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15 11:19:51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胡春艳
彭俊已经连续60多个小时没合眼了,兴奋而焦灼的复杂情绪让他又一次在深夜踏上开往山西的火车,一路上不休不眠地在手机上算账。
1月11日深夜,彭俊创立的“农梦成真”大学生创业团队在其微信公号上发布了紧急帮助山西省吕梁市临县枣农卖枣的信息,立即在网上迅速传播并得到热烈回应。仅仅40小时,订单突破千万,使得当地滞销的红枣迎来转机。
40小时订单破千万
作为南开大学一支致力于帮助贫困地区进行滞销农产品开发、销售和推广的大学生创业团队,他们有过帮助天津蓟县山区果农卖出几十万元滞销苹果的成功经验。彭俊说,通过团购和电商,减少中间环节,帮助农民推广市场,这就是“农梦成真”的办法。
这个在农村生长了近20年的年轻人心中,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梦成真,实现的就是中国梦。
在帮蓟县苹果成功完成网络营销后,团队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打来的求助电话,彭俊决定,挨个走一圈,看看这些农村到底什么情况。
第一站就是山西革命老区吕梁市的临县。一派乡村凋敝的景象,让这个农村走出来的小伙子心痛不已:农民千辛万苦从山里背回来的红枣,被随意地扔在地上,甚至被用来给牲口当饲料。
“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啊!”这是彭俊第一次到临县后,在朋友圈发出的感慨。
他写下在临县的见闻,并在电商平台以每斤红枣5.99元——低于市场价的产地直供价推出预订服务。他们还公示了定价中从包装到运输、人员管理等环节的所有成本。
“我们不想再让农民含着泪水将枣喂羊,我们不想再让满树的红枣掉到地里烂掉。我们想让这些身处大山深处的老人在人生剩下的岁月中感受到来自外界的温暖,我们想用我们的青春守护这样的村庄不让它消亡。也许这不现实,也许这只是我们可笑的梦想……”这则有温度的营销信息立刻在社交平台被疯狂转发。
这一次,市场反响之热烈大大超出团队预期。
他们的求助信息在深夜发出,当晚阅读数就破万,第二天下午突破了10万。一时间,订单像雪片一样铺天盖地涌来。电商销售平台上:“12日上午25万元,晚上150万元;13日上午500万元,下午直接冲破1000万元。”
1月13日,中共中央组织部的微信号“共产党员”等政务微信号转发了信息,很多重点高校的高校公众号甚至海外华人华侨都加入了接力。
1月14日,因为订单数量巨大,淘宝和微信平台均暂停交易。
彭俊意识到事情进展的速度太快,仅靠自己的小团队已经应付不过来了。他当即向南开大学团委求助。学校破例给他设立了一间更大的办公室,并安排了校团委的老师和部分大学生来当志愿者,加班加点处理来自销售平台的海量订单和留言,以及上万通咨询电话。
巨额订单背后的难题
上千万的订单,一下子打开了销路,可彭俊有喜有忧,陷入了更大的焦虑中。
首先面临的是周转资金严重不足。1000多万元的订单,在发货之前钱都只能趴在账上,可找农民收枣都得付现金,此外还有人力和物流的费用。“至少需要400万元的周转资金。”彭俊说,大学生创业团队哪有这么大的资金量,一旦资金链断了,怎么办?
“哪个环节都缺人!”彭俊知道,临县的各个村大多都是留守老人和孩子,年轻人都出门打工了。“有的村子,平均年龄都在60岁以上”,这个年纪的农民,让他们从山上把枣背回来,再快速分拣、包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由于没有当地物流资源,一下子也难以协调这么大量的红枣准时发货。可客户已经下单了,如果十天还不能发货,就得面临大量退货,最让彭俊担心的是,“那么多颗滚烫的爱心,让他们失望可怎么办?”
而最让彭俊着急的是,一夜之间竟跑出许多打着“农梦成真”品牌的不良商家想借此牟利,有的干脆直接盗用照片和文章兜售假冒产品,甚至诈骗。“这不是把农梦成真的品牌都砸了吗?”
