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4 12:57:49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李锦华
他们是我们生存所需农产品的供给者,是我国每年12000亿斤粮食、7.6亿吨蔬菜、1.5亿吨水果、8707万吨肉类及3725万吨牛奶的生产者。他们精耕细作,谨争春日夏时,他们改革创新,奋力开拓求索,他们埋头苦干,牢记科技信念,他们坚守脚下寸田,也不忘放眼看世界。
作为农民这个群体的优秀代表,“全国十佳农民”成为这个时代发展的注脚。在第三届“全国十佳农民”揭晓仪式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全国十佳农民”为农业结构调整、绿色发展、转型升级探索了新路子,示范引领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机制,让农民这一职业变得有底气、有魅力,让农业这个产业变得有活力、有奔头,让农村这方热土变得有生机、更美丽。那么,就让我们仔细看看这副代表农民的群像,看看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带头人、现代农业建设的排头兵、农村改革创新的先行者们,是如何从泥土中走来,用创业精神浇灌出国家的希望。
种粮先锋的秘籍:农业科技作船,创新服务为桨
科技常被誉为农业的翅膀,但对农民来说,是否借助科技的力量早已不是飞得更高那样锦上添花的事情,而是能否登上驶向幸福生活的船。只有对科技善于钻研和应用的农民,才能真正地将农业做成产业,从而将其当成事业。而那些更早登上科技之船的先进代表,从来没有忘记通过创新服务的桨带着更多农民兄弟一起加速致富。
冯立田,在当地农民看来,一个极富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奉献精神的传奇名字,他是河北省玉田县唯一一名具有助理农艺师专业技术职称且以农业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新型职业农民。2008年10月,他牵头领办了玉田县集强农民专业合作社,2014年11月,又创办了玉田县集强家庭农场,注册了“麻山碧玉”商标。创业这些年,他一边加快对科技知识和先进装备的追求,一边抓紧农业社会化服务团队的建设。紧随他的脚步,当地农民也踏上了粮食作物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征程。
冯立田的成绩单都实实在在地矗立在田间地头——2000平方米粮食现代化存储库、1000平方米包装车间、年贮藏能力达550吨的15000立方米农产品保鲜气调库、128台套大中型农业机械等等。借助与其他科研院所的密切合作,集强合作社建成总投资达5000万元的玉田县集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场。智能物联网控制中心和社会化服务网络信息平台,助力实现了智能化管理和信息化服务。为了让家乡的农民也能享受到科技服务的便捷,他还组建了农机作业队和植保专业化服务队,全面推行土壤深松、精量播种、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以及机械化收获等先进技术。
说起这些成绩,冯立田老家的农民都说当年光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可冯立田做到了。他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加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等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联系。2014年合作社承担了5万亩国家财政支持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尝试了土地入股、合作社或社员个人承租、土地托管、合作经营等方式。冯立田相继建立4个试验示范和标准化生产基地,制定了严格的生产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合作社粮食生产基地,连续多年创全县小麦、玉米高产纪录,标准化生产使产量增加15%~20%,辐射并带动了周边5万农户增产增收。
与冯立田相似,另一位十佳农民薛拓同样是依靠科技种粮实现增产增收的先进代表,此外他还是“土地托管”模式的开拓者。
2004年,薛拓在陕西省长安、乾县等地尝试承包流转土地种植粮食,从最初的100余亩扩大到1000亩以上,亩均增产100公斤,增产20%以上。接下来,他连续6年累计承担了30多个百亩、20多个千亩、10多个万亩共计15万亩的省市区高产创建项目,项目区亩均增产150公斤,增产30%。通过项目的实施,他总结出小麦玉米大面积增产核心技术,如应用优良新品种、宽幅播等,最终成为全国有名的种粮大户标兵和先进典型。
