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05 09:17:09 来源:新华社 作者:顾玲 张大川 杜雅婷
正午温暖的阳光透过窗子洒落在一间20余平方米的出租屋内,37岁的返乡务工人员郝大克和妻子罗玉兰在里面忙碌着,这间屋子是他们为方便自己一对儿女就读青海县城的小学而租赁的。罗玉兰将窗帘拆取下来,换掉床单被罩,郝大克检查所有家具是否有损坏,之后用干净的抹布擦起了玻璃。
新春时节,像郝大克一样外出务工的青壮年们陆续回到了家乡。他们的家乡——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是青海东部一个以回族为主的多民族聚集县,这里山大沟深,全县28.6万人中有农村人口25万人,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属于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六盘山片区。因为贫困面大、程度深,近些年来,化隆县很多贫困群众走出大山,在全国各地开拉面馆挣钱维生,目前常年在外从事“拉面经济”的人员达到10万人。
此时的化隆县城和乡村,不时有响起的鞭炮声和孩子们的欢笑声,热闹非凡。短暂团圆的日子里,返乡的务工人员在故乡享受着家庭的温暖,并为继续外出打工做着准备。
郝大克夫妻二人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开了一家拉面馆,生意差强人意。“一想到要回家过年,拉面馆里的生意就没心思做了,就想着赶紧回家,和家人团聚。”郝大克说。
分别1年后,终于见到了一对可爱的儿女,罗玉兰开心地把13岁的女儿郝光莲和8岁的儿子郝光华搂在怀里。“见到爸妈特别开心,但是也很难过”,郝光莲说,因为爸妈过完元宵节后还会再去安徽。说到这儿,郝光莲就掉下泪来,罗玉兰也没能忍住,郝大克借点烟的机会将眼角的泪憋了回去。“也想过带孩子去安徽上学,但是那边学校离我们太远,开销太大,又得忙店里的事儿,所以力不从心。”郝大克说。
在有限的团圆日子里,郝大克夫妻二人希望能尽可能地弥补孩子,“给孩子买些好吃的东西,然后带他们出去玩玩,去西宁转转。”郝大克说,我们还在盘算如何让拉面馆的生意变得更好,比如扩大规模,或者重新装修一下,以吸引更多的顾客,多挣点钱补贴家用。
与郝大克一样,31岁的黄逢春近年来在福建务工,腊月二十四晚上,他坐了32个小时的火车到达西宁,然后辗转回到家乡化隆县扎巴镇双格达村。“我外出务工已经7、8年了,起初在西宁的一家玉石雕刻作坊里当学徒,后来辗转到浙江、福建去做矿石开采的工作,一两年才能回来一次。”黄逢春说。
见到黄逢春的时候,他正作为笛子手和村民一起表演河湟皮影戏的经典曲目《红罗传》。“皮影戏就是我们村子里的年味儿,希望老一辈的这门手艺能在年轻人手中传承下去,继续给村民们带去快乐”,黄逢春说,“新的一年,我不打算再外出了,计划承包流转一些土地,跟着合作社和协会的致富带头人一起,搞种植业、养殖业,这比外出打工要好,也是属于自己的一份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