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8 13:16:59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人民日报记者 王慧敏 顾春
山是绿的,田畴是绿的,街衢是绿的,农舍是绿的……甚至,绿树映衬下的大河、小溪,也是绿的。
的的确确,走进安吉,通体感受的全是绿!
由于种下、且守住了这份难能可贵的绿,安吉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迄今为止,全国唯一一个拥有此项殊荣的县级城市。
放弃粗放发展,一张蓝图绘到底
安吉的绿,来之不易!经过了一番悲喜“变奏”:
浙江多山,安吉尤甚。这个躲在浙西北群山旮旯里的山区县,除了山,还是山——人均不足7分耕地。在“以粮为纲”的年代,没有地,就没有一切。所以,长期以来,安吉一直戴着“穷帽子”。
改革开放后,急于丢掉“穷帽子”的安吉,把目光转向了工业,一时间,“村村点火、户户冒烟。”财政确实是上去了,可代价呢?青山被毁,河流被污染……
天荒坪镇的余村最有代表性:余村人靠山吃山,建起了石灰窑、砖厂、水泥厂等一大批企业。上世纪90年代,村集体经济曾一度名列安吉县各村之首。“当时矿区烟尘漫天,许多村民常年不敢开窗户……”说起“石头经济”带来的生态破坏,村民潘文革至今心有余悸。
1998年,国务院发出黄牌警告:安吉被列为太湖水污染治理重点区域!
痛定思痛,粗放发展老路不能再走了!安吉县人大通过了“生态立县”的新战略。毅然关闭了33家污染企业,包括占全县1/3税源的孝丰造纸厂制浆生产线。243家矿山企业只剩下达标的17家……
关、停的同时,安吉还扎紧了口袋——不符合规定的企业一律不准落户。印尼金光集团一个投资近50亿元的造纸项目,投产后年税收可达10亿元,然而因为环保问题被淘汰了;台资项目“天湖度假村”,房子已造好,环保没达标,县政府宁可赔偿700万元停了该项目……
安吉的努力,得到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重视,2005年8月15日,习书记冒着酷暑来到天荒坪镇余村调研,走村串户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后,高兴地说,下决心停掉一些矿山,这是高明之举。熊掌和鱼不可兼得的时候,要知道放弃,一定不要再去迷恋过去那种发展模式,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在那个看重GDP的年代,安吉此举,需要有定力。而定力,来自正确的政绩观。确实,单看经济指标,一系列的关、停,安吉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在湖州各县市的经济排序中,安吉一度倒退至倒数第一。
但是,安吉历届党委、政府挺住了——将“生态立县”一张蓝图绘到底。在治污的同时,从2003年开始,安吉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该县首创的“五整治一提高”工程成为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模本。
“山峦青翠、河流清澈、空气清新,经济结构合理、社会和谐稳定、人居环境优美。”这是国家环保部门对获得“国家生态县”称号的安吉的新评价。
从“牺牲环境换取增长”到“保护环境优化增长”
“如果农民饿着肚子,哪怕‘生态立县’的号子喊得山响,也难以奏效。夯实经济基础,是守住绿水青山的前提。”安吉县委、县政府的意见高度统一。
有了这一理念,同样是“靠山吃山”,内涵却有了本质的区别:以前“靠山吃山”,是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增长;现在“靠山吃山”,是通过保护环境来优化经济增长。
安吉,漫山遍野是毛竹。您知道安吉竹产品有多少个吗?3000多个品种!您和安吉人见面,递给您的名片是竹子做的;到餐厅吃饭,喝的啤酒是竹子做的;到宾馆盥洗,毛巾、内衣是竹子做的;连到网吧上网,U盘也是竹子做的。
全县现有竹产品企业2000余家,11万人从事与竹子相关的产业。“安吉现有的技术,能够从竹梢、竹根、竹叶到竹杆,将一根竹子‘吃干榨净’。”浙江安吉永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永兴说。
毛竹成了“提款机”,人们播种新绿的积极性也便有了“永动力”。“现在,全县形成了竹质结构材、竹装饰材料、竹日用品、竹纤维制品、竹质化学加工材料、竹木加工机械、竹工艺品、竹笋食品等八大系列产品格局。其中,椅业年产量3000万把,占据国内市场份额1/3以上。竹地板产量占世界产量的50%以上,竹工机械制造业占据了80%的国内市场并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就有11家。”安吉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有娣介绍。
罗列这些数字听起来挺枯燥,但带来的现实利益却让山民喜上眉梢:从卖竹扫把到做种类繁多的竹科技产品,安吉毛竹的“身价”已经从以前每百斤不足6元上升到每百斤60多元。
新的“靠山吃山”,安吉又有什么新变化呢?