成为种粮大户的典范,源于科技兴农的意识和实践。1986年至1991年,薛拓自费到西北大学生物系学习五年;1995年他创办西安长丰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出“长丰1号”和“长丰2号”小麦新品种;2005年创办陕西长丰种业有限公司,2008年创办陕西长丰现代农业托管公司。20多年来,他累计推广良种400万亩,累计增产粮食2亿公斤,为农民增加收入2亿多元。
“个人种粮厉害不算真厉害。”薛拓于2008年创造实施了土地托管模式,在他的努力下,这个新生事物已经叫响全国。良种、化肥、耕种、灌溉、防虫、除草、防病、收割、粮食收购“九统一”,实现了粮食成本、农资用量、机械化成本、水电设施投入的“四个降低”。经过8年的不断发展,薛拓在沣东新城和长安区累计托管粮田面积20万亩,增产粮食1600多万公斤,为农民增加收入3000多万元。
杨良金被赞誉为“农民科学家”,他靠着对农业科技的执着信念,书写了从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民变身拥有国际国内专业会议席位的农科专家的传奇故事。他从儿时“吃饱饭”的朴素信念出发,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后,成为连续5次登上国际学术殿堂,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137项荣誉的草根专家。
20世纪80年代初,安徽芜湖地区的油菜籽亩产量不足100公斤,杨良金率先引种推广杂交油菜秦油2号,同时进行高产高效栽培试验。经过连续3年试验、示范,他研究出了油菜超稀植栽培技术,平均亩产突破了250公斤。这一技术在全国累计推广达1000多万亩,带动农户1000多万户,创直接经济效益超过百亿元。进入21世纪,他继续探索农业产业化之路,创办了芜湖良金优质稻米专业合作社,成立了芜湖良金高效农业研究院,还成立了芜湖县良金农业技术培训学校,这是安徽省唯一以农民名字命名、分文不收的农业技术培训学校。他生产的“芜湖贡米”,通过了欧盟有机产品认证,获得了第八届中国优质稻米“金奖大米”。2015年,杨良金连续第五次出席在加拿大召开的第十四届国际油菜大会,这使他被誉为“从乡村田野走上科学圣殿的杰出典范”。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就义务对周边农民进行培训,几十年如一日,培训农民50多万人次,无偿赠送技术资料200多万份。
相向而行的富民路:从国营走向个体,从个体走向集体
从农民合作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再到今天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历史的滚滚车轮书写着我国“三农”事业的发展。这期间,有的人被潮流裹挟前行,而有的人立于潮头开拓前路。有两位十佳农民正是这样的弄潮先锋,他们一个放弃公家铁饭碗,跳出体制,一个却从市场经济的大海里游上岸,走向集体,做起8个村庄的领路人。看上去,两人相向而行,实际上,却是同样的富民担当。
在黍谷山下、潮白河畔,陈向阳将自己与农机为伴的人生过得轰轰烈烈。“18岁到农机服务站,一直都在跟农机打交道。”1974年,陈向阳初中毕业就当起了拖拉机手,之后还当过公社拖拉机站站长、农机管理员。1998年,北京密云区河南寨乡的农机服务站由于经营不善面临倒闭。跟着陈向阳工作过多年的老司机们找到当时已经调到乡政府工作的陈向阳,表示还想跟着他干。“我调走前是服务站的站长,对那儿挺有感情的,不舍得那些农机具被处理掉,也不舍得这帮老伙计。”最终,陈向阳一咬牙,把“铁饭碗”给砸了,贷款筹集了十多万元,买断了服务站里的3台拖拉机和十余台农机具,挂上了“陈向阳农机服务站”的牌子。从此,他走上农机个体户的发展道路。
2005年4月,陈向阳组织17个小规模的农机户,成立了河南寨农机合作社,业务由提供农机服务扩展到跨区作业,流转土地从事牧草、青贮的全程机械化种植、收获和销售。强大的责任心让他在脚掌骨折的情况下,也坚持到外地陪着大伙作业。“我虽然脚断了,但是只要坐在地头看着大家干活,心里就踏实。”
如今的合作社核心层成员都是以现金入股,7户共计投入100万元,加上年终分红合作社每年投入稳定在200万元;紧密层成员是以农机入社的17户农机大户,他们比非成员年收入增加4万元以上;松散层主要是180多户农用运输车农户,他们季节性参与合作社作业。除了以上三层成员,合作社还聘请了农机驾驶、农机管理、后勤保障、宣传教育等专业人才30名。如今,合作社拥有各种农业机械248台(套),运输机械18台(套),农机总动力4950千瓦,固定资产3100多万元。
2008年,北京承办奥运会,开展高速公路治裸工程,合作社承担密云段两万多亩的治裸任务;2012年起,密云区基本粮田改造,合作社每年承接1万亩以上。此外,合作社购买先进秸秆打捆机,落实京郊禁烧政策,每年清理玉米、小麦秸秆3000多亩。今天,不管是密云区、北京市还是更远的地方,“北京河南寨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牌子都是响当当!
