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调查

产业整合的路,怎么走

——来自农业大省湖南的调查

2016-02-28 12:20:31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颜珂

  一粮独大,一猪独大,农业产业结构单一难以走出价值链的低端

  久违的阳光从云层射下,照在吴厚光的脸上,“最难的时候总算是熬过去了,春节前猪价又涨了几毛钱。”

  对于吴厚光和他的利群养殖专业合作社来说,这个“冬天”似乎格外长。两年半之前,合作社搬到湘潭县杨嘉桥镇铺子岭村,新基地光固定资产就投入800多万元,本想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不想却遇上了猪价持续走低。

  行情最差时,猪肉跌到5块多一斤。湘潭县畜牧局副局长李奇告诉记者,对散养户来说,一斤猪肉的保本价大约是6.5元,规模化养殖因为人工成本高,保本价大约是7元。

  价格在成本线下运行,亏本成必然。养殖户要“过冬”,要么缩减养殖规模,要么干脆关门转行。

  吴厚光的幸运在于“背靠着大树”。利群合作社的大股东,是一家肉食品加工企业,不仅生猪销售有订单保障,价格也由该企业托底。“保护价是6.5元一斤,市场行情好,就按市价走。”吴厚光说,要是没有这样的合作托底机制,他早就熬不下去了。

  年出栏生猪220万头,湘潭县的生猪养殖规模一直位列湖南省头号方阵。不过,“猪周期”似乎从未停止对这个生猪养殖大县的困扰。“生猪养殖产业链上游是饲料,中游是养殖,下游是加工。相对而言,中游的利润薄,且风险大。”李奇说。

  困扰的还不仅仅是价格。以往,广东是湘潭县生猪的主要销售地。这些年,因为广东也有了生猪养殖基地,湘潭县的生猪销售只能“改道”广西、贵州等地。

  产业链的单一,就好比一条腿走路,终难走出价值链的低端。近年来,湘潭县的农业加工企业虽然也在逐年成长,但规模偏小,缺乏较强市场竞争能力,要把农业大县的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依然任重道远。

  在湖南省农委综调处处长刘益平看来,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失衡,正是湖南省农业结构性矛盾的突出问题,“长期以来,为保证农产品数量的供应,我们几乎用上了所有资源。”结果是,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化,一粮独大,一猪独大;农业链条较短,导致产品附加值低,比较效益不高,农民无法从第二、第三产业中获得更多收益。

  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湖南农业从大到强、从大到优。“湖南大宗农产品供给在国内占据重要地位,但农产品的数量地位与质量地位不对称,产业融合不足导致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省农村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陈文胜认为:湖南的农产品品种多,但品牌少,农业名牌企业多,但王牌缺。湖南有很多特色农产品,品质非常好,生产也不是问题,主要瓶颈就是加工和销售。

  市场导向做加法,跳出农业做乘法,深度融合后的新业态释放出高效益

  湖南湘都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明,似乎从未因为自家农产品的销售而发过愁。

  底气来自公司自有的餐饮门店。3年前,为了保证餐饮食材的品质,公司选择宁乡县大成桥镇永盛村,建起了自己的农产品基地。因为自身独特的销售渠道,产自这个小山村里的蔬菜,从一开始就卖到了千里之外的首都。

  名气逐渐打开,基地从最初的300多亩,扩容到如今的1040亩,蔬菜销往北京、长沙20多家餐饮门店,一年销售额6000多万元。

  与扩容同步的,是湘都自身产业链的延伸。即便蔬菜卖不完,还可以加工制成产品,打上品牌,价格又上了一个台阶。“比如,我们自己加工的白辣椒,可以卖到36元一斤,一般的辣椒哪能卖这个价?”谢明说。

  还有“无中生有”的新业态。趁着农村休闲旅游人气的日渐走旺,基地不仅办起了餐饮住宿,还建起了拓展训练基地。“如今,仅休闲这一块,每个月公司收入大约200万到300万元,占到了总收入的40%。”谢明说。

