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8 11:11:34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记者 高云才;常 钦
制图:张芳曼
深度贫困地区恶劣自然条件与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相伴,基础设施不足与公共服务滞后明显。集中力量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制度保障要着力改善深度贫困地区发展条件,着力解决深度贫困地区群众特殊困难,着力加大深度贫困地区政策倾斜力度。
在深度贫困地区如何为脱贫攻坚提供保障?山大沟深、人多地少、贫困面大,如何让电子商务、乡村旅游落地开花,发挥脱贫作用?面对生态保护的刚性约束,如何找到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平衡?如何集中力量解深度贫困,补突出短板?本报记者深入地处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甘肃省陇南市,与扶贫干部、贫困群众深入交流,梳理问题,探讨对策。
“没想到这里山大沟深,还藏着数万个网店”“来陇南旅游,印象最深的是一个个原生态的美丽乡村”……来到甘肃陇南脱贫攻坚一线,记者感受到这里在精准扶贫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可贵经验。陇南曾经是甘肃省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这些年励精图治,通过制度、政策创新,激活光热林地等资源,大山之中“长”出了脱贫产业,脱贫攻坚有了系统保障。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表示:“立下愚公志,抓铁有痕压茬干,区域贫困状况得到根本性扭转。”2011年,全市有贫困人口130.47万人,贫困发生率53%。2017年,全市减贫12.47万人,贫困人口减少到31.7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3.4%。
推进电商扶贫
创设平台,让空间上的万水千山变成网络里的“近在咫尺”
“以前收点山货农产品,最多卖半年。现在农民触网,农产品变身商品,卖全年、卖全国都不成问题了。”成县家裕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会林拿起一罐蜂蜜核桃仁介绍,这款新产品已经打上了公司审核通过的农产品商标“同谷家裕”,核桃、土蜂蜜、花椒、山野菜、黄芪等40多种农产品都用这个牌子销售。
“让空间上的万水千山变成网络里的近在咫尺”,公司生产车间三层走廊外面,黄色瓷砖做底色,这行红色的美术字很是醒目。张会林说,如今公司已经成为多家电商运营中心的供应商,为陇南及外省的多家网店提供货源保障。光供货及初加工环节,就为村民300余人提供长达半年以上的就业机会,支付村民工资70万余元。
要想让特色农产品变成商品,与全国消费者近在咫尺,不是一件容易事。“电商可以将陇南农特产品经营分散、规模小、产业链短的劣势转化为优势,扬长避短。”孙雪涛说,陇南将电子商务纳入扶贫开发工作体系,创新扶贫方式,为贫困群众脱贫提供了一条新路。通过加强贫困乡村信息、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信息网络和物流配送体系,有效解决电商“最后一公里”问题。
截至2017年底,陇南市累计开办网店1.4万个,其中贫困村开办网店2101家、微店1万多家,开展电商培训累计22万多人次,实现网络销售收入累计91亿多元,带动就业达到18万余人,通过电商扶贫带动贫困人口15万余人,电商扶贫对贫困群众的人均收入贡献额达到720元。2014年底,陇南市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电商扶贫试点市。由于电商扶贫成绩显著,陇南市又获得了“2015中国消除贫困创新奖”“全国电商扶贫示范市”等称号。
“打造强有力的推进体系,是欠发达县域电商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成县电商中心主任王润雪说,成县为了确保电子商务在农村“有人抓、有人管、有人推”,构建了“成立一套机构、出台一套政策、形成一个机制”的推进体系,打通网店带贫、平台带贫、就业带贫和信息带贫的四条电商带贫渠道,形成党委主导、政府主抓、协会引领、典型示范、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电商发展环境。
鼓励产业创新
县县有亮点、乡乡有看点、村村皆景点,发展乡村旅游成为脱贫新抓手
