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调查

高标准倒逼出好大米

——吉林市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调研

2016-09-05 09:43:19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

  中粮米业(吉林)员工在向记者展示大米加工车间。 沈 慧摄

  本报记者 沈 慧 实习生 李永文

  在自产高端大米的日本和享有全球食品安全美誉的新加坡,都有着非常挑剔的市场准入标准。日本的大米进口检测指标有579项,新加坡要求在符合中国标准的基础上增加3项重金属、11项农药残留检测。尽管门槛如此之高,却没有挡住吉林大米进入这两个高端市场的步伐,还远销海外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吉林大米何以香飘万里?近日,《经济日报》记者随国家质检总局“走质检、进企业、看质量”采访团,走进吉林市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一探究竟。

  田间地头抓质量

  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的东北平原、北纬43°的世界黄金水稻带,美丽的松花江蜿蜒而过。吉林的稻米种植可谓具备天时地利。不过仅有这还不够,种法同样关键。

  吉林长期以来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由于缺乏规范的技术指导,选种和农药、化肥施用量,一家一个样。永吉县岔路河镇下坎村,58岁的水稻种植户唐庆勤退伍后回家种了30年水稻。他说,以前为提高产量,上化肥上到烧苗子,打农药打到没虫子,为节省人工大量使用除草剂,稻米品质良莠不齐。这种方式生产的大米出口国外经常因指标不过关被退回。

  “好米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测出来的。”吉林市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办公室主任刘伟华说。如何让分散农户种出优质大米?吉林检验检疫局与吉林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创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从田间地头抓质量。

  盛夏的中粮米业(吉林)有限公司大米种植基地,所望之处满目绿色。2014年,中粮米业选中下坎村作为稻米种植基地,唐庆勤成了公司的签约农户。统一选种、统一种植、统一施肥药、统一收割、统一收购,有了“五统一”的田间管理指导,吉林大米品质稳步提升。

  “与此前种田相比,因为肥料使用受限,产量有所降低,每亩相差三四百斤,但因为稻米的品质更好,收购价格高,收入不减反增。现在种1亩地水稻收入能提高1倍,约3000多元。”如今科学种大米,唐庆勤越干越有劲。

  同时,中粮米业(吉林)亦“名利双收”。公司总经理李成军表示,企业日产成品720吨,国内国际市场销量持续增长,2013年至2015年累计出口大米5.4万吨。

  加工环节严要求

  如果说种植环节从根本上决定了大米品质,那么生产加工环节则要确保品质不走样。

  走进中粮米业(吉林)全密封无尘加工车间,窗明几净,纤尘不染,中央控制室内,几位工人紧盯显示屏实时监控。李成军介绍,从优质稻米产区选择、基地种植、大米加工到物流运输,中粮米业的具体管控措施可概括为“选”“检”“控”三个字。

  在中粮米业,一粒稻谷变成珠圆玉润的大米要经过29道工序,其中脱壳就要6道工序,最终要通过累计长达1公里的管线。“检”,则是去粗取精、去杂取优的筛选过程。“就好比‘选美大赛’,每粒米都是精挑细选:长度分级工序要把大米按高低胖瘦分出长粒米、短粒米;色选机‘看颜值’,根据大米光学特性的差异,利用光电技术将大米中的异色颗粒自动分拣出来,从而达到去除杂质的效果。”中粮米业(吉林)副总经理王权笑着解释。

  独木不成林。吉林市检验检疫局积极收集和研究贸易出口国技术标准和强制性规范要求,对企业开展食品卫生与质量安全、微生物检测等管理和技术方面的培训,建立健全组织保障、质量安全标准化、农业化学投入品控制等八大体系,并建立严格的社会诚信体系。“所有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人或单位,如果有违反食品安全的有关规定,生产、加工、销售不安全不合格食品,将终身不得在食品区域内从事与食品行业相关的经营活动。”刘伟华说。

  高标准催生好效益:非示范区的大米出厂价约为每斤2.6元,示范区内种植基地的大米能卖到每斤3.5元。去年以来,吉林“光合北纬43°香大米”在新加坡市场走俏。中新吉林食品区开发管理有限公司行政部总监贾利夫表示,今年预计首批出口至新加坡的“光合北纬43°香大米”有望达到80吨。

  “一标两市”促销量

  去年一则日本“天价”大米新闻曾引发热议。据报道,中国游客以150元一斤价格购买的日本大米“一目惚”,实为辽宁盘锦按日本种植模式、管理技术和操作规程种植出口日本的大米。这种大米在盘锦最低零售价为每斤6元至15元。

  这一令人尴尬的事实背后,是消费者对国内食品质量的不信任。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能否提升标准重塑国内产品的市场形象?吉林(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积极收集和研究国内外最先进的标准、最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理念,帮助示范区内龙头企业采用同一套全球最严格的标准从事生产。与此同时,筹措资金建设食品区检测中心实验室,为吉林市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及“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区域内的企业提供第三方检验检测服务,为企业节约大量时间、人力和检测费用,提升示范区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

  “原先很多人自己种水稻吃,现在到米行买大米的越来越多。”中粮米行吉林高新区店负责人戴继波说,开业才两年、占地面积达到300平方米的米行,已凭借优良大米信誉逐渐赢得国内消费者的认可,去年销售额近800万元。

  刘伟华告诉记者,以国际标准生产加工的大米有力推动了内销。目前示范区的万昌大米、舒兰大米、光合北纬43°香大米等,已在北上广深等多个省市热销。

  “随着‘一个标准、两个市场’理念在示范区内的推广应用,示范区内龙头企业呈现出质量意识提升、质量控制能力提升、出口产品价格提升、外贸订单数量提升、深加工能力提升的良好态势。”示范区创建领导小组副组长、吉林(市)检验检疫局局长李东春说。

  经过多年的示范引领,如今示范区的产业辐射效应也正在扩大。刘伟华介绍,围绕有机稻米、紫苏等重点产业,示范区内的海王健康产品基地、国际物流园、正大生猪养殖等项目正积极推进,26个新建续建项目总投资70亿元,涵盖绿色无疫病种养殖基地、安全健康食品加工园区、仓储物流中心、研发及人才培训基地等各个方面。

  “吉林市通过创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不仅提升了示范区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也促进了吉林特色产业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检验监督处处长黄军生说。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高晓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