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03 11:18:43 来源:成都商报 作者:肖刚
名词解释
可食地景
用设计生态园林的方式去设计农园,让农园也变得富有美感和生态价值。可食地景的出现缘于人们在种地和维护城市绿化之间的矛盾。核心理念是注重自然生态、改善城市绿化、影响社区邻里关系网络的建构,实现可持续社区营造。
城市荒地变菜地 郫都人种菜种出了景观
几乎每一个城市,总能看到用围墙围起来的地,“景色”大致如此:要么杂草丛生,要么建渣堆积,要么被附近居民开出来种地。郫都区郫筒街道待开发储备地块5000多亩,曾经也是那样的景象。但现在,风景正在慢慢改变:围墙变成了美丽的栅栏,建渣乱石被做成景观,杂乱无章的“垦荒”变成了精心设计的“可食地景”。
截至目前,郫筒街道在伏龙、双柏、书院、凉水井、一里桥等5个社区试点“分田种菜植绿行动”,170多亩的土地吸引近2000户市民参与。按照规划,“可食地景”今年底将达到800亩,辐射约1万户居民。
起因
荒地成了城市的伤疤
郫筒街道是郫都区政府所在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一些“已征待建”、“已征待供”、“拆迁类”的地块作为城市发展预留空间,暂时没有进行开发建设,被称为三类地块,大约5000亩,由区国土局土地储备中心委托街道进行日常管理维护。
因为一直没有使用,打了围以后就荒在那里,像癌慢慢侵蚀着城市:枯枝烂叶、破布塑料堆积如山,围墙被打洞、推倒,破坏了城市景观,还给居民增添安全隐患。更让居民怨声载道的是,为了让种的菜长得好,很多居民挑来粪水沤农家肥,臭味熏得附近居民苦不堪言。
围墙被推倒后,一些人瞅准“时机”,半夜三更拖来一车建渣倒了就走。郫筒街道党委委员任磊告诉记者,5000多亩储备用地,每年要支付200多万元管护费用,主要用于打围、招募巡逻队员、清运建渣。
试验
从“堵”到“疏”的尝试
书院社区后,是一个亲水景观,旁边有一块扇形土地,被白色的矮栅栏围着。红砖通道从不同的方向进入这块地,组成了一个漂亮的图案。通道旁边,是一块块被精心分割的土地,每块约10平方米。附近居民冒着太阳,侍弄着自己种的茄子、空心菜、青椒。如果不是地里的菜和居民的劳作,一定会误认为这是个公园。
其实,郫筒街道就是想把这些地变成像公园一样的风景。在“堵”上耗费了大量精力的郫筒街道,引入了在上海等地开始流行的“可食地景”。可食地景不是简单地种地,而是用设计生态园林的方式去设计农园。任磊最初的理解更直接:让大家有地种,还要种得像公园一样美。
试点就从社区后面那块扇形绿地做起。动员大会后,居民纷纷来帮着拾拣地里的砖块石头和杂物,很快土地就平整出来,按照景观要求划分成10平方米左右的小地块,并进行景观设计,种植应季蔬菜及花草形成城市景观。紧接着又开会讨论管理办法,并签订了组长责任书、组员责任书和联动单位责任书。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领种土地,书院社区将志愿服务与领种资格联系起来,并规定了退出机制,如在认领期间没有照护好菜地,发现15天之后未整改的将收回菜地。同时,要求不得种植高秆植物,废弃物必须自行处置,制作农家肥必须使用生物酵素,减少空气污染。种植期间,如国家有其他用途或政府不允许继续种植,所有种植者需无条件退出。
种地
发现十年没联系的老同学
其他一些条件成熟的社区也同步启动了“可食地景”。双柏社区迪卡侬旁的一块绿地,多年被围墙包围,这次也向附近居民开放,并取名“智慧农场”。
在社区的推动下,“城市农民”自愿建起了“种子公益联盟”,这是大家交流种地经验、互相帮助的平台。一组30号地的鲜小姐,在浇水的时候,主动帮挨着的地也一起浇了。社会资源也被聚集起来,一家专做智慧农业的公司主动提出,可以提供一套自动灌溉系统,居民只需下载一个应用,浇水就能自动完成。目前这台设备已经投入使用。
更多的意想不到在可食地景发生。凉水井社区A区47号居民激动地在群里说,他居然看到十年没有联系的同学,“她住华宇,也在置信有地。”
如果说“可食地景”的初衷,是为了解决郫筒街道5000多亩被围墙围起来的三类地块的管理问题,真正推开后所产生的内生动力和对社区社会治理的推动,既在预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正是因为社区自治发展到一定程度,通过引入志愿服务,可食地景才能如此顺利推开。”任磊说,看到居民很热情,他们准备将5000亩地块,只要符合条件,全部推给居民,让郫都城区更加美丽,让城市更加和谐。
成都商报记者 肖刚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