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人物

择扇而从闯荡京城 成就尽扇尽美人生

2017-05-17 09:00:50       来源:京郊日报    作者:铭静

  

  “扇子送凉,不意成艺。”这是美术大家吴冠中为某扇艺大展曾经题过的词。

  本是生风拂暑的扇子,竟成了其他文化的载体,这恐怕是扇子的发明者始料未及的。

  对于十里河雅园高箑堂扇庄的庄主郑高来说,他和折扇之间的缘分,似乎也有些“不意成艺”的味道。

  原本为了谋生做起折扇生意,不承想却凭借精湛的手艺和不懈的坚持,成就了“北派扇王”的称号。

  扇王郑高的“扇缘”,就如同一把被轻轻抚开的折扇,值得人去细细品味。

  制作折扇谋求生计

  藏青色的对襟棉袄,黑色的土布裤子和圆口布鞋,51岁的郑高,一身质朴地守在十里河的高箑堂扇庄内。

  32年前,同样一身质朴打扮的郑高从山西临汾老家出发,踏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成为万千北漂打工者中的一员。来到北京之前,年少的郑高在老家学习了一段时间的木匠活儿,这成为他日后在京城安身立命的资本。

  老官园附近,是初来北京的郑高打工的地点。“当时在建筑工地上做些零活儿,没事儿就愿意到老官园的地摊上转转。”没人能想到,这不经意的闲来一转,却转来了郑高和折扇的缘分。

  一次,郑高看到有人在地摊上售卖折扇,叫价高达80元,几乎是当时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便禁不住多看了几眼。郑高的老家临汾盛产蒲草,做蒲扇是当地一些人家的传统手艺,但是当地用折扇的人并不多。在郑高的记忆中,折扇似乎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读中学的时候,他只见过老师在讲台上拿过折扇,那是一把乌木折扇,扇面上画着古代人物,非常好看。

  这把折扇勾起了郑高的童年记忆,也让精通木匠活儿的他蠢蠢欲动,动起了制作折扇的心思。随后,郑高花了6元钱,从旧货摊儿上买来一根红木桌子腿料,又买了把普通的折扇当“教材”。他凭借自己精湛的木工手艺,用一周的时间无师自通地制作出了一把红木扇骨,又请人在扇面上画了一幅花鸟画,拿到官园地摊去卖,没想到竟然以120元的价格售出了。这让郑高欣喜若狂,信心倍增。他意识到可以把对扇子的爱好发展成自己养家糊口的事业了。随后,郑高将在官园地摊上淘来的第一桶金全部置办了材料,全身心地投入到制扇之中。

  摆摊售扇结识名家

  南城琉璃厂是京城历史悠久的古玩市场,上世纪80年代,这里云集了不少书画名家、收藏家。专心制扇之后,郑高也选择在此摆摊售卖折扇,并由此结识了很多爱好折扇的文化界名人。其中,相声大师马季是最令他难忘的一位。

  那是一年夏天,郑高在琉璃厂的荣宝斋门口摆地摊,一位客人在摊前流连许久,得知他卖的折扇都是纯手工制作,颇为感慨。“当时市场上能见到的,多是实用性的扇子,用以把玩的文人折扇几乎很少见。”郑高回忆道,这位客人逐把对比,一看就是个行家,他当时并不认识马季,是旁边围观的人认出来了,议论纷纷,他才知道自己摊位前的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相声演员马季先生。

  很多人不知道,马季先生除了相声说得好,还是位书法家,是中国书协的会员。“当年折扇的再度兴起就是从相声界开始的。”郑高说,之后马季先生便经常光顾他的摊位,也为他介绍了不少客源,还经常与他交心长谈,从扇骨谈到扇面,又从扇子谈到曲艺和中国文化。

  交往多年,俩人之间的感情也日益深厚。为了帮助郑高,马季还亲自题写扇面让郑高去卖。“马季先生一共给我写了29张扇面,当时最高的卖了800元。”现在,郑高手里还保存着一幅马先生送他的扇面,马季先生为他题写的“郑高扇庄”被他进行装裱,悬挂在扇庄的显著位置,这也成了他最为珍视的东西。

  拜师北派传人学艺

  在马季先生的引荐下,郑高有幸结识了北派扇艺的传人洪钧陶老先生,这也成为他人生重要的转折点。“洪钧陶老先生爱扇如痴,一生藏扇、制扇,藏品数千件,家里当时存着几十公斤的制扇材料。”郑高说,原本他只是想从老人那里进一些料,但在多次和老人接触后,他发现扇子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此后,郑高每周都坚持去老人家里求教,老人也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拿出多年积攒的名贵材料一一为他讲解。郑高这才知道一柄折扇包容万千,光是材质就有如此多的学问。“精品扇首先是选料,从古至今,在用材上都特别讲究,它包括了所有的名贵竹木,如湘妃竹、梅鹿竹、佛肚竹、柳丝竹、毛竹等;在木质上有红木、紫檀木、乌木等。湘妃竹因竹上斑点俨如泪痕,又称泪竹;梅鹿竹的斑纹酷似梅花鹿的斑纹,民间又称‘眉禄’取‘眉寿福禄’之意,这两种竹都是做扇子的绝佳材料。”在老人的悉心指教下,郑高得到了不少制扇文化的熏陶。

