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话题与事件

小城故事多,听像一首歌

——那些“来了就不想走”的特色小镇

2017-06-09 12:16:58       来源:半月谈网    作者:半月谈“特色小镇”调研小分队

  中国旅游第一镇、湖湘文化特色小镇、古典家具小镇、365众创小镇……作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新生事物”,全国各地的特色小镇建设日渐火热。一批批“产、城、人、文”有机融合、独具个性风情的特色小镇走进人们的视野。有的小镇美在生态环境,有的强在产业聚集,有的胜在人文底蕴,勾起了许多人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之诗意栖居地的向往。

  江湾镇:山水人文融于一处

  “这里峰峦叠翠,一年四季处处有山花;这里溪涧横斜,倒映着粉墙黛瓦。这里的村落,老屋中的雕刻精致奢华;这里的民风,醇厚中散发出淡淡的儒雅……”走进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的江西婺源县江湾镇,许多游客都会情不自禁地沉醉其中。作为中国第一批特色小镇,江湾镇围绕生态、文化优势资源,全力打造旅游小镇,并以旅游带动产业大融合,为当地百姓带来更多财富。

  独特的徽州文化和青山绿水让这里充满魅力。这个面积为316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4万的千年古镇,不仅徽州文化底蕴丰厚,而且环境优美,全镇森林覆盖率高达89%。

  趁着周末,福州游客王梅和家人乘坐合福高铁直达婺源。在江湾镇,她很享受地穿行在明清徽派古建筑之间。她告诉半月谈记者,来之前自己就做足了功课,知道这里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3个、中国传统古村落4个;从宋至清,走出了明代军事家汪金宏、篆刻大师何震、抗倭名将江一麟、清代朴学大师江永等众多贤士。“人说看景不如说景,但这儿的一切完全符合我的预期和想象,真的很棒!”  

点击进入下一页

  江湾镇风光

  江湾镇党委副书记叶勇强告诉半月谈记者,旅游是全镇的核心、特色产业,辖区内有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2个,还有一大批新型景区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全天候、四季游的旅游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光有外表不行,还要有内涵。”叶勇强说,江湾重点筛选和打造生态文化景观特色村,涌现出大畈砚雕、汪口“三雕”、晓起民宿等一批特色文化主题村落。

  “特色小镇的打造,必须与产业规划统筹考虑;特色小镇的繁荣,必须有产业支撑。”叶勇强说,江湾大力发展“旅游+农业”“旅游+工业”,积极引导绿茶、雪梨、皇菊、油茶、冷水鱼等传统种植养殖项目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并引入博达天然矿泉水等项目,扶持大畈砚台产业发展,将大畈砚台打造成独具婺源特色的旅游商品。

  荷叶镇:湖湘文脉,耕读之乡

  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镇如其名,全镇地形就像一面展开的碧绿荷叶,四周山峦延绵,守护着荷叶盆地的万亩良田,守护着耕读传家的地域文化精魂。这里曾走出晚清重臣曾国藩。

  毛泽东曾言,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在曾国藩的故乡,他一生的精神财富,通过故居、家书、教育等形式流传下来。曾国藩研究会研究员刘建海说:“如果说曾国藩是一本大典,其故居富厚堂就是它的封面。”

  刘建海告诉半月谈记者,与有些豪宅大院不同,曾氏家族的宅子传承的不是财富、不是地位、不是美景,而是家风,这使得曾氏家族赖以延绵百年。以“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的“八本”家训为经,以“书、蔬、鱼、猪、早、扫、考、宝”的“八宝”治家思想为纬,这个小镇处处体现着读书、种菜、养鱼、喂猪、早起、扫屋、祭祖、睦邻的中国传统耕读文化。

  事实上,荷叶镇的历史文化遗迹远不止富厚堂。敦德堂、万宜堂、白玉堂、葛氏宗祠……每一座老房子都有故事,都代表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走在荷叶镇,这里优美的环境、淳朴的民风、干净的村宅令人心旷神怡。2000亩荷花基地、5000亩油菜花基地、4万亩高产水稻基地,紫云峰梯田、九峰山森林公园等景点美不胜收。人文旅游、乡村旅游、特色农业休闲旅游发展迅速,涌现了不少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