一是,生态优美。二是,正在日新月异地改变安吉的经济结构:刚结顶的县金融中心大楼里已经入驻64家以金融产业为主的国内知名企业;这里的“两山”创客小镇主打信息经济创业项目,面向美丽乡村智慧应用、资源环境科技、产业转型升级研发3类项目;总投资170亿元的“上影安吉影视产业园·新奇世界文化旅游区”、总投资70亿元的天使乐园Hello Kitty主题乐园、亚洲最大的安吉欢乐风暴乐园、浙江省自然博物院、安吉(龙山)生态影视基地等“无烟”优质产业,纷纷抢摊安吉……
“咬定青山”,才有“金山银山”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小树成材需要十年,而要使大地葱茏,十年远远不够。安吉县的领导告诉记者:只有“咬定青山”才有“绿水青山”;只有具备定力,才能最终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如何让绿色常驻,碧水常流?安吉播绿,不做表面文章。而是把绿,植根于每个人的心田。
安吉的孩子,上学第一课就学水土保护。教育部门将《生态文明地方课程》作为必修课,共10个课时。“生态县,人人建,爱环境,洁家园”,48字的《生态安吉县民守则》,像三字经一样朗朗上口,孩子们张口就来。每月一次生态日,每月一次环境综合整治,都已成为安吉的惯例。
为了护“绿”,安吉在制度化建设方面狠下工夫。安吉县委书记沈铭权说:“只有用法制化、制度化去固化‘绿水青山’成果,才能把山水治理从‘环境保护’跃升到‘生态文明’这个高度,可持续发展这篇大文章也才能真正写好!”
几千年的农耕文化浸染,农民凭着朴素的经验安排生活、生产。要实现“生态文明”,除了在生产中力禁生态破坏,如何改变生活中“房屋散乱搭,道路拧麻花,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这一窘境?安吉进行了一系列“美丽乡村”规范化探索。垃圾分类在城里也是难题,却在安吉农村早早实现;全县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达100%,《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技术规范》《浙江省生态村建设规范》两个地方标准均出自安吉。
安吉白茶闻名天下,但县里早早划定白茶禁垦区,10万亩成为种植面积总限,严禁毁山种茶;水清鱼多,但在安吉捕鱼,要根据水面限量领证;2013年,安吉又发出“禁药令”,草甘膦等高毒、高残留农药,不准进入安吉地区销售使用,农产品无害化,又走到了全国最前。
其实,不用做更多说明,只要走进安吉,你就会对“生态文明”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两句话,有深切的体会:
夏日的西苕溪杂花生岸,碧清碧清的河水,让你忍不住想下河游上一遭。其实,如今安吉每条河流的水质,都可以让你随便畅泳。
记者步入今日的余村。但见翠竹绿林连绵起伏,一条小溪穿村而过,清澈的溪水奏出悦耳的欢歌。村中心道路上,时不时穿梭着杭州、上海、苏州等地牌照的旅游大巴。
潘春林曾是村里矿山的运输司机,矿山关闭后,开办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卖风景真的比卖石头赚钱!春林山庄名气越来越大,年营业额达100多万元。
常年在外跑运输的村民胡加兴,看到家乡越来越清澈的河流,回乡办起了荷花山漂流。旺季时,雇工多达60多人……
很多人看过李安拍的电影《卧虎藏龙》,男女主人公在茫茫竹林里比试剑艺的片段,让人目不暇接。那片竹海,就在安吉。由于强力打造竹文化,每逢周末,安吉的山山水水间到处可以看到嬉戏、漫步的外地游客的身影。
当然,“绿色变奏”的最大受益者是这里的群众。仅2015年,来安吉的游客就接近15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175亿元。美丽乡村建设十二年,安吉财政总收入由7亿元增加到55.68亿元,年均增长超过20%,高出全省平均水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5402元增加到23610元,由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转变为高出1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