  除了为郑高讲解制扇材料的知识之外,洪钧陶老人还掏出了北派制扇特有的工具,一把弯刀,一把锯,还有一只平竹子用的镑,给郑高进行了展示。“那个时候我才知道,自己制扇的工具简直太小儿科,太不专业了。”郑高说,当时洪钧陶老人年事已高,已经做不动扇子了,内心也在焦虑技艺无法传承的事情,见到他人质朴又勤奋好学,手艺也很不错,便决定收他为徒弟。就这样,北派传统制扇的工具和工艺像接力棒一样传到了郑高手里,为其传承北派制扇技艺,打造北派扇子艺术奠定了基础。

  秉持传统讲求古法

  “真正继承北派制扇技艺,我才发现,这门手艺越学越深,一把扇子要经过30多道工序,煮竹、晾晒、烘烤、大骨定型、镑竹、拉小条、打磨大小骨、套接造型……极其复杂,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不能马虎。”在郑高看来,仅仅是备料,就是一个考验匠人耐心的难题。当年洪钧陶师傅告诉他,竹子砍下来,要晾晒风干很多年才能制作折扇,所以直到现在,郑高每年的十一二月仍然要到河南、安徽、浙江、江苏、广西、湖南等地的深山中去寻找野生竹子作为制扇原料。寻找竹材同样也有很多学问。玉竹要选3至6年生的,嫩点、老点都不行。皮质要选行话说叫“冬瓜皮”的。有时在竹林里转一天才能选中两三根。

  “砍下的竹子锯成小段,要经过煮、晾,风干等多道工序。冬初砍竹是因为这段时间的太阳比较温和,砍下来的竹子在晾晒时不易开裂、变形。晾晒时又不能在太阳下直晒,还要选择在均匀的阴影里……经过七八年岁月的洗礼,它们的光彩也因为岁月的打磨而逐渐呈现,水分蒸发,由白变黄,皮色也越发柔润,这时候,它们才有资格成为一把玉竹扇的骨架。如果不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晾晒,用新竹做成的扇子,开始也很漂亮,但是北方天气干燥,随着新竹内水分蒸发,扇子一两年之后就会变形。”郑高的工坊里储存了不少竹材,而这也是北派扇艺制扇的最大“秘诀”,不仅要有过硬的技艺,也要经得起岁月的检验。

  南北融合突破创新

  在时间的打磨下,郑高制扇的手艺越来越精湛,对制扇也有了更多的想法和追求。洪钧陶老先生去世后,为了表达对恩师的感谢和追思,郑高在荣宝斋举办了一场扇艺大展,并从全国请来了不少制扇高手携带作品参加,使这次展览成了南北派扇子精品荟萃、制扇技艺交流的一次盛会。“成品折扇制作分为南北两派,南派以苏州、杭州、四川为代表,风格精雕细琢。北派则以京、津、晋、冀等地为代表,风格大气疏朗。”这次盛会让郑高着实开阔了眼界,欣赏到了南派制扇的细腻精湛、雅致秀气,并有幸结识了南派制扇大师曹小弟,二次拜师于他。为将南派制扇技艺融入北派制扇过程中,郑高多次南下苏州,登门求教。经过一番虚心学习,刻苦钻研,郑高终于将南派刀镑的使用等南派制扇之长融入自己的制扇中,从而将北派制扇水准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在融合传统制扇工艺的同时,郑高还创新发展了“古琴式”、“古钱币式”、“银锭式”、“笸箩花式”、“船桨式”扇头;挖掘抢救了“合竹”制作工艺等多项传统制作工艺。代表作品有梅鹿合竹折扇、玉竹燕尾折扇、玉竹和尚头折扇、湘妃九单折扇以及古方式、直方式、马牙琴式、花头式折扇等。同时,郑高致力于北派折扇传统样式的研究、保护与恢复;制扇工艺、工序的传承;制扇传统工具的制式及使用方法的沿袭;对传统失传工艺的研究、保护与恢复;对古扇修复技艺的研究以及在传统工艺基础上的艺术创新。