与陈向阳不同,陶正学是16岁就走出大山投身商海的成功人士,他搞过铅锌矿,开过煤矿,办过洗煤厂,发展到2001年,其资产总计达上亿元。但2012年,国家提出产业转型,“当时全国的煤炭行业产能过剩,必须要走转型之路。”他怀着“爱家乡,富老乡”的赤子心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家乡贵州盘县普古乡舍烹村,投身农业。这条路,渐渐将他推向8个村的联村党委书记。
“要么倾家荡产,要么共同致富。”2012年,陶正学与陶永川等7人成立银湖合作社,建设“盘县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示范园”,他鼓励大家用闲散资金、土地等入股猕猴桃、刺梨等产业,实现产业全覆盖。村民们入股成为股东后,土地入股部分按保底分红每年有了固定收入,同时在农业产业基地上班还能领取工资。随着景点的不断完善和游客的涌入,经营农家乐、农家旅馆、超市等,农民增收门路越来越多。
舍烹村的迅速发展与周边村形成了鲜明对比,为了带动其他几个村连片发展,2013年,银湖合作社党支部及周边7个村党支部联合成立了娘娘山联村党委,陶正学被推选为党委书记。“如果不是8个村一起发展,又怎么对得起联村党委书记的称号?”为了将各村迅速凝成一股绳,陶正学创造性地开拓出“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之路。他领头创办了“贵州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旅游开发公司”,合作社占股20%,8个村抱团发展。如今已有964户2864个农民先后成为股东,990位农民进入园区变成产业工人,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12万元,1161个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头顶娘娘山,脚踏六车河”。从娘娘山远眺,层层铺排的窝头锥峰弥漫开来,组成气势不凡的万峰林。依靠这青山秀水,如今的普古乡把农业和旅游两项产业搞得风生水起,成为贵州省农业和旅游的“双百”园区,还成为贵州六盘水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盘县刺梨产业园核心区,全省的党建扶贫示范基地。陶正学实现了自己的豪言壮语,带领身后8875名联村父老乡亲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阳光大道。
不认命,不服输,规模养殖闯出烂漫人生
有人说,命运之神眷顾强者,但也有人说,命运之神不曾眷顾谁,只是观望,只有强者能唤醒其魔法。作为十佳农民中从外形上看较弱的两人,他们用自己瘦弱的身躯战胜了命运,让人对强者的理解更为深刻。
春梅,一个美丽、纤瘦的蒙族女子,当她穿上精美的蒙族服饰,却不禁流下热泪。这一幕让丈夫心疼不已。他知道,春梅流泪,是因为如今的甜包裹了几十年太多的苦。“这是我结婚后,第一次穿这么漂亮的民族服装。”春梅用粗糙的双手擦干脸上的泪水。这个女子此刻的泪水越是滚热,反观她的成绩就越是让人心生赞叹。赞的是她那股不服输的劲,叹的是凭着这股子劲,她竟然改变了生活和命运。就连她丈夫都心服口服,“我家事都是她说了算,因为她能干!”
