半都是全款。
一个合适的产业,就是脱贫攻坚的“神器”。近年来,望都培育了花卉苗木、设施蔬菜、葡萄种植、浅水莲藕、辣椒等8个扶贫产业,带动1.6万余贫困户稳定脱贫。
筛选企业,确保脱贫质量
“北张庄刘素芳、北李各庄王齐福……都领了钱,摁了手印。”望都县龙河工贸公司是一家面粉加工企业,公司总经理武生阳拿出一摞账单说。
2016年,高岭乡、赵庄乡共434个贫困户,每户入股6000元,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公司每年给贫困户分红10%,返还股金2000元,保障贫困户的现金收入。2017年12月19日,公司第一次到高岭乡分红。那天,武生阳提了两大包钱共10多万元,来到乡政府。“给农民分钱,图个喜庆,手提袋都是新的!”武生阳笑呵呵地说。贫困户早早就来到乡政府,一些人领到崭新的钞票后,对乡干部说:真没想到,还有这好事!感谢党的好政策。乡干部说:也要感谢扶贫企业。“对!感谢扶贫企业!”
“看着农户高兴,我们也高兴。”武生阳说,“企业带动贫困户,是履行社会责任,但这需要实力,你得盈利,才能保障贫困户的收益。”
“县里筛选扶贫带动企业有严格标准,不是谁想参加就能参加。”望都县扶贫办主任安家乐说。
为保障扶贫资金安全,维护贫困户收益,望都县建立风险防控机制。县扶贫办聘请第三方对企业的主营业务、资产负债、信用状况等进行评估。根据贫困户入股资金多少,企业要提供1∶1.2的抵押物。换句话,贫困户每入股1元,企业要提供1.2元的抵押。企业还要按1∶1.5办理财产保险,保险公司理赔优先保障贫困户分红和返本。
“守法经营,诚实守信,也很关键。”安家乐说,“我们不能把扶贫资金交给不靠谱的企业,贫困户也输不起。”去年,县里初步筛选13家有带动意愿、符合条件的企业,后来进一步核实,发现一家企业的负责人有犯罪记录,另一家企业存在金融诚信不良记录,县里果断剔除这两家企业,将其列入黑名单。
企业带动农民脱贫,渐渐成了一种荣誉和品牌。在望都,龙河公司等扶贫企业外出谈项目时,一说是扶贫带动企业,对方也会高看一眼。2016年以来,通过龙头企业带动,2202户贫困户如期分红、返本,户均增收2600元。
解决短板,巩固脱贫成果
因病残致贫共1035户,约占全县贫困户的56%;缺乏劳动力致贫的约占30%。望都脱贫了,目前剩下的贫困户属于短板中的短板,对这部分人怎么办?怎么巩固脱贫成果?
中韩庄镇的老陈患尿毒症8年了,家里有9亩地,两个儿子在外打工,挣的钱差不多都用来应付他的病。家里背了不少债,每次去石家庄看病,两口子坐车一趟要花70元,这点路费花得扎心。2017年8月,为贫困户量身定制的好政策来了!对参保贫困户,门诊特殊疾病不设起付线,可以报销90%;大病报销另有优惠。近些年,老陈病情加重,需要做透析,一次几千块,愁坏一家人,老陈都不想再治了。听说有了这个好政策,他才敢做透析。去年7月至今,每周两次,共花了6万多元,两项报销以后,实际自费仅2000多元。
保健康才能奔小康。“现在还有压力,不过负担轻多了。”老陈的老伴转身抹起眼泪,“要不是看病能报销,别说俺们家脱贫了,他这病恐怕就……”
望都地势平坦,是传统农业县。当地人常说,只要四肢健全,人不傻,又勤快,日子都不会太差。县里最忧心的就是那些年老体弱缺乏劳动能力,以及身体、智力有残疾的人。脱贫要收尾,更要巩固,对这些人必须有稳定的长效机制。
南堽子村的贾振军今年60多岁,有6亩多地,种点棒子、麦子,不算人工,一年纯收入不过八九百块。他年纪大了,实在种不动了,2013年,他把地流转给附近的民得富生态园。根据国家储备粮3月底的价格,生态园按每年600斤玉米加600斤麦子折现给贾振军。近些年,最低的一次也收到1100元,“比自个种地划算!”
2015年,贾振军把扶贫资金7000元入股生态园,生态园每年提前兑现分红350元。贾振军说:“年纪越来越大,地是种不动了。将来到期后就接着出租,股金到期后接着入股,稳稳当当领钱就行了。”
如今,这家生态园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带动周边贫困户400多户,先期已经分红55万余元。目前,望都13家现代农业园流转贫困农户土地共13200亩,带动贫困户3500余户,户均每年增收4000元。2017年,县里13家龙头企业带动2016年脱贫户和2017年贫困户共3480户,每户入股4670元,入股三年,每年10%保底分红,实现贫困人口全覆盖,确保持续稳定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