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07 00:35:35 来源: 作者: 新华社记者何晨阳
宁夏吴忠市同心县贺家塬村,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全村过去有213户869人,因干旱少雨,大部分村民或自发转移,或加入生态移民,目前常住户仅剩47户。
贺家塬村过去到底有多穷?64岁的村民胡海群这样形容:全村没一间新房,村里小伙子去相亲,人家一听村名就摇头,想跟女方说上几句话都难。
2015年3月,时任吴忠市水务局工会主席的丁海燕被选派到贺家塬村任第一书记。局领导表示,选丁海燕去,是因为她曾长期在农村基层工作,对农村群众充满感情,而且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曾经与扶贫打了多年交道的她,50岁时再赴扶贫一线。
“小儿子来到村里一看,当场就哭了,说妈你不要来了,我去找你们领导,这地方太苦了!”丁海燕沉默良久之后对儿子说:“我在这儿干两年,这里景气了,我回去就放心了。”
让穷山沟早日脱贫、进入小康,是她内心对村民的承诺。
进村走访的第一天,丁海燕就倍感压力。“这个村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破落、没生气,常驻的47户人家房屋都很破旧,50岁以上的住户占3/4以上,由于道路难走,甚至有村民常年不出村。”丁海燕说,村里稍微有点致富门路的几乎全出去了,留下的以老年人、残疾人居多,要让这部分人真正脱贫难度大。
“要想富,先修路。”对丁海燕修路的决定,不少村民既喜且忧,喜的是以后出门不用看天,忧的是城里来的女干部能不能解决多年没办成的事?经过反复论证,丁海燕多方筹钱,市水务局决定筹资修通这条路。之后,丁海燕“天天到现场,每天一身土”,直到一条笔直的砂石路修通,丁海燕才稍稍松了一口气。村民对丁书记竖起了大拇指。
丁海燕深知,光修路还不够,要让贺家塬村乡亲真正脱贫,没有产业支撑不行。
通过分析研究,丁海燕发现,传统的种植结构是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障碍,由于种粮不赚钱,村里闲置土地达1000余亩。
在丁海燕的反复劝说下,村民开始改变种植结构。今年,村里种了300亩无核葫芦、300亩黄花菜、300亩中药材、2100亩小杂粮、1200亩腹膜玉米和3000亩紫花苜蓿,一亩地年收入顶以往好几年。
“以前兜里没钱,不敢去赶集、不敢进城,怕碰见熟人问你咋不买东西,羞得慌。”58岁的白正全说,现在好了,去年,他仅柴胡就收入3000多元,上街腰板硬了。
除了引导村民调整种植结构,丁海燕还通过向上争取资金、积极联络市场,决定为每户送鸡苗搞养殖,发动村民扩大牛羊养殖规模。
“今年我养了50只鸡,8月出栏一批收入3000元,这是我这几年收入最大的一笔,全家开心的不得了。”64岁的村民胡海祥说,丁书记不仅免费送鸡仔、饲料和鸡笼,还自费给买了兽药。
在贺家塬村,丁海燕发现,村里工作上不去,与村党支部不作为有很大关系。“扶贫攻坚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支部做保障。”丁海燕担任村第一书记后,不仅强化支部建设,还通过积极争取资金,在村里装上了健身器材,丰富了村民生活。
来到贺家塬村工作快两年了,由于条件艰苦,丁海燕的关节炎持续发作,有时疼痛难忍。但是,看到群众日子越过越好,她心里热乎乎的。
“我遇到过不少困难,有时也会流泪,但一想到村民那期盼的眼神,我就觉得再苦再难也得让乡亲真正脱贫,不能对不住他们的信任,不能辜负第一书记的职责。”丁海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