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调查

跟废旧小窝棚说再见——上海崇明乡村环境治理见闻

2020-06-30 09:02:26       来源:新华社    作者:杨金志、朱翃

  走进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绿树掩映、花草繁茂、鸟鸣虫唱,一个个整洁、美观、宜居的村庄散落在花海绿林中,一派美丽怡人的田园风光。

  2021年中国花卉博览会将在崇明举办。如今,崇明生态岛上的人们不仅在着力筹备花的盛会,也在努力开展乡村环境治理:曾经脏乱废旧的小窝棚不见了,堂前屋后是菜田花圃,是鸟语花香,是农家人的花园、果园。

  作为农业大区,崇明农村曾广布“五棚”:养鸡鸭的养殖棚;堆放柴火的柴棚;收集粪肥的坑棚;看守田地的看护棚;临时搭建堆杂物的窝棚。如今,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五棚”的基本功能没有了,大多已破旧废弃。“崇明水道众多,以前,有些农户沿河沿沟搭棚养鸭,不仅污染水质,还造成河坡坍塌、沟河淤浅等问题;到了夏天,气味臭、蚊虫多,还不时引发邻里间矛盾。”新河镇干部龚寅时告诉记者,“房前屋后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的柴棚、窝棚,影响村容村貌不说,有时还因为烟头、鞭炮引发火灾。”

  针对这些问题,崇明区从去年下半年开启了“迎花博、治五棚”专项整治,让农村居民有更好的人居环境。

  花博会的园区主要位于建设镇。“在我们镇,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片,村民组长包户,一村一户把工作落实到位。”建设镇干部贾全彪告诉记者,“把生活环境治理好是大家共同的心愿,通过干部带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我们累计拆除废旧‘五棚’4.12万平方米,清除垃圾7087吨;全镇13个村将在6月30日前全部完成‘治五棚’工作。”

  记者在建设镇富安村看到,村居小楼整洁美观,以前院子里搭建的废旧窝棚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小三园”——菜园、果园和花园。“破破烂烂的窝棚拆掉了,院子立马就清爽了。房前屋后开辟一块菜田出来种点蔬菜,栽上两棵石榴树,挂上几株葡萄藤,再种上村里发的花苗,‘小三园’把家里装扮得生机盎然,工作在市区的孩子们都羡慕我们住得舒坦。”村民龚老伯乐呵呵地说。

  “以前院子里乱堆乱放,有些鸡屎鸭粪什么的,大家也习以为常。治理以后,家家户户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村里像个大花园,自己不行动起来,脸上也挂不住啊。”邻居陆阿婆说。

  从“脏乱差”到“洁净美”,源于村民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变化。富安村党支部书记吴忠华告诉记者,为实现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村里制定了村居环境卫生公约,实施“门前三包”制度,让群众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监督、考核,营造共建共享氛围,提升农民的精神面貌和文明素养。“各村民小组还会交叉检查,进行评比、打分,这些分数都会被记录到‘清洁文明户’‘最美庭院’的评选中,形成长效激励机制和常态化管理。”吴忠华说。

  “‘治五棚’工作不是一拆了之,也不搞一刀切,我们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既要让环境整洁美观,也要保留农村的乡土气息。”新河镇井亭村党支部书记沈天烨说,对于废旧窝棚,村里做通村民工作后帮助进行拆除,复建“小三园”和围墙;对于面貌整洁、仍有作用的,则适当予以保留,并指导村民对其进行整理修缮,让小窝棚变身整洁美观的“花房”“园艺室”。

  沈天烨是一位“80后”,就出生在新河镇井亭村,他曾在区级机关工作,两年前被下派到村里担任干部。“乡村环境治理工作,说到底就是党建工作、群众工作。”他说,“党员干部带头是关键。整治之初,我就说服了父母先从自己家做起。”

  村里是干净整洁的小楼房,宅前屋后鸟语花香;村外是林道郁郁葱葱,河道碧波荡漾,两岸绿草繁花,白鹭栖息。“告别了废旧窝棚,村居环境焕然一新,老百姓的生活品质也提升了。都市人眼里的世外桃源、诗和远方,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沈天烨自豪地说。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张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