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4 00:19:55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
有这样一个企业:地处湖北粮油大镇——监利县尺八镇,名不见经传,但生产出来的纯天然、无公害蔬菜及绿色食品却远销广州、长沙等大中城市,产品供不应求,备受消费者青睐。
有这样一个老板:43岁,中等个子,眉宇间闪烁着睿智,天性淳厚,给人的第一印象和蔼可亲,是位谦谦君子。
有这样一群员工:100多人,来自周边村组,他们吃苦耐劳,个个都是种菜能手,年薪3万余元。
有这样一组数字:总投资1.77亿元,生产面积1200亩,建成连栋温室大棚3.5万平方米,温室中棚9.9万平方米,建成万头养猪小区1个,年产7000吨有机肥厂1个,生产蔬菜1万吨,品种35个,每年可上缴税收1000万元。
这就是监利县尺八镇何湾村的湖北巨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公司总经理何必发的故事。
走遍全国卖烧饼
同所有成功者一样,何必发走过了一段充满艰辛的创业之路。
1972年3月,何必发出生于长江岸边的监利县尺八镇何湾村一个普通农家。儿时的他天姿聪慧、勤奋好学。在刻苦学习之余,还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帮助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就在刚进入高中时,年迈的父亲积劳成疾离开人世,何必发不得不放弃学业,回到生养自己的家乡,开始了风雨犁锄的生活。后经人介绍,他与邻村姑娘杜乐心结为伉俪。
“必发,你看我们累死累活种几亩地,一年混张嘴巴,老小要养、房子要修,还是出去打工吧,或许能混出个人样……”妻子杜乐心的一番话说到了丈夫的心坎里。1994年,夫妻俩安顿好老小,便来到了老乡云集的长沙市,租了一间门面,开始收购起了泡沫塑料。为什么选择这个行当?便宜,不需多少本钱。当时,两口子出门还是找亲朋借的800元钱。除去车费和房租,所剩只有300多,没本钱能干什么?而泡沫是微本生意,很多拾荒人连拣都不愿拣,一担卖不了几块钱。正是别人不愿干的,何必发干了。夫妻俩白天收货,晚上把泡沫熬成塑胶。尽管难闻的塑胶气味让人喘不过气来,鼻口尽是粉尘,但他们乐此不疲。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业务量也一天天增大。从1994年到2002年,他们的业务范围拓展到湖南、湖北、江西3省40多个市县,帮他们从事收购、加工、销售的人员有500多人。随着从业人员的增多,塑胶行当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精明的何必发同妻子商量后,准备改弦易辙。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武大郎烧饼”在长沙特别俏销,且加工工艺简单。于是,他问计于烧饼师傅,并当场拜师,学了一个月。随后,夫妻俩就在街头卖起了烧饼。别看这极不起眼的饼摊,高峰时一天可挣3000多元钱。看到生意如此火爆,何必发毅然决定开连锁店。不管是亲戚朋友还是村邻同学,只要找他学艺,他都毫无保留地去教。
到2010年,白螺、柘木、三洲、朱河等乡镇,在他的带领下,从事卖“武大郎烧饼”的老乡已达万人。他们走遍全国各地卖烧饼,每年往监利的汇款就有10亿元,真正打造了食品行业前所未有的烧饼盛世。“烧饼何”成了监利家喻户晓的名人。
在烧饼从业人员日益增多的情况下,何必发又退到了幕后,开始了烧饼包装袋及其他包装盒的设计与开发。他的原始积累像滚雪球一样壮大,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千万富翁。
返回家乡创业
从商界返回农界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偶然的一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让何必发大开眼界,原来现代农业这么不同寻常!