这些天,团天津市委书记徐岗,一直在关注此事。得知这支年轻人的创业团队遇到困难后,1月13日,他与团山西省委书记赵雁峰取得联系,约定发挥津晋两地团组织的联结优势和青年志愿者的作用,支持“农梦成真”的行动。两地团组织已就此建立起协作机制,将对遇到的实际问题给予帮助,支持农村发展和青年创业。
“一定要给大学生创业者实实在在的帮助。”徐岗专门询问了彭俊团队遇到的具体问题。针对资金周转难题,团天津市委跟金融团工委取得联系,正在积极与银行协商对接,希望能用订单充当抵押物,快速贷款缓解燃眉之急。同时,亲自出马协调顺丰快递山西省负责人,帮助彭俊解决快速向全国各地发货的问题。团山西省委也积极联系当地的志愿者,目前吕梁学院等高校正在学生中招募志愿者赴临县帮助当地枣农打包、装箱。
誓用青春守护乡村
“今年种地还没见到钱!”1月14日下午,彭俊刚到临县沈家沟村,就被60多岁的沈小平大爷拉住了。沈大爷有两个儿子,都外出打工,家里只剩老伴和一个孙子。老两口除了种一点小米、玉米作为口粮之外,主要的经济作物就是山上那20亩枣树。
“今年产量有1.6万斤,可有一半烂在了地里。”沈大爷无奈地说,岁数大了,枣收不过来,而且收下来也没人要。“去年收购价还有每斤1.6元到1.7元,人均年收入能到2000元吧,可今年最好的枣,3毛一斤都没人收。”对沈大爷一家来说,如果卖不出去枣,就一点收入都没有,幸亏彭俊的团队来了。沈大爷握着卖枣换来的2000元乐了,“这下好了,至少能有点钱过年!”
彭俊在心里算了算,像沈大爷这样的枣农,在临县还有好几万户。以沈家沟村为例,大约就有100万斤滞销红枣,像这样的村子还有几十个。从目前的订单量看,大约有500吨到600吨的需求,应该能解决当地几十个村庄红枣滞销的问题,让大约六七万名枣农受益。
今天下午,彭俊连续跑了好几个村子,亲自盯着分拣、装箱、发货。困难比想象得还要多。当地红枣生长比较分散,得通过人力三轮车,从山上一车一车运下山,统一拉到比较平坦的地区进行分拣,最终分拣出的优质枣再进行打包、装车。
“分拣红枣必须通过人工,很多人此前并没有经验。”彭俊把70多个临时请来的年轻人集合在一起,反复强调说,“务必要保证枣的质量,不能让客户因为收到坏枣而骂枣农!”
截至14日晚,首批10吨红枣将从临县运出,发往全国各地。
这次网上卖枣解决的是眼下最急迫的滞销问题,彭俊想做的,是走一条真正帮枣农脱贫致富的路。“要打出品牌,从种植到产品的深加工,整个流程都要重新梳理。”彭俊知道,这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路,他在朋友圈写下这样一段话:“这条路必须要有人来走,不然会荒芜了田间那条小道,长满草。”
把公益和创业结合在一起,彭俊知道,这条路虽然难走但并不孤单。“现在在城市里读书的农村大学生很多,其实他们中很多人对故土有深厚的感情。”彭俊说,“农梦成真”就是给这些农村大学生指出一条“回乡路”。
他毕业后走访过许多农村,发现农村老龄化问题严重,年轻人不愿意回去,先进的科技在农村无法有效转化,“我们搭建这个平台,让更多年轻人学好先进的科技和知识后,能回到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里施展才华。”
就读于晋中学院的大二女生李甜甜就是临县土生土长的大学生。听说这次“农梦成真”帮老家卖枣,她特别高兴,“真没想到,有人会关注我们那个小村子”。今天一放寒假,她立即赶回老家看能不能给天津来的大学生帮帮忙。
与此同时,她也想在这里找到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我是学计算机的,网页制作什么的都会,希望毕业后跟他们一起干!”她认真地对记者说,自己就是农村长大的,不怕苦!
在彭俊的本子里,还有很多像临县一样的农村要去走一走。“我想把每一个走过的地方,都发掘出特色产品、形成一个品牌,汇总到’农梦成真’这个大品牌下”。他希望能影响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农村。
“周恩来总理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彭俊说,这句话对他影响特别深,“现在中华民族的复兴,青年要担起更多的使命。”这次来山西前,他悄悄在南开大学的周总理塑像前摆了四颗枣,深深鞠了一躬,像是在汇报自己的青春故事。他在朋友圈写下这样一句话:“我会用青春守护乡村,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