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人物

“筐叔”老胡

2017-06-02 08:59:17       来源:京郊日报    作者:

  筐系(提手)。  

  收底。  

  打底。  

  编筐是件高兴事。  

  新筐送乡亲。  

  修剪筐底。

  ■贾德勇/文 张立朝/摄

  一条扁担挑一对圆筐,一个老人精一门手艺。老人名叫胡尚利,今年68岁,是延庆区大庄科乡景而沟村人。50年来,他用和煦的微笑和有力的双手,编织了一村两代人的箩筐生活,乡亲们亲切地称呼他为“筐叔”。

  胡尚利从地窖里取出水分适中的荆条,粗的一捆,细的一捆,地窖里有些凉,上了年岁的胡尚利,穿着要略厚一些。几根长度相近的粗荆条在地上摆出形状,老人以脚为圆心稳稳地踩住,同时旋转着用荆条捆起圆来,这叫做打底。打底的粗荆条要求荆条保持适宜的水分,也要求编织匠人手力强劲,有50年编织经历的胡尚利早已深谙荆条水分和编织力度的道道,他娴熟地用条锤敲紧圆底,不消一刻,就制成像太阳辐射光芒般的美丽形状。接下来是收底,“辐射”出的荆条在胡尚利手中有规则地攥在一起,在顶部用细绳捆好固定。早已烧制好的筐提手拿在手中,这也是早在春天时经火烘烤、脚踩、用葛藤捆绑成型的。胡尚利在筐底固定好筐系,前来求艺的年轻人帮他递上荆条,他用小镰刀将荆条的一段细致地修整成便于编织的榫。收筐仍是一圈一圈地捆编,一件牛皮制的旧物件在胡尚利手中穿梭,这是捆筐器,利用滑轮原理可以轻松捆扎荆条。50年的摩挲光洁了捆筐器本身,更在老人身上升华了技艺的精魂。

  一条扁担挑起编织好的圆筐,胡尚利走出家门,把编好的箩筐送去乡亲们家中。就是这条扁担,让胡尚利开始了他的编艺人生。16岁时因家贫,胡尚利辍学在家劳作,扁担的两端挑着环臂大的圆筐,丰收的白薯却压得身单力乏的他直不起腰。聪明的胡尚利发现,别人的筐都适合各人劳作,而适合自己的筐是要拿钱请人编的,于是,胡尚利立志要自己编筐。经过求教和动手制作,胡尚利编出了人生中第一只筐,但是外形和大小都不理想,倔强的他手起斧落将筐剁碎。就这样一连剁碎了十几个,一只精美的、适合自己的筐开启了他的编织匠人生涯。这一编就是50年,村里大大小小的圆筐、挎筐、粪箕子、驴筐都出自他的双手,他编的筐既美观又耐用,受到乡亲们的喜爱。胡尚利好学也好钻研,除了箩筐,家里的手杖、炊具也多是自己制作。当村里有年轻人找他求艺时,他都十分耐心地传授,在胡尚利心中,编筐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筐,是利用天然材料制成的工具,是古老中华民族智慧的凝结。年复一年,胡尚利手上的编织没有停歇,他不图编筐赚钱,只怕从他手中断了这门传统手艺。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高晓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