1993年高中毕业的春梅,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不得不放弃读大学的机会返乡务农。结婚时,她只拎了一只箱子,就嫁给了赶了一驾马车来的丈夫。她说,那只箱子里面没有什么金银细软,只有几件旧衣服,还有她的高中课本。结婚后,背负着沉重的家庭债务,她与爱人一起从事小规模的养殖活动,经过十余年的艰苦拼搏他们终于还清了沉重的民间高息借款,奠定了自己的养殖事业基础。
后来,春梅开始和丈夫一起利用公公留下来的简易牧铺,建立起了小规模家庭牧场。他们流转了村民650亩牧业用地,把孩子送去寄宿学校读书,在荒郊野外安营扎寨。在那段日子里,俩人过起了没邻居、没电、没自来水、没有任何文化生活、手机信号也很差的寂寞生活。“油灯伴图书,三餐伴牛羊”,这给春梅自学养殖知识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农业部的培训项目启动后,她第一个报名参加。渐渐地,春梅掌握了家畜改良、疫病防控、饲料配比、母牛犊牛管理等技术,成为一名当地小有名气的养殖能手。
2013年至2016年间,村民经常看见骑着摩托车的春梅风尘仆仆地穿梭于培训教室和牧场示范点之间。她克服交通不便参加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班,从未旷过一堂课。她把学习的机会看作自己改变命运的机会,珍惜至极。
大转机出现在经营理念的转变之后,春梅意识到必须走向专业化、规模化养殖。她改变原来“小而全”的养殖习惯转为专项养殖;她积极响应禁牧规定,通过种植青贮饲料、秸秆处理、配比饲料,实行舍饲饲养,提高了牛的营养;她对圈舍科学分区,改善卫生,减少疫病。如今,春梅饲养的西门塔尔繁殖母牛已经达到136头,繁殖成活率达到100%,每头牛的年饲养效益达到了5000元。那个不服输的女高中生,已成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花胡硕苏木很有名气的养殖高手,全苏木的人都会为她竖起大拇指。
与身材纤细、内心强大的春梅相似,还有一位十佳农民靠着不认命的精神取得了成功,他就是广西博白县的刘入源。初中因意外失去右臂,让他被同学讥笑为“独手佬”,但他仍以全班第一的优异成绩从卫校毕业,然而在找工作中却屡遭挫折。他立誓,“无论怎么样,我都要活出自己,超越别人。别人用一分的努力去完成一件事,我就用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去做好这件事。”2009年他放弃开商店的安稳生活,选择创业,踏上了养殖山羊的道路。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证明自己,活出精彩。
作为广西生猪养殖第一大县的博白县,气候潮湿,缺乏技术,当地农户对养羊的积极性一直不高。然而,当时的羊肉价格相当于猪肉的3倍,再加上博白县秸秆资源丰富、饲料充足,刘入源看好这块没人分享的“蛋糕”。现实却是残酷的,投资3.5万元购入的31头种羊在一个多月内相继死亡,多年积蓄赔了个精光。这给了他当头一棒。
许多人劝刘入源放弃,而他没有被现实击倒。“我不敢说一定能成功,但如果我不找出失败原因,将会有更多的人失败。”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刘入源发现选好羊种、做好防疫和羊舍生活环境改善等工作是成功养羊的关键。后来,他将羊圈建成高床结构模式,使得羊群的排泄物很快风干,羊病少了,幼羊的成活率也提高了。
打击却接二连三。2013年突发的一场洪水在深夜灌进羊场,一百多头种羊相继全部死亡。他再次使出了“不认命、不服输”的劲头,尝试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他将公司种羊分散养在加盟农户家中,公司不仅提供全程技术服务和饲料,还保价收购羊崽。同时,他还通过异地合作,在玉林、桂林、北海、南宁等地都建立了山羊养殖示范基地。