  从生产到加工、销售再到休闲旅游,市场导向下在产业链上做加法,既“加”出了市场需要的新产品,更“加”出了高附加值。

  “2000年时,长沙的小白菜批发价大约2毛钱一斤,菜市场卖2块钱一斤;十几年过去了,如今的菜价基本差不多,但生产成本却翻了几番。”湖南柯柯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何桅的言下之意是,再用传统的路子闯市场,举步维艰。

  7年前,何桅在长沙市望城区靖港镇三桥村流转800多亩土地,走的也是生态观光农业的路子。几年下来,品牌慢慢立起,企业建起了现代农业展示区,集科普教育、休闲观光、特色蔬果产品种植为一体。让何桅没想到的是,这片被称为“农业梦工厂”的展示区,居然成了企业创收的主力,“包括餐饮、休闲、科普教育在内的旅游收入占到了总收入的70%,去年就有2万多名学生来参观”。

  从注重保证农产品数量,到注重农民增收和城乡差距的控制,再到更多关注农业功能的拓展,在长沙市农委主任吴石平看来,这是农业发展的阶段性演进过程。柯柯的实践,正展示出农业功能拓展后的“乘数效应”:跳出农业做农业,让农业“乘”休闲旅游、“乘”文化教育,深度融合后的新业态,往往能释放出传统农业难以企及的高效益。

  “加工要强起来,休闲农业要旺起来,农业农村的服务业要兴起来。”刘益平说,这正是湖南近年来着力的方向。据统计,湖南去年预计农产品加工业可实现销售收入1.18万亿元,同比增长16.3%。在长沙,被称作“郊外阳光”的休闲农业不断壮大。“去年接待人次大约2000万,收入大约50亿元。”吴石平说。

  农业经营方式必须同步改革,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尽快成长

  有收储窗口,有存储仓库,有烘干车间,有加工设备,卫红米业总经理周正春,计划今后数年在长沙及周边,布局300个标准化的“粮食银行综合服务中心”。

  服务中心可服务约1万亩耕地,提供农资供销、技术信息、农机作业、粮食烘干、存储增值在内的五大生产性服务。周正春将其定位为“桥梁”,一头连着种粮户,一头连着市场。

  卫红米业所在的宁乡县,这种模式已经让周边农户和周正春尝到了多赢的甜头。作为大米加工企业,卫红米业有了质量可靠的稻谷来源,对种粮农户来说,不仅了解了市场信息,降低了生产成本,也消除了卖粮的后顾之忧。

  周正春算了笔账:通过农资供销服务,农户与农资厂商直接对接,统一采购种子、肥料、农药,农民种粮每亩可节约成本80元;服务中心指导农户选用良种,品种增值大约在每亩225元。

  更为新鲜的是存储增值。农户可将收来的稻谷像存银行一样存到服务中心,既解决稻谷烘干和储存的老大难,也可以根据市价行情自主选择销售时间。

  卫红米业连接起来的,是一个从种子到大米成品的全产业链。在宁乡,已经运营的服务中心有3家,农户会员5000余户,服务面积超过13万亩。

  在农村,靠谁扛起产业融合发展的大旗?吴石平认为,一家一户式的分散经营,以自给自足为基础,很难有产业化的动力,必须培养起能够走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近年来,湖南通过实施“百千万”(百企千社万户)现代农业发展工程,不断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过,散户经营的耕地,依然还占据着全省耕地面积的64%。在刘益平看来,这并不利于产业融合和结构性调整,农业经营方式必须同步进行改革,才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吴石平建议,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应单单从他们的组织形式来进行区分,“不论是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还是农业企业,要扶持提升的是他们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周正春则期盼,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在农业领域都能获得一视同仁的待遇。他的感受是,近年来对于民营粮食加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似乎在缩减,“民营粮食加工企业对市场有很好的嗅觉,如果加大支持力度,我们会更好地担负起桥梁作用。”

  《 人民日报 》( 2016年02月28日 10 版)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蔡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