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话题与事件

杨柏明 教授务农迎来“人生第二次冲刺”

2017-07-04 13:26:52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牛震

  穿坎越坷终辉煌,千锤百炼才成钢。

  只有通过淬炼的钢铁,才能变得更加坚固,人也是一样。只有通过困难锻炼自己,磨炼自己的意志,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加坚强。——题记  

  “如果说之前在学校教书搞科研,是人生的第一次冲刺;那么,后来下海搞农业就算是第二次冲刺了。”杨柏明说。

  放着好好的大学教授不做,非要跑到农村去开山种地,这在别人眼里,实在是有些奇怪。杨柏明原本是吉林大学主讲植物学的教授,在吉林大学工作期间通过国家审定品种1个,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出版编著了11部书籍,现任长春国信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大学教授铁了心从学校跑出来去种地呢?这些年,他的地又种了啥,种的怎么样呢?

  从教人种地到自己种地

  48岁的杨柏明,之前在大学里教学,教的就是“如何种地”的课程。然而,他却一直有个心结:到底理论和实践的差距有多少?自己天天教人怎么种地,要是自己去种会怎么样?

  对于他来说,这样的机会应该有两次。1993年,还在读大学的杨柏明和另外30个学生被派往吉林某军区农场搞水稻种植,这是第一次。之前农场种水稻一直在亏损,经过杨柏明等人的努力,水稻产量不但上去了,而且当年农场还赚了3万元。农场的领导觉得杨柏明是个人才,希望他能留下,可杨柏明希望回学校完成学业,继续深造。再后来,杨柏明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学校任教。

  在大学任教期间,杨柏明所教的四门课程均是优秀,除了给学生上课,就是搞科研或写书。这样的生活一直到2010年,之前的授课老师找到杨柏明,说是社会上有个企业想搞农业,希望他能帮忙,但是不能兼职。这时的杨柏明还是有些犹豫,虽然在大学教课收入不高,但是旱涝保收,真要是到社会上去闯荡,自己能适应吗?可是又想到自己天天教人种地,到底自己种地的手艺咋样,还是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经过再三考虑,2011年3月,杨柏明从自己熟悉的学校跳了出来,到长春国信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信农业)任职。

  当时的国信农业刚刚成立,加上刚来报道的杨柏明也不过6个人:1个经理,5个工人。当时国信集团公司的老板要求也不高:“你们就负责翻翻地,种点菜,也不指望你们发财,你们就给集团的食堂供应点新鲜蔬菜就行了。”因为是新手,杨柏明也没说啥。只是觉得应该把自己以前掌握的知识一点一点应用于种地的实践才行。杨柏明就从最基本的种地开始,每天带着另外4个工人围着山头转。他一边种地,一边研究如何防止病虫害。

  要搞就搞有机农业

  就这样过了两个多月,杨柏明渐渐找到了信心。他找到集团公司的老板:“你这样小打小闹没意思。要跟农业要效益,要搞就搞上规模去,搞规模农业,搞有机农业。”竹筒倒豆子,杨柏明把自己的发展思路跟老板说了一遍。老板觉得有道理:“行!你说怎么做就怎么做,我全力支持你。”

  2011年5月份,国信农业从奢岭镇新兴村买进了646公顷的土地,在双阳区幸福村买进了27公顷土地,按照杨柏明的思路,搞起了有机农业。杨柏明也被公司委以重任,干起了经理。

  “必须做有机农业,这样才能提高附加值。要是遵循于传统种植模式,那让咱们老百姓来种就行了,还用我们这些搞科研的人来干啥?”杨柏明说。

  2012年,杨柏明带头到新兴村建蔬菜大棚。那时因为条件艰苦,没有地方做饭,工人们都是自己在家带饭。一开始带着8个人建了8个大棚,到了年底,63栋温室大棚初步建了起来,并且种上了茄子、辣椒等蔬菜。

  让杨柏明没有想到的是,年底迎来了罕见的大雪天气。下的雪渗进了棚里,棚里气温降低,菜苗发生吐水现象,都蔫了。于是,杨柏明让人把双阳区能买到的蜡烛全部买了来,还买了500斤酒精,在大棚里点上蜡烛,用酒精生火来提高温度。“当时那雪下得是大呀!连续三场大雪堆起来都到脖子了,电视台还专门有人来采访受灾情况呢。”提起那场大雪,杨柏明心有余悸。哪个棚进雪了,就跑到哪个大棚去,“困了就找个地方躺一会儿,饿了就随便吃口方便面啥的。”就这样打了一场跟恶劣天气的仗,终于保住了棚里的秧苗。

  到了年底,工人们都放假回家过春节,杨柏明不放心大棚里的蔬菜,决定一个人留下看厂。往年过春节都是要回老家跟老人一起过,这年杨柏明没回去。“大过节的你们咋不回来?你爸呢?”老父亲打电话到家里,孙子接了电话,“我爸去种地了。”老人不高兴了,好不容易考出去了咋说种地就种地呢?“我说杨柏明,你种地这玩意能行吗?”

