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话题与事件

“三减”破冰绿色农业

2016-10-12 20:37:21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王雪梅 何晓霞 李锦华

  黑龙江省绥化市拥有珍贵的农耕资源——寒地黑土,是我国东北粮仓名副其实的一颗明珠。绥化市2015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69.2亿斤,实现“十二连增”,下辖10个县(市、区)全部跻身全国产粮大县行列,同时,绥化被国家确定为粮食高产创建整市地整建制推进试点市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更可喜的是,绥化的绿色食品产业项目、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面积和“三品一标”认证总量均居黑龙江全省前列。

  为了保护黑土地,真正让耕地“歇口气”,绥化将推进绿色发展作为推进农区现代化、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路径。绥化市委要求全市要在生态文明理念的引领下,走好经济技术和社会能力双提升的绿色发展道路。市委书记王晶川说:“巩固提升整体生态优势是绥化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基本路径。要增强绿色发展理念,强化绿色文化传承,坚持低碳发展、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循环发展、安全发展,在绿色发展上争当全省的样板。”

  “三减”破冰绿色农业

  为解决农业投入品施用不合理、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绥化市将“减肥、减药、减除草剂”(简称“三减”)作为核心内容,示范和引领绿色农业发展。

  “全市重点开展了玉米、水稻、大豆三大作物13项减肥、减药、减除草剂试验示范,共落实试验示范39点次、2.96万亩,实现了节本、提质、增效目标。”据绥化市副市长王国俊介绍,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绥化市制定下发了《绥化市种植业“三减”试验示范实施方案》,明确了技术路线,细化分解了任务。“‘三减’试验示范工作由合作社、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实施。我们从市县乡推广部门抽调60多人,专门负责技术支持,保证每个实验项目都有技术人员全程管理,确保数据真实准确。”绥化市农委主任门贵昌向记者介绍,经过组织专家技术人员对试验结果进行系统分析,绥化确定在今年大面积推广水稻侧深施肥机械插秧、苗前改苗后除草、大豆根瘤菌拌种等多项“三减”技术,并将其列为全市农业考核的重要指标。据了解,今年绥化市示范推广“三减”技术达到了570万亩次。

  保田水稻种植基地位于绥化市北林区兴和乡呼兰河与诺敏河冲积平原中心地带,是河夹芯子国家现代农业水田示范区核心区,总面积22400亩, 其中鸭稻共作、蟹稻共作、鱼稻共作种植面积达到200亩,有机技术标准种植面积3000亩,其余全部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进行种植。据绥化市农委副主任郭洪祥介绍,该基地由北林区兴和乡保田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依托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技术支持,该示范区较对照区每亩增产7%~28%,平均每亩用药量减少20%。

  施用农家有机肥、酵素等生物制剂,使用生物有机基质育苗,水稻侧深施肥等先进的技术的应用,助“三减”工作喜结硕果。肥料减量,绥化市农业部门主要在 “提、配、精”上下功夫,即提升基础地力、推广配方施肥、分期分层精准施肥。“去年秋季,我们对秸秆翻压,每公顷施用农家肥20立方米。今年春季,在返青后施用酵素等生物制剂,从而减少了化肥使用量达10%。”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张树春向记者介绍“三减”成效的技术秘诀。“第二是使用生物有机基质育苗。育苗时,用生物新基质替代壮秧剂,达到了减肥、减药的效果。”在此基础上,他最为推崇的是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据农委主任门贵昌介绍,在绥化市财政极为紧张的情况下,仍然投入42万元购入水稻插秧侧深施肥一体机。“应用水稻侧深施肥插秧机,将肥料施到秧苗‘侧3深5’位置,做到插秧、施肥同时进行,每公顷可节约化肥用量15%以上,达到了减少化肥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的效果。”

  如何减少除草剂的使用量?高级农艺师、推广中心副主任李连文告诉记者,他们通过使用ICDA专用机械,在水稻插秧同时施用扩散性强的除草剂,使得除草剂用量减少达到8%。与此同时,应用稻鸭共作技术。“每公顷稻田放养役鸭200只,鸭子在田间找食野慈菇等杂草,就达到了浑水肥田、防虫除草、绿色环保的效果,杜绝了除草剂、杀虫剂的应用。”此外,应用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也是不错的办法。“水田整地后,每公顷安装15个飞蛾诱捕器,通过诱捕器诱芯释放雌性性信息素,可将雄蛾诱捕到诱捕器内,直至死亡。”

  据了解,绥化市县两级财政投入930万元用于“三减”试验示范和成果推广,市级财政投入300多万元购买水稻插秧侧深施肥一体机、建立绿色植物医院,有力保证了“三减”工作的开展。在各种技术试验、机制探索和经费保障的护航下,绥化市“三减”试验示范工作成效显著,但郭洪祥坦言,若想大面积推广仍需更多政策支持。“应用‘三减’技术,很多农机具、设备等需要更换,相配套的肥料和药物价格较高,农民大多不愿增加投入,事实上也无力承担。因此,要大面积推广‘三减’技术,需要国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需要帮助农民拓展绿色农产品市场销路、提高价格,才能带动农民主动应用‘三减’技术。”

加载中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蔡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