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7 09:50:40 来源: 作者:新华社记者周科、陈宇轩、王丰
在第十三届深圳文博会非遗展区,来自湖北省黄梅县的国家级非遗传人石九梅在整理自己的“挑花”作品(5月12日摄)
“手拿针线挑新衣,为了宝贝过周岁。我夫今年三十岁,生下这个小宝贝。”在文博会非遗展馆,石九梅老人的挑花小调吸引不少观众驻足。
今年66岁的石九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黄梅挑花”的代表性传承人。她7岁开始学艺,可制作挑花品种20余个,花色近百个。自2006年“黄梅挑花”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石九梅放下农具,重拾这一“压箱底”的手工绝活。
这些年,石九梅不但收集和挖掘了一批濒临失传的挑花花色和品种,还收了30余名徒弟,包括她的女儿和儿媳。2013年,儿子陈晓鸿放弃在深圳的高薪工作,回乡投资百万元创办了黄梅石九梅挑花有限公司,使这项传统手工艺踏上产业化之路。
“真没想到,我这压箱底的‘宝贝’,如今还能漂洋过海卖到台湾、香港、俄罗斯。”已参加三届深圳文博会的石九梅对此深有感慨。
同石九梅一样,苗族刺绣技艺传承人陈国桃也创办了重庆酉阳子月苗族文化传播公司,把讲述一个个苗族故事的苗绣搬到手提包、旅行箱、衣服等物品上,产品远销英国、意大利、新加坡等多个国家。“这种方式既能增加就业岗位,传承和传播我国非遗文化,还能带给我数十万元的年收入。”陈国桃说。
除了成立公司,来自湖南永州的非遗——“女书习俗”还通过校企“联姻”,将女书文化搬进校园,利用课余时间向学生传授女书文字,吟唱女书歌谣,讲解当地民风民俗,培养了大量女书人才。
记者从文博会上了解到,通过“非遗+”,黄梅挑花、苗族刺绣、唐三彩烧制技艺、土家族织锦等部分传统工艺项目成功走上了市场化道路,在海内外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