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人物

“虎”支书张秀林扎根长营村46载带来山乡巨变

2017-07-01 14:30:15       来源:    作者:新华社记者李凤双、王建威、强勇

 

  21岁当支书,扎根村里46载,13年填水坑造田1480亩,40年植树造林1.8万亩,把负债17万元的“三靠村”打造成全国文明村和亿元村。但自己没攒下钱,却攒下一身病,3年6次手术……

  他,就是黑龙江尚志市长营村党总支书记张秀林,一个被人们称为“虎”支书的农村带头人。

  一心为民的“张全管”

  6月“北大仓”,油绿绿的稻苗站好队列,随风摇晃臂膀。谁能想到,眼前这希望的田野,20年前还是片大水坑。

  张秀林21岁到长营,村子账面3.46元,外债17万元。横下心,张秀林和班子顶着风雪进山拉起木头。

  两个冬天,他们爬冰卧雪给集体挣下7万多元钱。靠第一桶金,长营村一点点办起运输队、机修厂等集体企业。几年光景,不但还了账,还有了积累。

  长营村最初人均只有7分地,犯了“虎劲”的张秀林,盯上修建中东铁路时留下的连片大水坑。

  “填,把大坑填成耕地!”他语出惊人。

  村民都说张秀林有“虎魄”。近400万方沙石,混合大伙的血汗,填进这最浅7米多、最深17米的大坑。

  1993年到2006年,一填就是13年。700多万元投进去,130多个标准足球场面积的耕地,填了出来。

  为村里填坑造田这样的大事要管,婆媳闹别扭、两口子掐架这些小事张秀林还要管,“张全管”的绰号叫了起来。

  张秀林先后伺候了村里7位五保老人,端屎送尿,擦身喂药,直到老人去世。

  家底厚了,张秀林惦记着让大伙都享到实惠。长营村每年从村办企业纯利润拿出60%给村民:老人发养老金、子女考入大学有补助……

  在近30年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张秀林连续10次获得全票。

  一心为公的“大掌柜”

  张秀林有两个侄子在村里车队上班,一个偷卖油,一个偷卖轮胎。张秀林得知了,把俩侄子训斥后开除了。

  80多岁的老父亲不干了,罚张秀林下跪。

  有私心,怎么当集体的家?当年教导张秀林不吃不占的老父亲,在他的劝说下还是想通了。

  留给子孙后代的还有万亩森林。1971年至今,张秀林带领村民累计造林1.8万亩,荒山秃岭长满“摇钱树”。

  一些人打起了张秀林的主意。前几年伐松木,一个客商要给他多开发票,张秀林冷脸回绝:“该多少就多少,昧心钱我一分不要,该给村里的少一分也不行。”

  张秀林没利用当官的便利自己开公司,只拿着国家给的退休金。按规定,镇里每年奖励给张秀林村办企业纯收入10%,他分厘没要过,这些年下来,推掉的奖金以百万计。

  作为村集体的“大掌柜”,轮到自己家,张秀林却成了“甩手掌柜”。

  家里的地老伴种,垒炕掏灰的活也是老伴干;儿子当兵8年,张秀林一次没领过村里的补助;女儿结婚头一天,他还在工地干到半夜一点多……

  一心为党的“老打头”

  这阵子修拦河坝,67岁的张秀林坝上坝下跑,像年轻人一样挥锹抡镐。一直以来,苦活、累活、脏活、险活,张秀林样样跑在前。

  张秀林眼里,干活得干在大家前头,发展经济得先人一步。

  尚志市近年调整种植业结构,把浆果作为特色产业重点发展。张秀林看到了机会,一趟趟往市里跑,要在种了几十年苞米、黄豆的土地上建红树莓基地。

  在张秀林带动下,长营村红树莓已发展到4300亩,成为国家级红树莓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基地,全村80%农户靠红树莓发家致富。

  张秀林还在4家合作社建起两个党支部,探索“支部+合作社”模式。合作社统一规范生产、用药、施肥等环节,产品质量有了保证。

  张秀林说,长营未来需要一批有本领的年轻党员。靠村里出钱上大学、毕业回家乡的王明珠能力出众,成为长营浆果种植合作社党支部书记。

  越来越多的人递交入党申请书,“以前没觉得党员和普通人有啥不同,跟着书记这几年很触动,入党的想法强烈了。”大学生村官杨阳说。

  一心为梦的“虎”支书

  46年,山乡巨变。

  如今的长营,村集体拥有红树莓、林业、种业、乳业等六大产业和多家企业,集体固定资产两亿多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近3万元。

  张秀林的“虎劲”又来了。他琢磨着给大伙建个公园,让村民能像城里居民那样,闲暇时去公园遛遛弯、健健身。

  村里几个老伙计说,做梦呢?但张秀林认准就干。几年功夫,有山有水的公园真建成了,成天和土地打交道的村民,不进城就能享受城里的休闲生活了。

  张秀林没攒下钱,却攒下一身病,心脏病、糖尿病、肝病、高血压……3年6次手术,数次晕倒在工地、车间。

  上级13次调张秀林走,但都被他婉拒。“长营还有一些梦没圆,哪能撂挑子走人。”

  尚志市委书记杨爱国说,张秀林一能吃苦,二能吃亏,三能吃透政策,四能吃透市场,在发展产业、奔小康等方面都先人一步。

  也有几件烦心事闹腾着张秀林:村办企业享受不到国家贷款,想上新项目资金掐了脖子;村里红树莓销售渠道是出口,但没有国际市场定价权,国内市场还是空白,存在风险;集体资产将来咋办?如何不流失?股权咋分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担子还很重……

  未来,谁能接过这个大摊子?张秀林斩钉截铁地说:“这个人必须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汪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