目前,陇南市主要城区及30个旅游景区实现了免费无线网络覆盖。方便游客的同时,陇南创新机制,通过搭建乡村旅游平台,采取旅游公司+贫困户、旅游协会+贫困户、基地+贫困户等捆绑模式,引导贫困户就地参与乡村旅游。开展农家客栈、农家乐餐饮网络预订、网络代售景区门票和当地农特产等业务,有效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下着小雨,来康县长坝镇花桥村体验农家生活的游客络绎不绝。通过“陇南乡村大数据”APP,农家客栈“花桥人家”负责人杨明霞几乎每天都能收到来自全国的住宿或用餐的订单。这款涉及农特产品展示、乡村旅游等的手机APP,让杨明霞找到“花桥人家”宣传推介的窗口。借助平台,去年农家乐纯收入20多万元,杨明霞的农家客栈已经达到了“三星级”,七八家旅行社找她对接,甘肃省内及周边陕西、四川等地的不少游客也预订入住就餐。
还未到院里,就已经闻到两当县云屏乡店子村“青酒坊”的四溢酒香。远远看到山坡上的两栋小楼,院子里酒坛酒罐整齐码放。顺着酒香,来到酿酒坊时,男主人张在春正忙着分装酒。酿酒蒸笼上冒着热气,一股清澈的青酒缓缓流进酒缸。张在春说,游客不光在农家乐就餐时买酒喝,有的回头客还通过网络和电话购买,一年要卖出2万斤酒。这家青酒坊慢慢出名了,成为集酿酒、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农家乐。
“说实话,想也想不到有今天的规模。”“青酒坊”负责人陈燕说。店子村夹在大山深处,人多地少,增收难一直是贫困村民的“心病”。乡村旅游给陈燕带来了致富希望,也给店子村贫困户脱贫注入了动力。陈燕给贫困户传授酿酒技术,帮助贫困户销酒。贫困户在农家乐务工拿工资,农家乐和网店成为销售农特产品的集散点。在“青酒坊”的带动下,村子里5户贫困户人均收入从原来的2000余元增加至4300元。
陇南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黄顺介绍,近年来,陇南整合资源,抓点示范,以点带面,在基础条件、旅游资源较好的125个村积极打造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拓宽群众增收渠道;规划全域旅游,把村寨作为旅游景点来设计,县县有亮点、乡乡有看点、村村皆景点。
康县白杨乡桂花庄村内有多株珍贵树木,一棵“千年金桂”引人注目,每当开花季节,花香十里,引来不少游客观赏。通过擦亮桂花树这一生态旅游招牌,村支部牵头组建了桂香园乡村旅游度假有限公司,使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解决了部分群众务工难问题,农民收入从2012年的2560元增长到2017年的7850元。
打造生态经济
发展山区特色林业,治穷脱贫,长远固本,山水林间都有扶贫新风景
生态资源保护是政策刚性约束,如期脱贫是政策硬指标,找到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至关重要。在贫困地区发展花椒、油橄榄、核桃等林业特色产业,可以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增收,改善生态状况,促进生态保护与脱贫增收协调发展。孙雪涛说,发展山区特色林业,既能治穷脱贫,又能长远固本。
目前,全市农业特色产业1141万多亩,年产农特产品360万吨,经济林果、特色种植、生态养殖等农业产业成为贫困群众增收的“铁杆庄稼”。今年春天,桃花节、樱花节、牡丹花节……徽县一场场盛大“花事”不断。近年来,徽县把苗木产业作为全县助推精准扶贫的主导产业来抓,引进苗木企业,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少乡镇农民变成熟练掌握苗木管护技术的工人,通过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劳务入股实现了脱贫致富。
陇南白龙江、白水江流域生态脆弱,是我国四大泥石流高发区之一。如今,白龙江、白水江二级阶地和泥石流沟道冲积扇上60万亩油橄榄,让两江河岸披上了绿装,既美化了人居环境,也发挥重要生态功能。
提起陇南的油橄榄,孙雪涛用“独一份”“特中特”来形容。油橄榄是盛产于地中海气候区的木本油料兼果用树种。陇南市境内低山河谷地带的气候特征、土壤条件,与地中海沿岸油橄榄主产区极为相似,在我国是油橄榄最佳适生区之一。截至目前,陇南市已发展油橄榄基地60万亩,占全国的47.6%,年产油橄榄鲜果占全国的80.8%,年产初榨油占全国的85.4%,被国际油橄榄理事会列入《世界油橄榄分布图》。
陇南油橄榄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群众脱贫开辟了一条有效路径,全市油橄榄种植区涉及4个县区42个乡镇、40万人口,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600户、贫困人口3.44万人。3年来,油橄榄产业带动3200多户贫困户、1.5万多人实现脱贫,在油橄榄适生区贫困发生率由10.4%下降到5.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4013元。