  湖南省双峰县委书记禹敏表示:“荷叶小镇之所以名列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关键在于地方的文化传承和影响力,荷叶最有魅力、最具张力的是文化品位和文化底蕴。”未来,荷叶镇将打造湖湘文化中心,推进家风家教示范基地建设;围绕蔡和森和蔡畅故居,打造红色旅游目的地;依托荷叶的美好人居环境,打造健康养老产业。

  水落坡镇:古典家具美名扬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随着山东特色小镇建设的推进,这样的诗意生活不再只是停留在大多数人的梦中。一些特色小镇,不仅留住了乡愁,还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根据2016年9月公布的《山东省创建特色小镇实施方案》,山东计划到2020年,创建100个左右产业上“特而强”、机制上“新而活”、功能上“聚而合”、形态上“精而美”的特色小镇,成为创新创业高地、产业投资洼地、休闲养生福地、观光旅游胜地,打造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滨州市阳信县水落坡古典家具小镇就是其中之一。刚下高速,鲜明的小镇特色映入眼帘:沿街家家户户都摆着大大小小的石磨盘。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水落坡百姓就开始走街串巷,从事“收旧卖旧”这个行当了。最初,村里的人推着小独轮车去天津、河北等地收购旧家具,淘选铜钱、银元之类的小文物。后来,大家发现一些旧家具卖得太便宜,就收集起来再加工,然后卖到大城市。水落坡镇的家具制造业就这样逐渐发展起来。

  在镇上桃源市场的“天下古玩”店铺,店主常学良正拿着手机和微商群里的代理们沟通,他身边是两处专门用于拍摄古玩物件的摄影棚。“我父亲那辈人都是走街串巷把收来的物件卖出去,你看我,现在有700多个代理,每天坐在店里拍照、发快递就能把东西卖到国外去。”常学良说。

  水落坡镇副镇长董颖介绍,如今,水落坡镇家具产业从业人员已达到两万余人,由原来收购旧家具进行翻新向高档古式家具和仿古制作方面发展,涉及村庄37个,年交易额达30亿元,产品占全国古家具市场三分之一的份额,形成了“北有高碑店、南看阳信县”的格局。这里的古旧家具、仿古家具占据了北京、上海市场的“半壁江山”,产品远销欧美和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水落坡镇古旧家具的美名传向了世界各地,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古典家具文化产业基地”“中国收藏文化名镇”。

  众创小镇:365天都在双创路上

  位于上海市宝山区庙行镇的“365众创小镇”,其名字就彰显了小镇的特色:即365天每一天都奋斗在双创的路上。与此同时,这个小镇也具有长三角地区众多古镇景点“小而美”的特质。

  “小”即骨架小,占地面积少。这儿原本是4个老国企的仓库,储藏的是棉花、物料,而现在,蕴藏的则是创业者的活力与激情。“美”指“颜值”高。入驻小镇的创业者多为80后,企业也是清一色的科技创新型企业。赤橙黄绿、几何图形的装饰,企业家沙龙等活动,将这里变成“梦想的乐园”。

  小镇企业管理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入驻的创业者看中的是小镇的创业氛围、孵化器功能和投融资服务。小镇地方小但功能全,聚焦高技术信息服务业产业链发展,由宝山区政府联合相关行业协会等机构,围绕产业链运作必需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技术流、人才流等关键要素,打造富有特色的公共服务平台。

  对初创企业而言,最关键的是资金。如今,这里形成了政府和担保公司、银行联合担保模式,在小镇构建了授信额3亿元的互助投融资平台。还有银行、VC、PE、小额贷款公司等近30种融资渠道。目前,小镇已吸引德同资本、清科创投、麦腾创投等国内投资机构入驻。

  众创小镇是上海科技金融创新示范基地,力求引进、孵化、培育一批“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企业。如今,宝山区类似“365众创小镇”的还有高境镇的“科技小镇”、月浦镇的“智能制造小镇”、罗泾镇的“生态旅游小镇”等。以往的宝山老工业随着金融和科技创新的热潮,步履变得轻快起来,而曾经厚重的工业发展史,也成为这些特色小镇发展的良好基础。

  (采写记者:程迪 史卫燕 潘林青 叶婧 潘晔 杨绍功 贾远琨)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蔡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