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2 08:57:02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本报记者 拓兆兵 许凌
图① 覆膜玉米是宁夏中南部广泛种植的重要农作物。
图② 同心县预旺镇村民现场演示第二代残膜捡拾机。
图③ 彭阳县红河镇永新残膜加工厂生产现场。 本报记者 拓兆兵摄
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因为能够保墒、保温,覆膜技术在我国中西部干旱地区大面积推广,成为干旱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利器,不但起到了很好的防灾减灾作用,而且极大地推动了旱作节水农业产业化发展,帮助上亿人实现脱贫。然而,覆膜技术在破解干旱难题的同时,也留下了残膜污染这一共性难题。残膜治理不仅关乎生态保护,也关乎地区可持续发展。因此,残膜治理不仅是个环保命题,更是个农业现代化命题。
2013年以来,在全国人大的关注和支持下,宁夏积极探索残膜治理方式,建章立制,创新技术,使区内残膜回收率达到90%以上。时下,本轮脱贫攻坚正酣,现代农业覆膜用量激增,残膜治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再次受到关注。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宁夏的做法值得其他同类地区借鉴。近日,《经济日报》记者走进宁夏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对残膜回收工作进行了调查采访。
回收是关键
盛夏,宁夏中南部山区绿意盎然。数百万亩的马铃薯、硒砂瓜、西芹等特色农业不仅给农民带来喜人的经济效益,也极大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在降水量只有200毫米左右的干旱地区,这一奇迹得益于覆膜技术旱作节水农业的普及。然而,如此大的覆膜用量,在田间地头却很难看到残膜,道路两旁的树干上更是见不到飘着的白色残膜。可在3年前,白色残膜却是宁夏中南部山区随处可见的一道“风景”。这一变化的“功臣”,当属宁夏残膜治理计划的实施。
“残膜治理关键在回收!”宁夏农牧厅农机局局长虞景龙介绍说,长期以来,由于环保意识不强,残膜回收没有形成习惯和机制,宁夏农民处理残膜方式基本靠焚烧、掩埋和抛弃,致使土地污染日益严重。据有关部门监测,2013年宁夏全区310万亩耕地地膜残留率平均为24%,在地膜使用量大的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残留率更高,地膜残留污染成为宁夏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2013年宁夏下发了《关于做好农用残膜回收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确保实现农膜回收率达80%以上的治理目标。2014年宁夏出台一系列奖励机制,正式启动残膜回收治理计划。
固原市彭阳县位于宁夏南部山区,覆膜玉米种植规模达45万亩,是宁夏残膜治理的重点县。走进彭阳县新集乡沟口村残膜回收网点,农家大院里整齐堆放着170吨残膜。2014年5月,村民马成花租用这个废弃大院干起了残膜收购。“政府出钱,农民每交1公斤残膜得0.8元钱,交1吨残膜可赚800元钱。这样既让残膜有了去处,又有利可图,大家的积极性很高。”马成花告诉记者,收购站开张的头三个月就收购残膜320吨,将附近十几个村子农民堆积了几年的残膜一扫而光。彭阳县农牧局局长刘世峰告诉记者,为方便农民上交残膜,彭阳县建立残膜回收网点多达90个,基本覆盖全县45万亩旱作节水农业区,年回收残膜3600吨,回收率达90%以上。
除了用残膜换钱,以旧换新也是宁夏普遍采用的回收方式。吴忠市同心县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以覆膜旱作节水农业为主,也是残膜治理的重点县。为了避免残膜回收资金被相关环节占用侵吞,该县全部采取旧膜换新膜的回收方式:农户上交2公斤旧膜可以换回1公斤新膜。张家塬乡张家塬村残膜回收站建于2013年3月,当地以种植覆膜玉米为主,年回收残膜40吨左右。回收站负责人陈连雄告诉记者:“种100亩玉米需要800公斤新膜,每公斤新膜价格10元钱。用以旧换新的方式,可以节省4000元钱,所以大家对回收残膜的积极性很高。”据了解,同心县残膜回收网点共有14个,辐射4个乡镇,年回收残膜800多吨,回收率达90%以上。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无论是残膜换钱方式,还是以旧换新方式,由于给予的奖励条件较为优惠,较好地调动了农民回收残膜的积极性。宁夏农牧厅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宁夏回收残膜面积180万亩、17884.8吨,残膜回收率在90%以上,环境污染程度因此降低了60%至70%,农作物普遍增产30%至40%。仅用两年多时间,宁夏基本消灭了“白色污染”。
制度来保障
残膜治理量大面广,短期内取得良好成效十分不易。记者在彭阳县采访时,恰遇四川广元市有关部门前来学习取经。分析宁夏成功原因,是没有采取“运动式”突击治理方式,而是通过建章立制来保障残膜治理取得实效。
