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种甘蔗到种花的创造性裂变
——一个西部贫困县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生动实践
2017-06-20 13:53:11 来源: 作者:新华社记者刘伟 黄浩铭 夏军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广西中部山区贫困县到被誉为中国南方的“普罗旺斯”,忻城只用了三年的时间。通过农业、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从农业供给侧改革上精准发力,忻城走出了一条以农业产业创新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大文章。
昔日甘蔗地如今变身热门景点
6月的南国,竞相开放的鲜花使忻城县薰衣草庄园变身花的“海洋”。紫色的马鞭草、粉红色的醉蝶花、金黄色的硫华菊……近处山坡上连绵的各色花草与远处拔地而起的石山,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风景画。在连片的花海中,相机的快门声此起彼伏,游客们摆起各种姿势与鲜花合照,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
这个庄园既是国家4A级景区,也是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园内种植上百个香草品种,花卉面积1600多亩,被游客称为中国南方的“普罗旺斯”。花期最集中的几个月,园区内一片姹紫嫣红,一天最高接待游客达4万多人。
“两年前还在读大学时就听说这个地方,没想到那么多花那么美。”来自柳州的游客陈燕说,以前只知道忻城是一个欠发达的山区县,来到这里才发现有许多值得游玩的地方,特别是这种大规模的花海,让人眼前一亮。
在一片硫华菊地里,村民杨小生和几十名工友一起一边唱歌一边除草。杨小生是附近同良村的村民,她原来的承包地就在庄园之内。现在她成为了这里面的工人,从事除草、栽苗、浇水等工作。
“以前自家种了10亩甘蔗,一年能赚5000元,现在打工一天收入80元,一个月至少能工作20天,算下来一年收入2万元没问题,比以前种地强多了。”杨小生说。
产业“无中生有”的一次创新实践
“刚引进这个项目时我们心里面也在打鼓,周边没有同规模项目的先例,是否能做成还存在疑问。”忻城县委宣传部长、副县长蓝昭平说,忻城县山多地少,农业基础薄弱,依靠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群众脱贫难度较大,引进庄园这种农业发展模式是一种创新性的尝试。
为能使项目顺利落地,庄园采取了企业+政府的方式共同打造,由政府提供土地、园区道路建设、三通一平等基础保障,企业负责园区规划、建设以及苗木种植、管护等内容,并按照规划逐年投入相应资金。仅三年时间,庄园就从一片甘蔗地变身浪漫花海,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向观光农业的转变。
“过去种两亩甘蔗地,日子过得紧巴巴,现在能在家门口上班领工资,以前想都不敢想。”庄园附近的泮水村村民苏树富说。村里不少村民和他一样,从农民变身庄园的“园丁”,平时栽花除草,节假日在景区附近卖自家的玉米、桑葚、米酒等土特产,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在庄园的游客接待中心内,当地还专门开辟了贫困户农产品展示专区,展示当地的红糖、桑果酒、糯玉米等特产,并提供相关贫困户的联系方式。销售人员介绍,不少游客在游玩过后会顺道前来参观,看到喜欢的特产就直接联系贫困户购买,既推动贫困户的脱贫致富,又丰富了游客的体验。
忻城县旅游局局长周雪琳说,这片观光农业点以景区+基地+农户集群发展为模式,帮助贫困农户通过务工、销售农产品等方式不离土、不离乡,就地参与旅游开发,保护了原始生态,又实现了脱贫致富。
目前,庄园每天有70户贫困户约130多人务工,并带动了酒店餐饮、乡村农业观光等40多个农村“小微”项目发展,间接增加就业人数4200多人,脱贫2800多人。
以点带面产生裂变式效应
农业+旅游的快速崛起也进一步激活了忻城丰富的文化资源,形成了农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发展局面。
游客在畅游如诗如画的花的庄园之后,可以参观有着“壮乡故宫”之称的莫土司衙署的古色古香;游览完有“小三峡”之称的红水河生态景区后,可以到瓜果飘香的生态蓝莓园采摘果实;体验完湖水来无影去无踪的神秘湖后,可以在千亩百香果基地品尝“果汁之王”……如今忻城景点多点开花引客无数,带动了当地特色餐馆、农家乐的发展,拓展了乡村旅游产品链条,形成了忻城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统计,1至5月,忻城共接待游客170.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4.5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8.2%和16.6%。
忻城县县长李朝晖说,下一步,忻城将把特色文化旅游推向更广阔的空间,让更多群众参与旅游经营,吃上旅游饭,发旅游财,通过旅游与扶贫项目联动,深化“开发一处景点,繁荣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群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