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0 09:50:59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彭红
煤炭、钢铁、水泥、灰霾天……这是人们对河北的“传统”印象。
青山、净土、碧水、美田园……这是燕赵大地已经连成片的美丽乡村新景。
2013年以来,河北持续推进连片美丽乡村建设,把这项为改善生态环境而“壮士断腕”般开展的“关键工程”,办成了实实在在的恵民工程,不仅让河北乡村的“面子”亮起来,更让百姓的“心里”美起来。
立足特色发展美丽经济
“乡村风情、城市品位、各尽其美、城乡一体”,这是河北打造美丽乡村的头等要求。以基础设施的“加法”换来百姓生活水平的叠加式提升,以治污的“减法”换来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攀升。
从2013年开始,河北对全省重点乡村实施旨在改善人居环境的“五改”治理行动,即:改房、改水、改路、改厕、改厨,将矛头对准农村脏乱角落,进行大规模环境综合整治。
“以前村里基础设施跟不上,游客来了留不住。建设美丽乡村后,村里道路硬化了,建了新民居、新公厕,通了自来水。现在游客来了都不想走,去年我家农家院赚了30多万元。”保定安新镇王家寨望月岛村村民陈茂拴说。
经过综合整治的乡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省已有1万多个村变成了美丽乡村。
河北省打造的美丽乡村不仅“看上去很美”,还都极富河北地方特色。河北省委副书记赵勇表示,从规划到建设,从设计到施工,都考虑当地的文化底蕴、乡土风情和特色符号,做到既有农耕文化底蕴的传承,又有与现代生活方式的接轨。
如今,在白洋淀片区:白墙灰顶的民居临湖而立,“北国水乡”风情呼之欲出;在西柏坡片区:“红色文化、太行风貌”交相辉映,红色文化风情引人入胜;在北戴河片区:“避暑胜地、浪漫乡村”,旅游风情已成大观;在涞水县片区:依托野三坡好山好水,田园风情已成规模……
经营美丽 唱产业变奏曲
在易县梁各庄现代农业园区,一片片整齐划一的果苗矗立在田野山上,十分壮观。
这个园区总面积一万五千亩的园区栽植了3000多亩苹果,2000亩樱桃。园区常年招募周围数百名村民做工,一天可拿到80元。园区还重点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作为园区长期员工,让他们就地就业。“农业园区对周围的村民来说不仅是一项扶贫工程,更是一项断贫工程。”梁各庄现代农业园区负责人王宏伟说。
按照“产业加美丽、美丽助产业”的思路,河北下大力推动现代农业园区、规模种植养殖、家庭手工业、乡村旅游业发展,一些片区和村庄乡村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为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发展创造活力,并逐步由建设美丽乡村,向经营美丽转变。
邯郸市馆陶县针对自身贫困县、平原县实际,采取财政“小钱”吸引社会资本、修旧如旧建设特色村庄、因地制宜培育产业、典型示范动员群众参与等措施,打造别有风味的小镇。寿东村引入“粮画”企业,已带动周边10多个村、300余户从事“粮画”创作,成为远近闻名的“粮画小镇”,被评选为2015年度“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去年全县国庆期间接待国内外游客1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00余万元。
“互联网+”也给美丽乡村插上翅膀。正定县正定镇塔元村筹建慧聪电子商务产业园。全省种植基地优质的农产品经过包装设计后,线上通过电子商务B2C平台,线下通过农超对接,产品销往了全国各地。
文化添韵 生活有“滋味”
河北省美丽乡村不仅让环境美起来,村民富起来,更让乡村文化生活丰富起来了。在“美丽中国河北行”采风中,给记者留下了尤其深刻的印象。
在塔元村,我们看到几位老人正在村光彩老年服务中心的棋盘室闲意地飞车走象。“我每天都要和几位老哥在这里杀上几盘,生活可有‘滋味’了。”80岁的章同居老人高兴地说。
“我们村还组建了女子秧歌队、现代舞蹈队和军乐队3支群众文化队伍,‘天天跳、周周唱、月月演’,还‘走出去’为别的村演出呢!”村民李彩芳说。
在渤海之滨的北戴河村,一座集文化创意、创业、创新为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和众创空间已显现雏形,吸引了40家文化机构入驻。受文化吸引,一些村民也加入到这些文化产业潮流中。据悉,三年内,该创意园吸引的文化创意团队达百家。
记者了解到,经过三年的建设,全省共投入资金356.04亿元,建设了9262个重点村。2016年河北全省将建100个美丽乡村片区。
“到2020年,基本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具备条件的农村全部建成‘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的美丽乡村。”赵勇说,让农村生活更富足、更精彩、更有韵味,为美丽河北建设的壮美画卷增添一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