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0 12:38:38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
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首次从自治区、市、县三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统筹选派优秀干部到贫困村任党组织第一书记,每两年轮换1次,至今已选派三批共11000名,覆盖所有建档立卡的贫困村。
几年来,广大第一书记在全区最边远、最贫困,条件最艰苦、环境最恶劣的地方,与群众并肩作战,帮助群众脱贫致富,许多贫困村面貌发生了崭新变化,他们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社会的认可、组织的肯定,被群众誉为“党派来的好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领路人”。广西加强了第一书记选派工作,使选派更精准、使用更精准、管理更严格,确保他们“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不出事”,个个发挥作用,成为脱贫攻坚的排头兵。
上下联动,精准选派,让第一书记“下得去”
广西坚持把选派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与决胜脱贫攻坚、实现“两个建成”战略目标结合起来,自治区、市、县、乡、村联动,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把最优秀的干部,选派到最需要的贫困村去。
因村因需选派。先由乡一级摸准摸透各个贫困村最紧缺哪方面的人才,经县级组织部门核实后,再由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统筹考虑贫困村的实际需求和派出单位的职能特点,从中选派合适人选,实行定向选派,因村派人、因人定村。对人选规定政治素质好、热爱农村、作风扎实、不怕吃苦、敢于担当、甘于奉献、身体健康等基本条件,并明确优先考虑有农村工作经验或涉农方面专业技术特长的干部,以便实行好中选优。从现任第一书记队伍看,有一大批贫困村紧缺的懂农业、懂科技、懂规划、懂经济的高素质干部。比如,自治区级单位选派的854名第一书记中,45岁以下、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占89.1%,其中,有12名博士和37名选调生;有608名来自发改、财政、交通、水利、国土、农业、电力、商务、文化、体育等帮扶资源雄厚的部门。
因人因需定责。教育和引导第一书记把时间和精力聚焦到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脱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四项主要任务上,把培养和选拔出能够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好班子、争取和督促落实富民惠民政策、帮助选准强村富民的发展好路子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紧密结合所驻村的实际情况,搞好与“两委”班子成员的分工合作,尊重、发挥村干部和党员的积极性,总揽不包揽、补位不代位、补台不拆台,对内依托村“两委”搞好工作,对外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对于党组织软弱涣散的贫困村,特别是村党组织带头人空缺或不胜任的,安排第一书记兼任村党组织书记,主持全面工作,大抓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对于党组织战斗力强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贫困村,则引导第一书记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劳动力转移、易地生态搬迁等工作上,想方设法帮助群众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因缺因需施教。由于第一书记来自各级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综合素质高,但大多对扶贫政策不熟、对基层党建不懂、对基层情况不了解、对群众工作不擅长,广西坚持对他们进行全过程强化培训。在他们下派前,自治区采取“视频会议+学习研讨”方式,由自治区党委书记亲自动员讲话,由有关职能部门分管领导专题授课,由有关专家现场答疑,由学员研讨交流,对全区第一书记进行5天的集中培训,使他们准确掌握驻村应知应会的知识和规定。2015年10月以来,仅区市两级就共举办第一书记培训班26期,累计培训9500人次。
强化保障,严明奖惩,让第一书记“待得住”
为充分激发第一书记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的热情,广西坚持保障与关爱并进、奖励与惩戒并行。
强化保障机制。明确要求第一书记派出单位必须当好后盾,不断加大对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实行派出单位与第一书记责任捆绑、项目捆绑、资金捆绑,使第一书记驻村与部门结对、单位联村紧密结合起来,按规定落实第一书记工作经费, 使用年度预算结余资金适当用于支持第一书记工作。第一书记所在乡镇、市县对扶贫项目、资金进行科学配置,对第一书记所驻村进行重点倾斜,并按规定安排第一书记帮扶经费。今年,结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广西在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实施关心支持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 “做坚强后盾·强扶贫支撑”行动,进一步深化了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联户、第一书记驻村的“挂包联驻”机制。截至目前,全区1.6万多个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与3万多个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共投入帮扶资金3.7亿元,为群众办实事好事8.4万件。
加强关心关爱。坚持上下联动,共同抓好第一书记的工作对接、跟踪联系和关心关爱。由派出单位会同县级组织部门和乡镇,转接好第一书记的党组织关系,帮助解决好他们的食宿出行等实际困难,按规定落实好生活补助、报销差旅费、定期体检等措施,切实解除第一书记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基层干事。针对广西第一书记驻村补助偏低、“出工出力还吃亏”的问题,参照兄弟省区标准,2016年广西将第一书记驻村生活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天40元,同时享受乡镇每月300元工作补贴。
