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调查

每年新生湿地两万亩,生态功能不断修复完善

黄河三角洲 静听雏鸟破壳声(美丽中国·夏之湿地)

2016-06-15 15:01:57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 卞民德

  

  中外科研人员深入湿地做调查。冯光海摄

  

  黄河口湿地盛产碱蓬。丁洪安摄

  

  东方白鹳在人工搭建的高杆上筑巢。张兆栋摄

  这个时节,黄河三角洲色彩斑斓。黄色的河,蓝色的海,绿色的树叶,红色的碱蓬,在这里组成独特的夏日风景。

  广袤的湿地是鸟儿们的最佳育儿所。正是大好的繁殖季节,随便在哪个角落,都可能有雏鸟破壳的好消息。

  这块位于山东省东营市黄河入海处、面积近230万亩的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黄河从上游带来的滚滚泥沙,每年还要新“长出”2万亩,也是我国沿海最大的新生湿地自然植被区。肩负保护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的双重职责,2013年,黄河三角洲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湿地生态功能不断完善,经停、越冬或繁殖的鸟类有368种约600万只

  破壳、露头、晒毛、睁眼……经过数小时的努力,小黑嘴鸥终于看到了蛋壳之外的世界。

  小小的生命,承载着整个种群的未来。作为易危物种,黑嘴鸥全球种群数量仅有1.44万只左右。

  “2010年以前,黑嘴鸥在黄河三角洲的繁殖种群不足百只,2013年以后逐年增加,到2015年已经超过5000只。”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宋家敬介绍,由于保护黑嘴鸥得力,保护区今年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命名为“中国黑嘴鸥之乡”。

  进入保护区的大汶流管理站,远处一个个位置较高的鸟巢特别显眼。虽然看着不大,等走近了才发现,每个鸟巢的直径竟有两米多。

  这是全球濒危鸟类东方白鹳的爱巢。这种对生态环境要求极高的鸟类,一般只在高纬度(北纬42度以北)地区繁殖,然后到长江中下游的江河湖泊越冬。从2005年起,它们陆续在保护区筑巢繁殖,种群数量直线上升。

  “从2013年到2015年,我们这里东方白鹳成功繁殖的雏鸟连续3年均突破100只。这里原本只是东方白鹳迁徙路上的‘中转站’,如今成了他们高枕无忧的‘育儿所’。”保护区管理局科研处处长朱书玉说,在全球8条鸟类迁徙路线中,黄河三角洲湿地横跨2条,被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在这里经停、越冬或繁殖的鸟类有368种约600万只。

  实施以淡水补给为主的湿地修复工程,退化的湿地重现生机

  湿地一年一度的补水工作,很快就要开始了。这段时间,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正加紧准备。

  黄河流域缺水现象,已经持续多年。上个世纪90年代,黄河更是出现了长达200多天的断流。因为得不到淡水补充,加之海水侵蚀、风暴潮和人类活动的破坏,湿地生态系统面临退化、丧失的危险。

  “没有水,就没有湿地。要恢复湿地功能,就得给湿地补充淡水。”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王志胜说,“2002年起,利用黄河调水调沙的时机,我们实施以淡水补给为主的湿地修复工程,投资1亿元成功修复退化湿地34.5万亩。2010年,我们又实施了刁口河流路生态调水工程,使断流34年的黄河古道重新实现全线过水。”

  充足稳定的淡水供应,是黄河三角洲湿地存在与否的关键。时至今日,湿地修复工程仍在继续。保护区的措施是蓄积淡水,恢复地表径流,用淡水冲碱降盐,降低土壤含盐量,促进植被恢复。

  “历史上黄河三角洲湿地沟渠多,黄河水自由漫溢,两侧湿地在自然状态下发育,但人类活动破坏原有的补水沟渠和水系。”王志胜说,湿地恢复区并不是单纯贮藏淡水。“引排水能力强,可加快地表径流,提高冲碱降盐的成效。如果淡水贮积时间过长,水中含盐量增加,不利植被生长,也需要及时排出。”

  经过10多年生态补水,黄河三角洲退化湿地生态逐渐恢复,生态系统不断完善。

  加强科研依法管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初步实现

  “建保护区,绝不是把地圈起来就行,相当于整个东营市面积1/6的保护区,保护起来并不容易。”宋家敬说,黄河三角洲湿地,几乎一年一个样,不断有新的变化。“湿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不仅需要投入,更需要加强科研、依法管护。”

  据介绍,保护区鸟类种类由建区时的187种,增加到现在的368种,群落数量保持在600万只左右。尤其是珍稀濒危鸟类的数量不断增加,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由5种增加到12种,许多鸟类由迁徙鸟变为繁殖鸟。

  这,得归功于湿地生态功能的修复。

  在湿地恢复区,保护区工作人员营造出多种小生态环境,以便达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仅鸟类繁殖栖息岛,保护区范围内就建设了20个。根据历史地貌原状,恢复不同地形;根据自然地势,人工顺势制造高出地面的生态岛、深水区、潮沟、明水面等丰富的生态环境。在实施湿地恢复工程时,保护区对不同恢复区保持不同的水位,以满足不同种类鸟类的生态需求。

  东营市对保护区的支持,也是不遗余力。从1998年到2010年,东营市多次理顺保护区管理体制,人、财、物由双重管理改为统一管理。此外,东营市还颁布了《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东营市人大常委会也已将《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列入立法计划。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汪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