  打造品牌传承文化

  30余年的坚守,郑高也终于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品牌“郑高制扇”,并对扇子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折扇流行至今有三个阶段,第一次是明末清初,第二次是民国,第三次就是从十年前开始,但是每一次都是从北京开始,然后风行全国。虽然全国各地都有制扇,但最终都流向北京,因为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任何地方都无法比拟的。”尽管如此,但在郑高看来,由于历史原因,北派制扇技艺曾几近灭绝,而更让人遗憾的是与折扇相关的文化的缺失,以至于大多数现代人对折扇的了解不多。

  “折扇之所以受文人追捧,除了名贵的材料、精细的制作、名家的雕刻之外,还有一个就是扇面的绘画。扇子的开度是有规制的,不能想当然。然而现在能画扇面的高手寥寥,许多画家并不能理解扇面的绘画,一味追求大,影响了折扇文化的发展。”为了弥补这个遗憾,2015年,郑高发起成立了北京扇子艺术协会,致力于扇子艺术的社会推广和扇艺知识的社会普及活动。

  在推动扇子文化的普及过程中,郑高还在为北派制扇工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事情而奔波忙碌。“几十年的手艺和心血,得有人传承下去才好。”现在,郑高已经收了七八个徒弟,免费向他们传授技艺。“年轻人喜欢扇子的不少,但是肯吃苦坐下来学习制扇的就凤毛麟角了。”在郑高看来,他制作的扇子,价格高的一套也能卖出几十万元,他当年几十元收的湘妃竹折扇现在价值几十万元了,但制扇是个需要拥有匠人匠心才能传承发展下去的手艺。钱放在手里不踏实,只有本事放在手里才踏实,制扇需要工匠精神。

  有些东西普通得随处可见,却有着一种尊贵在里面,小小的折扇里便隐含了这样的品质。因为这种品质更多的是植入了匠人的情调和才艺,有着玲珑心和技艺的组合。当机械革命迅速复制出一把把同样的折扇的时候,纯手工就显得格外珍贵起来。对于郑高来说,这是值得他一生坚守的那份珍贵。

  相关链接

  折扇的兴衰史

  “扇子有风,拿在手中,有人来借,等到立冬。”这是老北京城里在民间传诵的一首民谣。扇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有几千年的历史,我国是最早使用扇子的国家,晋代崔豹在《古今注》中有记载。

  据说明朝永乐皇帝喜欢折扇的卷舒方便,就命宫中工匠仿造,并且大量制作,一面命学士书写端楷诗词文句,另一面由画师绘上工致画图,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一进呈御前,以备端午节分赐给大臣以及王孙子弟和后宫嫔妃。后来由宫中传出,一时折扇大贵,成为一种时尚,很快风行全国,普遍使用。民间则端午前几日也有“扇市”,无论是象征明月的娇美团扇,诸葛亮爱用的羽毛扇,还是风极一时的折扇,应有尽有,并且文人雅士也开始在扇面上互题诗词,表喻友情别意。

  折扇,又叫“撒扇”、“纸扇”、“繖扇”、“掐扇”、“摺迭扇”、“摺叠扇”等,是一种用竹木或动物牙骨做扇骨、韧纸或绫绢等做扇面的能折叠的扇子;用时须撒开,成半规形,聚头散尾。折扇一般分戏曲演绎中的大折扇,江湖侠士、捕快用的黑折扇,达官显贵用的书画折扇和百姓用的白折扇。折扇的扇骨是很讲究的,分为竹骨类、木制类、象牙类等等。无论何种扇骨,在制作上都要经过精雕细琢。

  民国时期是折扇发展的黄金时期,成品折扇制作分为南、北两派,南派以长江以

  南,苏州、杭州为代表,风格精雕细琢。北派则以长江以北,北京、天津、山西等地为代表,风格疏朗大气。

  京城的折扇盛极一时,为文人骚客、名流富贵的必备之物。旧时的街市上有专营扇子的商铺,名为扇庄或纸扇庄。当时的扇庄集中在前门外打磨厂一带,那里有很多历经几百年的老字号,最为有名的戴廉增扇庄有300余年历史。戴廉增扇庄不仅开店售扇,还以制扇面及制扇骨见长,而且塑造了一批以修理折扇为业的手艺人,他们技艺全面而高超,不仅能装卸,裱糊扇面,而且能修配扇骨,磨锉白银或旧铜扇钉儿,并代配扇囊。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国内政治局势动荡,直到解放以前,戴廉增扇庄都苦苦支撑着京城的扇业江山。此后,京城制扇业较之前盛况逐步走向衰落,很多传统制作工艺已经失传,恢复难度较大,濒危状况不容忽视,而折扇制作工艺几近灭绝。人们熟知著有《草字编》、《篆真字典》等书的洪钧陶老先生,爱扇如痴,曾经时常去戴廉增扇庄买扇子、换扇面,与戴记师傅熟识起来后就跟着师傅学会了制扇技艺,便将北派制扇技艺传承下来,并且还保留了一整套老式的制扇工具和一些老扇骨。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高晓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