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9 11:23:11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马孟蛟
我的家乡是河北省辛集市一个普通的小村庄——马家庄。村庄不大,人口不多,全村301户1070人;村风文明,民风淳朴,村民以种植果树为主,兼职外出打工,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7万余元。
今年回到家,站在街口一望,村庄大变样。村庄干净整洁,主干道两旁修葺了花池,栽种了花草;胡同里修整了路面,清理了柴草;村内广场更换了健身器材,修建了供群众休憩的凉亭。村里的柴草垛不见了、村口的残垣断壁消失了、各家门前的私搭乱建没有了……这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成果,作为一名农业农村系统的干部,心里满满的自豪。
街头放着的一个个新型垃圾桶吸引了我的注意,不禁感叹农村也有了和城市一样的垃圾桶。在我的印象里,村里垃圾处理形式随农村经济生活条件的改善也在发生着变化。每一种垃圾桶都折射出当时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垃圾处理能力,各有时代特点。
三种垃圾桶
背筐。20世纪90年代,我上小学。村里没有统一的垃圾存放点,每家每户先将垃圾存放在自家,村民根据方便就近的原则,自行处理,随意倾倒。记得在自家院子的犄角放着一个用藤柳编制的背筐,用来存放家里的生活垃圾。垃圾存满了,父亲就背着筐到村边倒掉。那时候生活条件不富裕,没有太多的垃圾。家家养猪喂鸡,残羹剩饭都用于饲养畜禽。建筑垃圾也不多,那些砖头瓦块多用于填补胡同、院子的坑洼不平之处了。生活垃圾主要是清理屋子院落的一些尘土、落叶、杂草,以及北方冬季生火取暖产生的煤渣。
水泥池。2004年,我上中学。马家庄村被列入河北省首批生态文明村创建名单。村里平整了街道,修建了固定垃圾池,新建了文体广场。在这次创建活动中,我们村第一次有了固定垃圾存放点。村里在主要街道上分段修建了12个U型水泥池,村委会每月派人清理一次。那时候,农村的生活逐渐富裕,产生的各类垃圾也越来越多。当时没有垃圾分类的概念,不管是餐余垃圾、生活垃圾,还是建筑垃圾,村民都一股脑儿倒进垃圾池。慢慢地,由于清理不及时,固定垃圾存放点周围污水横流、苍蝇乱飞、臭味熏天,12个垃圾池成了12个垃圾堆。再到后来,居住在垃圾池附近的村民,在垃圾池旁边树立起“禁止倒垃圾”的牌子。最后,村委会一年清理一次垃圾,垃圾池周边的村民无法忍受垃圾堆的困扰,自行将垃圾池拆除。村民们又“各显神通”,自己找地处理垃圾。
垃圾桶。如今,乡村振兴战略全面部署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推进,我们村的面貌再次焕然一新,村里的垃圾桶又变了模样。据了解,2018年辛集市推行第三方垃圾清理行动,北控城市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控公司”)和启迪桑德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桑德环卫”)中标承包。北控公司主要负责城市生活垃圾的清扫、收集、运输服务,桑德环卫主要负责农村垃圾的清扫、运输、处理服务。桑德环卫按照村庄人口数量,为每个村配置了保洁人员、垃圾清运车、新型垃圾桶、清扫工具。我们村共有10个垃圾桶,2名保洁人员,2台垃圾清运车。村内实行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和餐余垃圾倒入垃圾桶,建筑垃圾倒入村内垃圾倾倒点,由桑德环卫每天统一清运处理。在跟保洁人员聊天中了解到,每名保洁人员每月工资1000元,负责清扫村内主要街道,管理维护垃圾桶,协助进行垃圾分类。保洁人员对新型垃圾桶赞不绝口:“这种垃圾桶密封性好,不产生异味,不招蚊虫,占地小,放在谁家门口也没意见。桑德环卫每天更换一次垃圾桶,干净卫生!”
三点思考
2020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最后一年,前两年各地区以改厕所、治污水、清垃圾为主要手段,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效显著。结合我村村容村貌的变化和调研了解,谈谈自己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简单的思考。
处理好前期建设与后期管理的关系,要建立长效机制。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现状并不难,难的是要让农村人居环境一直美。以我们村为例,早在2004年就开始了生态文明村建设,农村环境经历大整治,又建广场又修路,村民居住环境有了变化。但是由于缺乏后期的管理和常态化的保障机制,广场设施坏了无人修、垃圾池变成了垃圾堆,美丽乡村又回到了原来模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定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做到建设、管理“双到位”,既要建好又要管好。要结合各村实际,建立专项保障资金,抓好后期管理维护,系统谋划、久久为功,切实改变农村面貌。
马家庄村的保洁人员在清扫街道
处理好方案设计实施与农村实际的关系,要坚持农村特色。村党支部书记在介绍中提到:“改造厕所时,设计的是冲水式,咱们村还没有实现24小时供水,冲水式厕所利用率不高。”保洁员抱怨:“推广垃圾分类是好事,但农村老百姓不懂啊,乡亲们把垃圾倒错了,桑德环卫公司就不给运走了。”农村有农村的特点,城市有城市的特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要注重农村的实际,不能简单照搬城市建设的方法。方案设计上,要契合农村特色,从农民角度出发,符合农村实际;执行操作上,要以简单可行,好用管事为主。
处理好“面子”与“里子”的关系,要做到内外兼修。调研中邻居讲道:“村里修广场、清街道,这都是好事,但是乡亲们最着急的是自来水管道老化和没有下水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既要解决农村面儿上的脏乱差,做到“面子光”;也要着力解决好农村管道铺设、线路架设等问题,做到“里子实”。要从老百姓实际需求出发,出实招、干真事,不搞脱离农村实际的形象工程,不做只管地上不管地下,只看现在不管将来的表面文章。注重提高村民素质,改变陈规陋习,树立良好风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做到有硬件的改善也要有软件的提升,让农村的“颜值”与“才华”并存。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步,这一步要走稳、走踏实。山好、水好、环境好,农村终究会成为人人向往的地方!
(作者单位: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