不向命运低头的刘入源经过在养羊路上的不屈服,收获了一张靓丽的成绩单,同时也收获了自己的幸福。他的初中同学被其感动,在他养羊的第二年嫁给了这个少了右手却比很多人都更强大的汉子。如今,刘入源的羊场已发展为广西唯一的集研究开发、山羊品种改良、生产、繁殖及供销一体化的大型山羊养殖基地,占地360亩,存栏肉羊1380头;拥有6个品系的努比亚种羊,数量为800多头;拥有标准化羊舍7条,面积2800多平方米;生态草原、草场200多亩,年产值达500万元以上。
但他并没有止步于自我的满足。经历过生活的不易,心会更加柔软。刘入源为了帮助当地贫困户脱贫,他免费赠送羊羔教他们养,这些年他在带领农民脱贫的路上越走越扎实。目前,当地已成功养羊的农户有350户,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一路走来的刘入源早已荣誉满身,但他更在意的还是养殖户的评价。“带领他们一起养羊脱贫,我才觉得自己的人生价值真正得到了体现。”
创业激情似火,投身农业是福
农民苦、农村穷、农业难,有能力、脑子活的农民更愿意跳出农门谋发展。但有的人,却是兜兜转转,经历过风雨后在起点终于收获了事业的成功和心的归途。
冯泽宝,一位典型的浙江义乌农民,先前的他怀着致富梦想先后从事了陶瓷加工、摄影、果冻加工、车辆运输等行业,但幸运之神总是与其擦肩而过。直到投身农业,他才尝到成功的喜悦。凭借着敢闯敢拼的性格和大胆务实的干劲,他在稻米产业化之路上取得了累累硕果。
1998年义乌市开展第二轮土地延包试点工作,冯泽宝毅然借贷资金,在家乡义亭镇枧畴村承包了286亩责任田,丰收的喜悦让他看到希望。2000年,冯泽宝开始了企业化发展,创办了义乌市义宝农庄,注册了“义宝”牌商标。2002年他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合作研究并推广优质富硒稻米生产技术,制订了《义乌市农业地方标准——富硒稻米生产技术规范》,累计推广应用面积10万多亩。在生产过程中,冯泽宝十分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义宝农庄大米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食品的认证。在有关科技人员的大力协助下,冯泽宝终于打拼出了一番天地,创出了誉满全国的牌子“义宝”。“义宝”牌大米先后获得了中国稻博会金奖、浙江省农博会金奖、浙江省十大品牌大米等奖项。
由于人多地少,义乌每年都得从外地调入大批粮食,浙江省委、省政府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大胆“走出去”,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冯泽宝便是其中的优秀典型。从2003年开始,冯泽宝着力发展省外优质稻米基地。他先后在吉林省永吉县和延吉市建立了富硒东北稻米基地5100亩、有机稻米基地3000亩,在黑龙江省虎林市八五八农场建立优质稻米基地5000亩,在江西省乐平市建立无公害稻米基地2000亩。如今,他每年从省外基地向义务调运优质稻米4900余吨,为满足义乌市优质稻米的消费需求做出巨大贡献。
经过近二十年发展,冯泽宝创办的义乌市义宝农庄资产规模达到了3000万元,年产粮食7200吨,年销售额达4167万元,成为义乌市知名的粮食生产、加工、销售大户。冯泽宝本人也先后被授予全国种粮大户、全国粮食生产大户标兵、浙江省粮食生产十佳典范和浙江省优秀种粮大户。他说,取得诸多成绩都是因为选择了从事农业,这是自己的福气。
与冯泽宝一样,从其他行业跨界到农业谋发展的王明洪,在山地立体式种养农业的创业中,收获了人生最光荣的礼赞。2004年,当过包工头、贩卖过蔬菜的王明洪,因照顾年迈的父母,回到家乡重庆南川木凉乡玉岩铺村。他筹措资金100万元,流转土地400多亩,优选优质种苗,发展圆黄梨种植基地350亩,迈开了适度规模经营的步伐。
