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调查

回乡调研 | 新冠肺炎给家乡带来的影响

2020-05-29 11:27:24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居立

  离开家乡江苏扬州已有十余载,春节回家探亲已成为每年的惯例和期盼。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这次返乡带来了一些不寻常的意味。扬州是全国闻名的建筑之乡、花木之乡,很多人在湖北做生意,受这次疫情影响较大。大年初三,扬州已有5例确诊病例。当地政府严阵以待,每车必查,每人必测体温。因为疫情的关系,回家后也没能出去转转。不过通过与父母的交谈,与亲戚朋友的电话聊天,了解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给农业农村农民带来的影响。

  乡村产业遭受严重冲击

  村里草莓滞销。本地的大棚草莓,是农民主要的增收渠道。往年春节期间草莓卖30元/斤,今年才10元/斤。草莓种植专业户李大姐介绍,草莓销售主要依靠客户上门采摘、商贩上门收购和同城快递配送这三个渠道。春节期间是采摘高峰,往年每天接待二三十户上门采摘,今年受疫情影响,尽管采摘价格一降再降,还是没人上门采摘。草莓商贩也因为交通管制措施多,暂停了上门收购。快递纷纷停运,同城快递配送基本行不通。李大姐只能通过微信朋友圈宣传,以低价把草莓卖给附近村民。她说:“卖多少算多少,总比烂在地里强。”据测算,一个草莓大棚租金5000元,需要购买5000多株草莓苗,一株一元钱,每年更换棚顶塑料膜2000元,加上肥料等其他开支2000元,一个大棚一年的固定投入在1.4万元左右;产量在2000斤左右,按照20元/斤的均价计算,正常年景,一个大棚一年的纯收入在2.6万元左右。李大姐种了5个大棚,现在已经亏了五六万元,她盼着疫情赶紧过去,期待草莓能卖个好价钱。

  镇上蔬菜卖不上价。疫情期间,镇上的菜场缩短了营业时间,菜场里面冷冷清清,人们都戴着口罩,三言两语便买好了菜,再无往日在菜场的热闹。春节期间,为了讨一个好兆头,扬州家家户户都要吃“三件套”:一是炒水芹菜,寓意“一切顺利”;二是炒安豆,寓意“安安稳稳”;三是青菜豆腐,寓意“平平安安”。春节期间正是水芹菜、安豆、青菜这类蔬菜紧俏的时候,以往要卖十几元一斤,而今年受疫情影响,蔬菜往外运输不畅,大多只能本地销售,价格降到了3~4元一斤。蔬菜种植户眼看着错过了春节这个黄金销售期。

  饭店停业损失惨重。往年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去饭店聚餐。村口饭店年三十到年初六的餐位很早之前就全部订满了,每天20桌,每桌1000元,饭店老板在年前备足了货,准备大干一场。不想因为疫情,村民纷纷取消了聚餐,转眼十多万元的收入就没了。没有了收入,老板还要照常支付房租、厨师工资等固定开支。为了减少损失,老板将年前备货高价买的鱼、虾、螃蟹等水产便宜卖了,将猪肉腌制起来做咸肉,蔬菜索性半卖半送了。我家从饭店买的螃蟹10元一只,品质很好,剥开壳满满的都是蟹黄,以往在菜场买起码得30元一只。老板半开玩笑地说,一个月下来亏了十来万,再这样下去要成贫困户了。

  乡村治理经受了严峻考验

  以往过年期间,家家户户都要走亲访友、吃饭聚餐、打打麻将。今年春节突发疫情,村里及时给家家户户发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明白纸”,村口拉起了宣传横幅,响起了喇叭,每天宣传不聚餐不聚集。政府要求所有的饭店疫情期间暂停营业,免费取消所有的预订,并做好解释工作。村干部通过微信、短信等渠道向村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提出各项防护要求,并带领村医一起做好消毒防范工作。

  我家取消了年前约好的好几场聚餐和走亲访友活动,改为通过微信视频拜年、电话拜年。亲友们都说,疫情期间人人都是防线,不聚会不是人情淡薄,而是健康第一、生命至上,等疫情过了再聚会也不迟。父母之前没有戴口罩的习惯,经过村干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他们出门都主动戴起了口罩。我妈说现在不戴口罩出不了门,到了村口就被拦了。

  村“两委”处于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承担着政策宣传、入户调查、监测统计、卫生防疫等多项工作。村干部克服人少事多、装备简陋、专业性不强等困难,春节期间主动放弃休息,加班加点,一直战斗在防控最前沿,确保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落地。

  总体来看,疫情防控的具体落实主要依赖村“两委”。早期村民对疫情认识不足,对村里严禁聚餐聚集等要求不太理解,认为村干部“小题大做”,配合度支持度不高。随着疫情宣传的不断深入,村民逐步理解并积极配合执行各项防控措施,但在疫情防控中主动参与较少,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坐等的思想。

  农村医疗卫生暴露了不少问题

  虽然扬州农村早已建成了三级诊疗体系,但是村镇两级医疗单位在阻断传染源、防疫筛查、病患救治等诸多方面能力较弱。村里仅有的1名村医年纪较大,虽然缺乏专业防护装备,还是认真负责,承担着全村消毒防疫、防控知识宣传、外来人口统计、体温监测等工作,任务极其繁重艰巨。疫情防控期间,基层医院普遍反映防护装备严重短缺,一线医护人员防治传染病方面的培训严重不足。

  另外,村里对慢性病防治水平较低,许多村民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病认知不足。因为早期干预不够、日常管理不力,村民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基础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一旦染上新冠肺炎,极易发展为危重病例。

  思考与建议

  抗击疫情期间,村里疫情防控行动充分反映了村“两委”的动员组织能力,生动展现了乡村治理能力水平。通过几天的观察、访谈,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几方面建议。

  一是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乡村产业发展。乡村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疫情期间,有的地方在防控措施上“层层加码”,采取随意封门、堵路、限制居民正常出行等非常规措施。虽然有助于疫情防控,但是村里生产的蔬菜、水果运不出,影响了乡村产业的发展,影响了农民群众的增收致富。建议各级政府在疫情期间为生鲜农产品运输提供绿色出行证,为农民销售生鲜农产品牵线搭桥,保障生鲜农产品运得出、卖得好,保障城市居民吃得上吃得好。动员农民抓好春耕春播,加强对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的保障,确保农民有农资可用。同时,及时将因疫情陷入贫困的农民纳入贫困户,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继续打好脱贫攻坚战。

  二是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此次疫情防控为契机,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借鉴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经验,构建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充分发挥乡贤等乡村精英在治理活动中的带动凝聚作用,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激励、引导村民参与各项公共事务,从简单传达布置上级政府的工作安排向结合村里实际制定更为有针对性的措施转变。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群众法治意识,同时进一步增强村干部依法办事的能力,更好地服务群众。

  三是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加强市区镇三级医疗体系建设,明确每一层级医疗机构的定位,坚持医疗公益化的改革方向,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力争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区。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让农民看得起病,不因为一场大病而让一个家庭致贫或者返贫。加强村医能力建设,充分发挥村医在卫生保健方面的作用,宣传普及医疗卫生知识,提供测血压、测血糖、测血脂等日常基础性医疗服务,做好对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病的干预。

  (作者单位:农业农村部法规司)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高晓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