  “其实,父亲开始是反对我去种地的,后来看到企业渐渐发展走上轨道也就释然了。这中间有一段时间。”杨柏明告诉记者。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3年,杨柏明搞的大棚蔬菜终于见了效益。这一年,国信农业又种了600公顷的玉米水稻等大田作物,家庭菜园发展到了225公顷。杨柏明也升任公司副总,到了年底又被升为国信农业总经理。

  “这个老总有点土”

  也许是因为之前掌握了种植的专业知识,杨柏明种地还行,可是,要说起做老总,他还是个新手。

  在公司,杨柏明什么事情都喜欢亲力亲为。下地,锄田,他带头干;收菜,卖菜,他也干。有一次,当地的工商局要审批一个文件,需要他去签字,正值炎炎夏日,杨柏明接到通知,放下手里的农活就赶了过去。

  “当时天气也热,身上的衣服全被汗水打湿了,手上还戴着全是泥土的手套,别提多狼狈了。”杨柏明笑着说。工商局的工作人员有些迟疑:“你是公司的领导吗?”杨柏明说:“我是呀,我就是杨柏明。”后来,经过再三确认,工作人员才让杨柏明签字,开玩笑说:“没见过你这样当老总的,你这个老总哪都好,就是有点土。”

  伴随着杨柏明的努力,国信农业终于在2014年扭转前三年亏损状态,盈利737万元。2015年、2016年分别盈利达1000万元以上,公司资产经评估达到3个亿。

  让农民朋友得实惠

  “要懂得回报社会。”杨柏明说:“国信农业能有今天的发展,除了我们自身的努力外,咱公司附近的农民朋友没少帮忙。如今公司发展的好了,也要让农民朋友得到实惠。”

  据杨柏明介绍,创业初期,建设大棚的人手不够,就从附近找来几十个农民帮忙。后来,建成的大棚出了问题,那些农民又自发带着家人来修理。跟工人一起干活,一起吃饭,不搞特殊,杨柏明赢得了这些农民朋友的尊重。“现在有啥活,只要一个电话打过去,村里的朋友们很快就能赶过来帮忙。”

  在拿地搞开发建设的同时,国信农业按照当地标准,让1000多户村民们几乎家家都分得了近百万元的补偿款,并且按照安置标准住上了由国信集团建造的精装楼房。为了回报村民,国信集团接收了500多个村民到公司安排就业,公司职工按照收入水平,分别扶持村里的贫困户。杨柏明扶持了两户人家,逢年过节都会给两户人家送去食用油、菜、米等慰问品或1000元、2000元不等的慰问金。

  为了让更多农民得到实惠,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当地村民,杨柏明的国信农业还准备建设一所“农民技校”:“现在学校所在的场地,已经破土动工了,预计建成差不多得明年了。”

  建一个农业“硅谷”

  经过多年不断发展,国信农业依托基地坚持有机种植,如今已成为集“政企产学研”和相关产业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公司,旗下有7个子公司、6个合作社、1个研究所,长期致力于有机果蔬和有机水稻的种植、有机食物精深加工等业务,并承接现代温室建设及配套设施的设计与生产。

  “我们种的水稻、蔬菜,消费者均可进行追溯。”杨柏明告诉记者,国信农业的基地建立了“可追溯系统”,通过摄像头、传感器、控制器等设备,实现对果蔬、水稻从育苗、生长、管理、收获、加工等各环节的监控,并将相关信息由专人负责上传给农业部门的信息管理网络。

  “建设‘农业硅谷’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新思路,也是我们所在的双阳区下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农业硅谷’的直接目的,是寻找一种模式,一种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农业和农村发展模式。”杨柏明告诉记者,农业硅谷示范区,是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指导下,沿着科技推动生产力发展,从而引发农业生产方式创新的思路,提出的一种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发展的组织与管理体系以及科学的运行机制。未来,国信农业建设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将按照企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建成一个集技术创新、企业孵化、科技贸易、科技示范和科普培训为一体的农业“硅谷”;建成一个集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都市农业示范区,充分发挥园区的创新、示范、技贸、产业、科普、培训、观光、生态等多重功能。

  现如今,对于杨柏明来说,实在是太忙了。家人对自己的评价是一个“没有品位和乐趣的人”,为此,他只能在忙碌的工作中寻找乐趣。

  “做了这几年农业,也算是验证了自己一把,科研理论到底能不能转化成实际效益,答案是肯定的。”提及这么多年的感受,杨柏明说,也许再过十年,在人生的第二次冲刺结束后,自己也该退休了,还是希望能有时间做做学问,想出一本《东北植物彩色检索图谱》,弥补东北没有植物志的缺憾,还想将自己这么多年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总结一下,写一本《感悟植物》的书。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蔡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