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0 00:05:09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农村工作通讯》记者 牛震
河北省有国家和省级贫困县62个,2015年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10万人。近年来,河北省把发展产业作为贫困县强县之本、贫困户致富之源、贫困人口脱贫之基,着力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在产业扶贫中的带动作用,农村贫困人口产业收入有效提升。
武邑县属于传统的国家级贫困县,2015年全县共有贫困村212个,贫困户12803户,贫困人口30576人,占农业人口的10.96%。近年来,该县围绕实现2017年“脱贫出列”和消灭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三个100%”的目标,依托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产业园区等新型经营主体,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扶贫平台,为不同类型的农村贫困人口“量身订做”了多种脱贫增收渠道。对集体带动能力强、贫困户有经营产业能力的村庄,通过扶持产业经营实现整村脱贫。对于因老弱病残等原因确实没有经营产业能力的贫困户,政府帮助搭台,用活产业扶贫资金,开辟增收脱贫途径;采取以扶贫资金入股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依托经营主体带动富民产业发展的模式,引导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带土地、带资金、带劳力参加到合作社当中,使贫困户足不出村就成为股东或社员,同时享有“三金”:租金(土地流转租金)、股金(入股分红)、薪金(进园区务工收入)。2016年武邑县扶贫部门按照每个贫困户6000元的补助标准,陆续将200个贫困户的产业扶贫资金投入到该合作社,合作社与京东集团合作建立“跑步鸡”养殖基地,发挥京东电商平台优势,把产业扶贫、创业扶贫、用工扶贫有机结合。“跑步鸡”由合作社养殖基地统一饲养,让贫困人口不用自掏腰包就能够就地增收。目前,合作社正陆续向贫困户发放利润分红,已有90个贫困户按每户1000元的标准领取了利润分红。
总的来看,河北省精准扶贫效果明显,实际中个别地方也存在一些问题与困难,譬如:扶贫主导产业培育仍处在起步阶段,覆盖拉动脱贫效果还有待提升等问题。
不少贫困地区的产业化水平还不够高,特色产业规模小而分散的现象仍然存在。扶贫主导产业多数还停留在初级阶段的种植或养殖,进一步的精加工、深挖掘还没有很好开展,产业附加值不高。不少贫困地区的农民合作社是为了发展某个产业需要而刚刚注册成立,规模小、层次低、能力弱、不规范。缺少包装策划和宣传推介,可以拿得出、叫得响,有影响力的特色产品和产业品牌还亟待开发,产生经济效益还不够明显,带动脱贫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一些贫困地区因受投资环境条件所限,在引进外来龙头企业上存在不少困难,全省62个贫困县总计引进龙头企业85家,仅占龙头企业总数的3.8%。而依托自身资源培育发展一批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还有不少的路要走。从总体上看,河北省龙头企业覆盖贫困户比例仍然偏低,在贫困县区,仅有12.6%贫困户与龙头企业建有利益联结关系。
部分经营主体由于受品牌、技术、管理、资金、用地等方面的制约,再加上土地流转费用和生产成本上升、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经营效益下滑等严峻挑战,自身发展困难,难以有效扩大再生产和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在一些地区,新型经营主体授信难、贷款难、担保难、融资贵、期限短等问题依然存在,难以发展壮大。一些地方在推动新型经营主体吸纳扶贫资金入股分红上存在“短视”,如有些吸纳扶贫资金入股的合作社,每年按吸纳扶贫资金的10%向贫困户分红,分红总额限定在所吸纳扶贫资金总额以内,没有给贫困户带来可持续的增值回报。
思考二:如今的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在从事规模化生产过程中,必然会有基础设施的建设行为,在几乎是千篇一律的大搞特搞生态园、休闲观光、餐饮服务、户外拓展等一条龙过程中,在流转耕地上建起大片房产设施,已经远远超过了国家关于此类用地不超过5%、7%、10%的三类规定。极个别地方在农业规模化生产中,其经营主体在流转土地上实施设施建设时,甚至打起林业用地的“擦边球”,大面积建设房子地基时,不用水泥而用木板与地面隔开,这样即使有人问起,也可以林业用地一说搪塞,即不存在“违建或超标”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