2014年底,何必发参加了监利县农广校举办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也就是这次培训,成就了今天的何必发。通过在汴河育秧工厂举办的15天培训,他不仅学到了科学的经营理念、先进的管理方法,而且还认识了很多监利的种养大户,到东西湖的各农业示范园参观大大开阔了眼界。尤其是东西湖区农广校刘志校长对现代农业的专业分析,让何必发大受启发。他开始意识到,只有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将传统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才能促进农业生产与市场的有效衔接。
培训结束后,何必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坚定了在家乡打造一片天地的想法。2014年12月,何必发回到了家乡何湾村,开始着手打造现代高效农业的新版图。有了卖烧饼的原始积累,何必发成立了湖北巨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为让“巨象”得以生存与壮大,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公司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流转本村土地528亩,县领导也十分关心“巨象”的生存,组织交通、农业、电力、水利、畜牧、财政等职能部门现场办公,解决公司面临的各种难题。在很短的时间,厂区修建了一条长达1万余米的主干道,新修了排灌沟渠,解决了生产和照明用电。同时,公司养猪场还修建了规范整齐的沼气池,解决了环保问题。何必发坚持“唱响巨象品牌,带领农村致富”的发展理念,大手笔地做起了绿色文章。公司第一期投资6700万元,搭建了3.4万平方米的连栋温室大棚和10万平方米的温室中棚,完善了配套设施;建成了年出栏1万头生猪的规模饲养场和6座100立方米的沼气池。无公害蔬菜加工生产线、万吨蔬菜汁加工厂、蔬菜酱加工厂、万吨蔬菜保鲜库、有机肥加工厂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
种菜管理有三招
“一个企业不光要知道怎么赚钱,更应知道如何感恩与回报。”这句话是何必发对社会责任的最好诠释。“巨象”有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三大优势:一是产品优势。公司除引进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蔬菜品种外,还重金聘请了蔬菜专家常年坐镇指挥,生产出来的全是绿色、无公害和休闲蔬菜瓜果,经过精细包装后直接进入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超市;二是产业优势。由于农副产品价格不稳定,农民种大宗农产品风险很大,而蔬菜种植市场需求量大,且不愁销路;三是利润优势。种水果型黄瓜,一进超市身价倍增,1斤价格在6~8元,一个400平方米的大棚年纯收入达1.2万元,是传统棉花、粮食种植收益的20倍。
纸上谈兵,老百姓是不会相信的,怎样让他们真正得到实惠?何必发毅然亮出了“三招”:
第一招,大力推进“富脑工程”。为了给乡邻传统种植的思维注入现代科技的活力,何必发从本村开始,挨家挨户谈心问计,要求他们利用房前屋后的宅基空地办起科技试验田,公司实行“三统、三包”。“三统”,即统一育苗、统一施肥、统一管理;“三包”,即包种子、包技术、包订单价回收。为让乡邻看好蔬菜这一朝阳产业,公司组织他们来公司参观取经,请专家现场传经送宝,让乡邻寓种于乐,充分享受到科技生产的全过程,尝到现代农业的甜头。经过两年的尝试,“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成功建成。目前,公司已发展蔬菜种植专业户127个,面积达675亩,户均增收5万元。
第二招,致力推进“农民工就业工程”。为了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问题,何必发出台“优惠政策”。只要在“巨象”打工,月薪保底在2000元,年终还发放奖金,公司按政策帮代买保险。说起“巨象”,七组村民何祖光、何国平夫妇打心底感激。以前在外打工,两口子一年下来攒不了2万元钱,孩子和老人还牵肠挂肚,一年光路费都要大几千元。如今在家门口为“巨象”打工,没有任何后顾之忧,除去开支,年纯收入在6万元以上,孩子的成绩也出现了明显的提高。活生生的事例让村民没有理由不相信“巨象”,没有理由不来“巨象”上班。目前,全村有150人加入了“巨象”集团。
第三招,大力推进“资源再生利用工程”。“不能只知自己赚钱而污染家乡环境、祸害子孙。”何必发把环境保护作为公司最重要的事来抓,公司投巨资引进集散控制系统,让猪粪发酵再利用,沼气液和沼渣成为有机肥,使蔬菜品种达到有机和绿色标准。对于秸秆,公司利用混碎机进行混碎,作为肥料撒到农田,达到改良土壤、增加肥力的目的,真正使“巨象”成为江汉平原的绿色摇篮。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