建立完善回收利用制度。为了做好农用残膜回收利用工作,宁夏残膜治理重点县区均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财政、农牧、纪检等部门负责人和各乡镇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定出农用残膜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设计回收制度,建立残膜回收网点和残膜加工厂,并将农用残膜治理纳入财政预算,采取“国家投一点、地方配一点、整合项目资金”的方式,确保资金足额到位。彭阳县规定,农民每交1公斤残膜可得0.8元钱,回收站每收1公斤残膜也可得到0.8元钱,加工厂每加工1吨残膜政府补贴800元钱。“这都形成了制度,政府不会因为残膜回收成效明显就随意降价,从而长期保证了农民、网点和加工厂回收利用残膜的积极性。”刘世峰介绍说。
建立严格监管制度。长期以来,农村基层弄虚作假、挪用侵吞涉农资金现象时有发生。为此,宁夏建立了三个双约束机制:覆膜面积与用膜量、回收残膜面积与残膜收集量、残膜交售量与加工量三个指标相互适宜、相互印证、相互约束。彭阳县印制了废旧农膜回收专用票据,票据有四联,分别由回收企业、农户和政府留存作为领取和发放补贴款的依据,农牧局还联合县财政、审计等部门不定期深入企业和网点检查残膜回收和加工情况。为了防止残膜加工厂弄虚作假,彭阳县在每家加工厂安装了监控摄像,规定每月5日残膜加工厂向县农机中心上报回收量、加工量、销售额和用电量等生产数据。为便于监管,同心县干脆舍弃现金收购残膜方式,在全县范围内全部采取覆膜“以旧换新”的方式,由县科技局统一采购新膜向各网点发放兑换旧膜。“这些措施最大限度保证了专款专用。”同心县农业机械化中心主任鄢尚礼说。
建立乡镇考核制度。在农村,各项工作主要由乡镇来推动。为了调动乡镇治理残膜的积极性,将残膜回收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宁夏各市县区将农用残膜回收工作列入乡镇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对治理残膜成绩突出的乡镇给予适当奖励,对治理工作落后的乡镇进行问责和惩罚。同心县规定,乡镇残膜回收率达到90%的乡镇奖励5万元,残膜回收率达到85%以上的乡镇奖励3万元。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尽管宁夏各市县区的做法各不相同,每年全自治区3000万元的残膜回收治理专项资金也偏少,但由于建立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这使得宁夏残膜治理基本实现规范化和常态化,保证了残膜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出路在创新
残膜治理不仅是个机制问题,也是个技术问题。在建章立制的同时,宁夏双管齐下,同时在残膜加工再利用方面和残膜机械化回收两个重点领域进行技术创新。
走进彭阳县红河镇永新加工厂,残膜堆积如小山。2013年9月,高永昊投资20万元建起了这个加工厂,用残膜生产塑料颗粒。由于国内没有现成的残膜加工生产线,高永昊购买了塑料加工设备和皮带输送机等,自己组装了一条生产线,形成粉碎—清洗—风干—塑化—成型工艺流程,日加工残膜能力为4吨。2015年该厂共回收残膜860吨,生产塑料颗粒210吨,用大约4吨多残膜生产出1吨塑料颗粒。“加工1吨残膜政府给企业补贴800元,1吨颗粒市场价在5000元左右。”高永昊告诉记者,他生产的塑料颗粒主要销往银川、西安等地制造滴灌带和铝塑板的企业,年利润在30万元左右。
在宁夏中南部地区,这样的残膜加工厂每个县区都有。各家的设备和生产工艺都不一样,基本上能将本县区回收的残膜消化掉,但也存在工艺设备普遍比较落后、自动化程度低的缺陷。另外,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气味等二次污染较为严重,生产出的产品只有塑料颗粒一种,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这都有待于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进一步创新。
为提高残膜回收效率,宁夏大力创新和推广机械回收残膜技术。彭阳县振农农机作业公司是宁夏最早使用废膜捡拾机的农业合作社。在政府专项资金的大力补贴下,2013年该合作社购买了300台简易型残膜回收机。“每台每天可回收50亩地残膜,相比人工捡拾效率提高了10倍,费用降了一半,每亩只需25元。”该公司负责人吴振龙告诉记者,彭阳县共有残膜回收机550台,机械回收残膜面积达到7万亩。目前,由宁夏新大众机械有限公司研发的第二代残膜捡拾机已经问世。在同心县演示现场记者看到,相比第一代残膜回收机,第二代实现了大型化和自动化,功能更强、效率更高,残膜回收率达到95%,同时具有回收残膜、犁地、除草多种功能。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专业化、商业化残膜治理模式将有望出现。今年上半年,同心县预旺镇南源村孙时珍花费1.2万元购买了一台新大众公司生产的第二代废膜捡拾机,他打算当残膜回收专业户。“现在的农民都不愿意干脏活累活,舍得花钱让机器干。我算了笔账,每亩地我收40元钱,不但把残膜回收了,还把地给犁了,杂草也给除了,一举三得,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孙时珍满怀信心地说。业内人士展望,如果残膜回收能够像小麦收割一样实现机械化,就有望实现专业化和市场化,形成一个产业并实现全国跨区域作业。到那时,残膜治理的水平将大幅提高,成本将大幅降低,目前广泛存在的农民为了省钱不愿意使用抗拉性好的覆膜难题也将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