完善激励措施。2016年,在新出台的《脱贫摘帽激励办法》等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办法中,进一步明确规定:对于在基层干得好的第一书记,要优先提拔重用;对于所驻贫困村提前完成脱贫任务的,第一书记在评先评优时优先考虑;对于工作不力、完不成任务的第一书记,不得评为优秀等次;对于那些因严重违纪违规被召回撤换的第一书记,今后在使用上要受到限制。为树立注重基层的用人导向,2014年,全区择优安排了60名任职期满、表现突出并愿意留在基层工作的优秀第一书记到县乡领导班子任职。2016年,结合市县乡换届需要,择优安排了33名任职期满的优秀第一书记到县乡领导班子任职。
创新载体,搭建平台,让第一书记“干得好”
为充分发挥第一书记的作用,广西坚持开拓创新,广泛搭建平台,让第一书记有位有为。
为第一书记搭建工作平台。坚持由第一书记兼任驻村工作组组长,统筹协调包括“美丽广西”乡村建设工作队员、大学生村官、科技特派员等在内的各类驻村力量,确保形成帮扶工作的强大合力。去年10月至今年2月,在广西 “史上最严”的贫困户和贫户人口精准识别工作中,广西充分发挥第一书记的主干作用,为每名第一书记增派3~5名机关干部驻村,在各贫困村组建精准识别工作队,并由第一书记担任队长。在短短3个月时间内,各村第一书记带领全区25万名干部,共完成了162万户、650万人、5000个贫困村、6.92万个自然村(屯)、2.01万个移民搬迁村屯的建档立卡工作,实现精准识别到村到户到人,为广西“十三五”脱贫攻坚战找准“靶心”、实行“准确滴管”式扶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支持第一书记建立农村产业发展平台。大力支持第一书记以“党支部+”模式创立农业合作社、农业协会等党群致富联合体,团结带领群众入社入会共同发展、脱贫致富。支持第一书记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创建产业联盟,促进跨区域交流合作。比如,崇左市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组织287名第一书记建立第一书记产业联盟,覆盖全市80%的贫困村,覆盖贫困人口30多万人,带动6563户26900多名贫困群众加入联盟合作社,2015年全市第一书记产业联盟盈利2000多万元,广大社员获得500至6000元不等的红利。
支持第一书记建立农村电商发展平台。鼓励发挥第一书记品牌效应,借势借力“互联网+”电商企业的平台技术和商业模式,搭建“第一书记+农村电商”平台,组织电商业主走访、实施电商技能培训、推动特色物产促销、扶持能人触网创业、开展慈善微助公益。今年1~5月,在第一书记的有力组织下,全区共有15.9万人次接受电商培训,共发动200多家电商企业参与,仅今年4月举办的广西“壮族三月三”国际电商节网络交易额就达到10.7亿元。
为第一书记搭建争取社会帮扶的平台。组织非公企业实施“党旗领航·电商扶贫”行动,开展“千家民营企业扶助千个贫困村”活动,协调有关部门举办广西卫视《第一书记》公益栏目,由第一书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所驻村广泛争取社会帮扶。仅2015年,通过广西《第一书记》电视栏目,全区第一书记共向社会推介扶贫项目100多个,获得意向投资850多万元,为贫困小孩募捐资金近140万元。
严格监管,科学考评,让第一书记“不出事”
为确保第一书记聚焦主责主业,广西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和考评机制,不断强化对第一书记的刚性约束。
加强日常监管。在区、市、县三级逐级成立第一书记管理办公室。修订第一书记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公开承诺、教育培训、工作例会、定期汇报、请假销假等制度,对第一书记严要求、严管理,确保第一书记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紧扣第一书记“管理规范化、工作制度化、成效具体化”的目标,建立县乡为主、市级负责、自治区巡回暗访的督导机制。2016年以来,仅自治区一级就进行4轮大规模暗访,采取突击检查,走访农户,查看台账、村情实况、项目现场,听取群众评价等方式,点到点检查了120名第一书记的驻村工作情况。
科学考核评价。由组织部门会同扶贫、农业等相关部门共同负责第一书记的年度考核,采取“三定三考”(定职责,日常驻村平时考;定目标,承诺事项跟进考;定成绩,创星评优综合考)的方式进行,注重对第一书记工作实绩进行测评,并综合群众的满意度评价,最后确定年度考核等次。有的市县还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了更细更严的考核规定。例如,贵港市构建四次考核、三方担责、双向评价、一票否决的“4321”综合考核管理体系,从严从实管理第一书记,取得较好成效。2016年4月,广西综合考核情况,评选表彰先进工作队20个、先进后盾单位100个、优秀第一书记200名、优秀工作队员300名,树立了一批先进典型,形成了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建立召回机制。结合暗访督导、日常考勤、年度考核等情况,对第一书记中存在的不按规定驻村、不胜任驻村工作、工作任务推进缓慢不达标、造成重大工作失误、违反廉洁规定、不服从安排推诿扯皮等六种情形进行严肃处理,按情形严重程度分别给予批评教育,直至召回撤换。2016年6月,上林县镇圩瑶族乡排红村的第一书记刘建安,被发现不务正业,向村民推销保健品,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有关部门对其进行了严肃批评和教育,并做出召回撤换处理决定。自2016年10月以来,全区共召回撤换第一书记64名。
2016年,全区8个县(市、区)的1000个贫困村、120万贫困人口,计划在年底实现脱贫摘帽。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广西以第一书记为代表的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一道齐心努力、奋力拼搏。藤县农民诗人编了一首诗歌:“第一书记进了村,尘土不起狗不惊;抬脚就把田来下,动笔就把事记清;百姓诚心留吃饭,回头还把账结清;带领农民快致富,第一书记真是行。”朴实的诗词中寄托着群众对第一书记的殷切期望。下一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将坚持从服务脱贫攻坚大局出发,进一步做精做细第一书记选派工作,着力打造过硬队伍、锻造过硬作风,确保第一书记充分发挥排头兵作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