“这里良好的气候和植被条件能生产出原生态、无污染的蜂蜜。”两当县秦南有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宇仁介绍,房前屋后、果林里和山坡都能养蜂,一户农民能养三四十箱蜜蜂,一箱蜂有1000多元的收益。“如今山林里养了蜜蜂,地里还种着中药材,今年脱贫没问题。”康县岸门口镇苏家河村村民孙明春今年68岁了,自从加入中锋养殖合作社,从饲养到投喂等各环节都有技术人员指导。如今,靠着养蜂收入和易地扶贫搬迁补助,他搬进了新房。
特色产业要想做大,必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孙雪涛说,陇南设立了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市级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县区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500万元,2017年市财政落实产业扶贫资金2000万元。徽县实施“123带动百千万”产业扶贫工程,全县每一个行政村确定一项特色产业,县财政为每一个行政村平均安排20万元资金引导产业发展;每村创办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一个电商示范店,创建一个特色品牌。这些措施推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了扶贫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多赢。
加强政策供给
搬迁扶贫成为新要素供给,政策供给的关键,在于接地气,在于精准
“山大沟深,住房滑坡,浇地靠雨,吃水靠天”,是陇南市武都区坪垭藏族乡的真实写照。三面环山,平均海拔超过2000米,全乡9个行政村1400多户,近四成都是贫困户。坪垭乡属于深度贫困乡,就地扶贫成本高,就地实现脱贫难度大。今年8月24日,坪垭藏族乡开始搬迁,目前搬迁报名达到1197户5603人,民房主体封顶981户,目前已搬迁入住441户。
“没有精准的政策供给,扶贫事业就不能打开局面。政策供给的关键,在于接地气,在于精准。”孙雪涛说。据了解,陇南不少地方跟坪垭藏族乡情况相似,贫困人口大多集中在生态脆弱、灾害频发地区,贫困群众居住分散。目前,陇南25个特困片区集中了76%的贫困村和60%的贫困人口,还有深度贫困村1154个。
补齐突出短板,必须扎实推进片区扶贫。陇南将5个深度贫困县区、10个深度贫困乡镇和1154个深度贫困村作为全市扶贫工作的坚中之坚、难中之难,对341个非建档立卡深度贫困村与建档立卡村同等对待,落实扶持政策。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25个特困片区脱贫攻坚。2015年以来,全市整合各类项目资金100多亿元。仅2017年就整合58亿元,投入脱贫攻坚。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陇南在国开行融资100亿元,用于贫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落实到位贷款资金57.2亿元,全市硬化通村道路1.2万多公里,完成易地扶贫搬迁6万多人,解决农村安全饮水100多万人,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0多万户,贫困村动力电和有条件的行政村通畅工程实现了全覆盖,深度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公共服务保障水平短期内发生了明显变化。
灵活安置,推进易地扶贫搬迁。陇南南部山区按照“依山就势,改善条件”的原则,通过采取在村内就近集中安置、建设移民新村集中安置、进城入镇货币化安置、投亲靠友插花安置以及产业园区、乡村旅游区安置等多种灵活有效的安置方式,最大程度上解决“人往哪里去、地从哪里来”的问题。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陇南加强安置区后续产业开发,在安置区建设蔬菜温棚、发展经济林果业和劳务经济,提高搬迁户经济收入。同时,加强劳动力培训,增强劳动力工作技能,参与当地手工业、零售业及旅游资源开发和服务,提高搬迁农民生存能力,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
搬迁“搬”出了不一样的效果。孙雪涛表示,搬迁需要结合自然条件和优势资源,激发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两当县左家乡组织动员搬迁农户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扶贫效果显著。2017年,5户易地搬迁户共发展育苗6000株,架豆6.5亩, 输转劳动力9人,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