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调查

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做法和启示

2021-01-26 14:56:21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顾毅 唐雪源 许开峰

  编者按:黑龙江省拜泉县积极探索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机制、新路径、新模式,通过抓产业特色、产业品质、产业拉动,创新“四联”模式,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小院经济+订单农业”新型利益联结机制,构筑起全县“四梁八柱”“一村一品”产业集群,实现了“大产业顶天立地,小产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态势。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更是乡村振兴全面发展的关键之年。如何把产业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已成为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重大而紧迫的工作任务。拜泉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经过多年实践探索,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一盘棋”中的关键一子,创新“四联”模式,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小院经济+订单农业”新型利益联结机制,构筑起全县“四梁八柱”“一村一品”产业集群,实现了“大产业顶天立地,小产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态势。2019年,全县贫困户人均收入11286元,同比增长31.4%,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基本情况

  拜泉县位于黑龙江省中西部,耕地面积366.4万亩,辖7镇9乡186个行政村,总人口56.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3万人。作为国家深度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5586户53414人。脱贫攻坚以来,全县已脱贫人口50621人,剩余贫困人口1504户2793人,贫困发生率由11.3%降至0.56%,10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20年经省政府批准摘帽退出。

  主要做法

  拜泉县把发展产业作为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契合点,从政策导向、利益联结、强化服务等方面实施综合推进,实现了产业扶贫对象、产业扶贫质量、产业扶贫渠道和产业扶贫方式的转变,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深度融合、协同推进,实现“一枝独秀露春色,百花齐放满园春”的生动局面。

  突出持续增收,创新“四联”模式,实现产业扶贫手段由“输血”救济向“造血”发展转变。为提高贫困人口“造血”能力,促进持续增收,拜泉县探索实践出“四联”模式,让农户充分参与到产业链中,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增收。支部联合,即通过村党支部、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党支部联动,结对共建扶贫基地联合支部,把党建工作延伸到产业一线,推进“支部建在产业项目上”,形成助力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校企联建,即成立食用菌研发中心,与上海农科院、黑龙江省微生物所、延安大学生命科学院深度合作,建立延安大学实训基地,构建“科技专家+科技能手+栽培农户”的技术推广体系,建立县域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体系;干群联动,即安排320名村屯干部作为一线指挥员与贫困户“结对子”,精准对接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到扶贫基地务工;利益联结,即建立资产收益“资金池”,把资产收益分配与劳动挂钩,给予扶贫基地务工贫困劳动力交通补贴、误餐补贴,与非贫困劳动力间工资差异化奖励等,激发贫困劳动力内生动力。目前,全县建立“四联”模式产业扶贫基地22个,组建联合党支部116个,提供长期就业岗位8000余个,实现贫困户就业5043人,贫困户可增加收入3000元以上,比往年增长60%以上。

  发展庭院经济,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产业扶贫对象由贫困户向全县农民转变。拜泉县把发展小庭院经济作为推动扶贫产业全域性覆盖、高质量覆盖的重要举措强力推进,实现了由产业扶贫过程中的贫困户,向乡村发展中的全体农业人口的转变。相继出台政策文件,积极调整政策方向,由过去单一对贫困户的奖补拓展到支持合作社搭建平台,给予所有参与经营的农户种植种子补贴,给予贫困户增收奖励“三个方面”,调动了贫困户主动参与小院增收的积极性。

  鼓励围绕庭院经济成立合作社,每成立一个合作社奖补1万元,全县整屯整村发展庭院经济数量快速增长。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小院经济+订单农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培育出甜玉米、黄金勾豆角、粘玉米等特色产业,催生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单纯种养向三产融合转型,用活了房前屋后的“方寸地”。2019年,全县组织发展小院经济2.1万亩,户均增收850元以上,2020年规模扩大到3.2万亩,新增小院禽类养殖43.8万只。全县发展小庭院经济的农户有32277户77366人,其中贫困户17472户38991人,占贫困比例超过70%。

  强化解决难题,构筑“四梁八柱”大产业,实现产业扶贫规模由松散弱小向产业兴旺主导强壮转变。拜泉县强化政府服务作用,以“两头两尾”为抓手,大力扶持县域扶贫主导产业,依托豆、乳、畜、蔬、林、能、加七大产业,着力培育食用菌、甜玉米、中药材、小院经济等特色产业,生猪、湖羊等重点畜牧产业,林菌、林药、林下围栏等林下经济,构筑了全县“四梁八柱”产业。仅食用菌产业就带动贫困人口就业10536人,其中,龙头企业鑫鑫菌业去年直接带动4334人增收,人均增收702元。飞鹤乳业成人奶粉、中储粮大豆仓储交易一期工程、东方希望集团120万头生猪繁养加销一体化一期工程等项目建成投产,顺弘集团肉鹅深加工、青青草原湖羊繁养加销一体化等项目加快推进,康源空调设备组装等项目签约落地,带动贫困人口15253人。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和畜牧产业,强力推进泳装扶贫车间、湖羊和肉鹅养殖、林业经济、庭院经济、棚室蔬菜,带动贫困人口65357人次。现在,拜泉县贫困人口户均增收项目2个以上,带动全县农民增收2000多元,同比增长8%。

