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9 12:09:04 来源:央视网 作者:
央视网消息:湖南省祁阳县文富市镇官山坪村的偏僻山沟里,有一个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文石林,是这个山沟深处实验站里一名普通科技员,也是副站长。33年来,他扎根在这里,研究着占中国耕地面积三分之一的红壤土地,为了一个“不让土地沙漠化”的梦想。
1984年从华中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毕业后,文石林被分配到祁阳站。他是进站最早的一批大学生中的一员,也是里面唯一坚守至今的一员。从青春少年到五十知天命,他整整在这里呆了33年。
誓破“黑色”魔咒
美国土壤学家曾有一个“黑色预言”:经过风吹雨淋,中国南方红壤地带将成为“红色的沙漠”。
红壤是什么?用当地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天晴一块铜,下雨一包脓”,路难走,田难种。科学地说,就是易板结、生产力低下的酸性土壤。研究这样的土壤,要出成果和效益,很困难。可红壤是我国南方14个省(区)的主要土壤类型,总面积约21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近1/3的耕地面积。文石林选择了这里,就必须肩负起将这片“荒漠”变良田的重任。
走出办公室,就进水稻田,文石林每天要顶着烈日在野外工作8小时以上。每年要在实验站工作300天。住的是泥砖房,喝的是泥巴水,干的是苦力活,拿的是零工钱。文石林当时的感觉,自己就像个农民,但是比农民辛苦,白天在田野工作,晚上还要整理实验数据。
“农业科研总需要有人在一线从事田间试验和野外数据收集等工作,虽然这些研究难以发表高水平论文。”这片热土愣是长在了文石林的心里,让他始终都不舍离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守望“红色”土壤
当初,和文石林一起分配到红壤研究站的一批大学生纷纷设法调离,时间最长的也只待了5年。
1988年,文石林在澳大利亚攻读研究生课程。1989年,作为中澳牧草合作项目首席科研人员,只要文石林愿意,他就能成为“澳大利亚”永久居民。那年代,澳大利亚平均工资是国内的80多倍,生活工作环境均很宽松,是国内很多人梦想的天堂。可同年12月,他还是回到了这个山沟沟。
“不是没有动心过,主要是舍不得这里的工作、这里的人。”更让文石林执迷的,是他对红土地的“感情”。“实验站的实验大多是长期实验,研究几十年来土壤的变化,慢慢地就离不开了。”文石林说。
赋予“绿色”希望
祁阳站科研条件简陋、经费不足、信息闭塞、外出交流机会少,但艰苦的环境都不曾压倒这个执着的科研者。
文石林做了10年牧草引种及栽培研究,筛选出10多种适合南方红壤丘陵区气候与土壤特点的牧草品种。其中,通过国家牧草品种审定的“威恩圆叶决明”“迈尔斯罗顿豆”,解决了南方红壤丘陵区长期缺乏当家豆科牧草的问题。他提出的牧草栽培管理技术及草畜综合发展配套技术模式,累计推广牧草400多万亩,为农民增收9亿多元,极大促进了南方红壤丘陵区牧草产业的发展。
在文石林等人的努力下,红壤实验站共完成国家重大研究课题与国际合作课题30余项,先后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4项,使南方水稻亩产量由200公斤左右提高到350公斤左右,累计为南方红壤地区农业增加效益近60亿元。(资料来源:科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