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1 12:09:33 来源:农村经营管理-中国农村网 作者:
近年来,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积极引导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精准扶贫,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开辟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精准扶贫之路。目前,长清区共有农业龙头企业53家、合作社257家、家庭农场76家,各类主体通过吸纳就业、带动产业、合作入股等方式共辐射带动92个贫困村、2300户贫困户、5900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增强“造血”功能,成为长清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生力军。
政府搭台,主体唱戏。通过采取“一线二联三创”,搭建平台,农业经营主体唱戏,贫困户受益,加快推进大扶贫格局的形成。“一线”即坚定扶贫+发展这条主线。“二联”即建立两个联络机制。一是横向建立政府与企业的联络机制,引导鼓励符合条件有实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动参与扶贫对接。位于孝里镇的安亮家庭农场,主动参与扶贫工作。吸收周围8名贫困户到农场打工,成为农业工人,使他们通过自己劳动实现了脱贫。同时结合扶贫政策,以蔬菜大棚种植产业发展作为精准扶贫项目,流转土地46亩,自筹资金70万元,利用产业扶贫资金80万元,与帮扶贫困户签订委托经营管理协议。通过基本金收益和红利,每年可获收益12万元,贫困户人均可得利益分红1016元。辐射带动孝里、下巴两个管理区52个贫困户118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二是纵向建立企业与贫困村、贫困户的联络机制。组织贫困村、贫困户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地参观考察,引导他们转化思想,树立自力更生、自主脱贫的思想观念。“三创”一是创造扶贫产业集群。打造以万德镇马套将军山合作社茶叶和乡村旅游项目、孝里镇南黄村为中心的万亩小米标准化生产基地、马山中药材种植加工基地、文昌街道张景牧业中国黑驴特色养殖基地等一大批特色产业集群,将区域内樱桃、茶叶、蔬菜等市场风险小、受益高、群众欢迎的产业项目纳入产业链条。通过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带动、种养大户引领、合作社入股、家庭农场助推”,壮大特色支柱产业,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二是创建扶贫无缝覆盖。通过建立“ABC”扶贫纪实档案,厘清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分类施策,将符合条件有意愿的扶贫对象全部纳入进产业扶贫范围,重点解决非贫困村贫困户脱贫问题,确保不漏一户一人。三是创新服务保障链条。邀请产业扶贫方面专家对项目进行“把脉”,为企业找到最佳契入点,全程跟踪落实项目运作情况,保证资金安全。
政策跟进,示范带动。长清区对参与扶贫工作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贷款贴息、项目落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解决贫困户和各类经营主体担保难、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充分调动积极性。通过折股量化模式,济南安普瑞禽业4号棚蛋鸡养殖产业发展精准扶贫项目共筹集资金328万元,其中龙凤等六个贫困村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80万元,非贫困村贫困户入股资金90万元,安普瑞公司投入58万元。项目见效后,保底分红,六个项目村每村每年收益3.6万元,150户贫困户、334名贫困人口每人每年收益600元,实现整体脱贫。位于济南最南端的万德镇马套村,短短一年多时间,先后以茶叶种植合作社、将军山旅游度假合作社引领产业发展,茶叶和乡村旅游两大产业蒸蒸日上,实现餐饮、住宿纯收入200余万元。马套村集体收入大大增加,更让贫困户生活有了保障。13个贫困户,有看工地的、有管理民宿的,每户都有了固定收入。
整合资源,互惠发展。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带动关系,为贫困户提供全产业链服务,提高产业增值能力,进而提高贫困地区农户的稳定增收支付能力。济南三润农业有限公司所生产的菜籽油、无公害农副产品等产品原材料都来自双泉镇。在收购原材料时,以高于普通收购的价格优先向贫困户进行收购,形成了集中连片开发特色产业体系,公司有了稳定的原材料供应,效益也实现了稳步增长。逢年过节,公司还会拿出部分资金慰问贫困户。在建立了稳定的政策激励、互惠机制的同时。长清区加大舆论氛围宣传,充分利用媒体平台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进行宣传报道,让企业在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社会上有地位,老百姓中有口碑,辐射带动更多的社会力量。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