周边的人向他投去不屑,有人曾劝说:咱们祖祖辈辈都在这片黄土上拼搏过,也不见哪一个因农而富,年轻人,还是去外面打拼靠谱。但他坚信:既然选择,就该坚持。在王明洪的坚持下,全家6口人,除两个小孩外,4个劳动力全都扑到了果树种植这条创业路上,当时的他们在村民眼里都是疯子。每到夏秋季节,杂草野刺就会发起疯狂的进攻,这就成为他们最开始的劳作。他和妻子带着需要照顾的4岁女儿,每天早出晚归淹没于荒山,看着晒得黑黑的女儿,他暗自心酸。三四年间,他就这样以山养山,苦苦地挣扎在那片土地上,艰难地维持着家庭基本生活。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果树终于挂果,他的心中总算有了一点安慰。2012年,王明洪注册了“圆黄”商标,2015年圆黄梨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由原来“摆在市场上等着别人挑三拣四”变为有商标、有认证,论盒、论个出售,每公斤由原来5~6元升值为20元,实现了品牌化销售。
在实现了技术改良、品牌销售之后,王明洪再次发力,于2013年7月注册成立南川区第一家家庭农场——重庆市南川区蓝博源家庭农场。在打造精品水果园的同时,他积极发展立体农业:林下养殖土鸡1000只,林下油用牡丹基地150亩,生态鱼养殖50亩,树下黑莓草栽植,买进50头能繁母猪。园中杂草喂猪,猪粪用来施肥,他成功探索出立体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成为农业部山地果园种养殖模式研究科技项目示范基地。
今天,王明洪建成了目前重庆最大、最成功的综合山地立体种养型家庭农场,2015年销售收入达560多万元,利润近200万元。农场产品也由原来的单一水果变成现在的圆黄梨年产20万斤、生猪年出栏1000头、生态淡水鱼年产30000斤以上、林下土鸡养殖年出栏10000只、油牡丹种植居重庆市前列。“双博的圆黄梨是最优良的,我们不但打造了自己的品牌,还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完全无污染,甘甜适口,余味无穷。”这是王明洪经常挂在嘴上的话。如今,成绩和光环照亮他的面容,而那段激情似火的创业岁月则将永远珍藏心底。
最后一位十佳农民年纪最小。作为90后,康维起于2007年入伍,三年期间曾荣获3次优秀士兵。退伍后,快递员的经历让他发现电子商务的商机。2013年3月,这个青年人被创业的梦想点燃。回乡参加完甘肃礼县组织的电子商务培训后,康维起正式开始了销售苹果的电商创业之旅。
然而,创业的起步就让康维起认识到生存之难,从无到有的生路更难。开业初期,他的淘宝网店可谓“这里的苹果静悄悄”。备受打击的康维起便开始疯狂的研究竞争对手,他在网上搜罗所有能买到的各地各品种苹果。他说,“那段时间每天几乎要尝50多颗苹果,从最初的迫不及待到后来实在吃不下,也得继续尝。”他从口感、包装、发货速度、营销策略等等方面全方位研究其他苹果网店,在这样的执拗下,他终于让自己的网店开了张,并且取得不俗成绩。在短短几个月内,由康维起带领的礼县良源果业专业合作社电商团队网销数量达870万件,销售额在淘宝网水果类目达到全国第一。他创业的成功还带动了当地物流业的发展,解决了农村一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有志不在年高,销售还看电商。当礼县永坪乡的苹果遭雹灾重创,康维起带领团队开启了爱心苹果的销售工作,四天三夜,5个小伙子的团队将25万斤爱心苹果售罄,再次创造了电商神话。“组建团队后,才有了我们双11单日交易额达192万余元的战绩。2014年12月到2015年1月销量更是连续占据淘宝网水果类目第一的位置。”他鼓励团队和自己:“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如今的康维起,回忆起每天只睡3小时只为按时发货,每天试吃50多个苹果只为研究口感的创业岁月,犹似昨天。获得十佳农民的荣耀对他来说,更像一份鼓励,是开拓未来的力量。
收获荣誉的幸福大都是相似的,荣誉背后的心酸却各有味道。“全国十佳农民”的荣誉是对这十位草根创业成功的赞赏,更是对中国农民的致敬。他们一定能发挥榜样的力量,激励更多的人投身农业,回归农村,他们也一定能传播领路人的能量,带领更多的农民把农业变为为真正体面、有尊严的职业,把农村建设为比城市更让人向往的地方。
你看,田野有风来,麦浪滚滚,人潮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