  坚持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小产业格局,实现产业扶贫渠道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拜泉县坚持以乡村振兴引领产业扶贫,政府不唱“独角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充分调动各类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产业由单一化向多元化的转变。2016年以来,全县整合涉农资金70725万元,扶持产业项目122个。截至目前,全县食用菌大棚已发展到2324栋,2020年种植香菇、滑子菇、黑木耳等近4000万袋,食用菌全产业链产值将实现3亿元以上;天润农业有限公司带动全县发展甜玉米3.2万亩。大量贫困户享受利益再分配或经营增收,仅食用菌产业就带动贫困户10536人,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从今年起,拜泉县强化财政资金的“撬动”效能,发挥享受用地、信贷、基础设施建设等优惠政策放大效应,出台《拜泉县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突出“两牛一猪一羊一禽”养殖优势,大力推进湖羊、生猪等全产业链项目,在贫困村建立了1个种羊繁育核心区、3个繁育区,其他贫困村、非贫困村建立了20处辐射带动区,初步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农民可增收3000元以上。

  启示建议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黑龙江将保持目标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坚持抓好要素优化组合,把农业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增长优势,实现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结合拜泉县的实践,提出如下建议。

  强化规划衔接。发展乡村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一要转变发展思路。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思路要尽快从单一的种养扶贫产业发展转换到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上来,综合考虑产业选择、资金筹措、技术服务、农民培训、组织形式和利益联结机制等多方面内容,在“面”上实现新扩展。二要科学统筹推进。在制定阶段性产业规划中,将对贫困户的产业扶贫与地域内主导优势产业的培育发展统筹考虑,将产业兴旺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紧密链接,在“质”上实现提升。三要做好三产融合。积极发展当地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农业服务业等多产业、多业态,实现“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延伸产业链,提高价值链,突出系统集成。

  强化政策衔接。推动产业扶贫各项政策向乡村振兴转化。一要保持政策的延续性。保证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相关政策在完善提升的前提下,保持相对稳定,确保脱贫人口不返贫,不发生新的贫困。二要加强政策的精准性。将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精准”原则贯穿于始终,将减贫增收对象逐渐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向边缘户,再向全体农民拓展。三要放宽政策的普惠性。产业扶贫政策与农村社会保障政策有机衔接,逐步将针对绝对贫困的举措调整为针对相对贫困的常规性、普惠性社会保障措施。

  强化机制衔接。一要抓好制度建设。从省级层面做起,全面调动资金、项目、人才、技术等要素聚焦乡村振兴,健全完善干部激励、考核评比、督导检查等体制机制。二要健全发展机制。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扶贫车间、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提升小农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三要探索利益联结机制。丰富完善返租倒包、产业托管、股份合作等机制,探索发展“龙头企业+产业基地+贫困户”模式,推动农业与商贸流通、健康养老、生态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强化利益融合,提升农民参与度和受益率。

  强化智力衔接。农村致富带头人是引领乡村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一要广聚人才就业。通过“筑巢引凤”,支持农民工、大学生、科技人员和退伍军人返乡创业,成为“生力军”。二要发掘能人创业。挖掘“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等乡土人才,支持创办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发挥“产业能人”作用,成为创业战场“主力军”。三要培育主体带贫。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产业带动,整理资源和技术,推广“龙头企业+贫困户”“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让农户分享更多的产业成果,成为发展产业的“后备军”。

  强化典型衔接。强化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衔接的典型案例,示范带动。一要打造典型示范。选择国家贫困县中产业特色突出的乡镇,给予重点支持引导,打造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发展典型。二要鼓励创新发展。在开展试点建设中给予地方“能动空间”,鼓励创新,敢于试错,激发新活力。三要加强总结宣传。深度挖掘典型事迹,弘扬乡村振兴主旋律,唱响产业扶贫好声音,讲好产业兴旺好故事。

  强化培训衔接。近年来,全省各地因地制宜创新了各种扶贫模式,取得了一定的实效。要在总结经验基础之上,完善推广兰西“互助菜园”、青冈“两头两尾”融合、绥滨龙头带动、明水“园田地订制”新业态、桦南“989”转移就业、海伦“321”电商等十四种扶贫模式。要在技术培训上做好深入衔接,加强产业扶贫技术专家组、农技推广服务特聘员、产业发展指导员“三支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技术体系建设,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全产业链帮扶。发挥省级科技创新体系中首席专家和岗位专家作用,争取用3年左右时间,对全省50岁以下农民完成最少一年技能培训。

  强化组织衔接。继续做好“党建+脱贫”,做好“五级书记”从抓产业扶贫到抓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形成强大的组织保障体系;通过驻村扶贫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制度,实现对贫困村外部组织和资源的注入;通过党建扶贫的“溢出效应”,构建政府、社会与市场共同参与的大扶贫格局。

  强化干部衔接。脱贫攻坚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广大干部的工作重心也从巩固成效到强化产业服务水平上来,要再鼓干劲,取得全胜。一是增强感情交流。从贫困户到非贫困户,干部要增进同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为他们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加强作风建设。继续把产业扶贫当成检验党员干部作风担当的一把标尺。干部要沉下身子,把脚踩在泥土上,做富民、乐民、安民、爱民的先锋人。三是提升发展能力。定期举办干部专题培训班,在学习中提高素质,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在工作中增长才干。

  (作者单位:顾毅系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唐雪源系黑龙江省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许开峰系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综合处副处长)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高晓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