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06 08:10:56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杨艳
10月3日,首届“吕志和奖”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颁奖典礼。袁隆平凭借其对促进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的杰出贡献,被授予首届吕志和奖的“持续发展奖”,并获得2000万港元的奖金。在颁奖典礼上,86岁的袁老身着唐装、精神矍铄,他说所得奖金将用于科学研究,发展杂交水稻,使水稻达到更高产量。
这是袁隆平获得的第23个国际国内大奖。头上顶着如此多荣誉的光环,几乎所有和他一样年龄的老人,都已在家安享晚年,但“亿万富翁”袁隆平却仍然不改几十年来养成的习惯,每天下到田里调研,仿佛只有事必躬亲,他才会对自己的调研结果安心。只有获得新的成果,他才会真正开心。
袁隆平有一个“小目标”,他总是盘算着,全世界有22亿亩水稻,如果世界上有一半的稻田都种上了杂交稻,所增产的粮食,按平均每公顷增产两吨计算,可以多养活四至五亿人口。与这比起来,“先赚一个亿”确实只算很小很小的目标……
人人都敬重和敬仰袁隆平,大家对他的感情是出于对粮食的感情,而对粮食的感情便是对自己生命的感情。让我们看看袁隆平这些年获得的大奖,便知道他如何全身心寄情种子,并用种子改变了世界。
1981年,获中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
1982年,在菲律宾召开的国际水稻会议上,被国际同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1985年,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颁发的创造与发明奖章(杰出发明家)金奖 ;
1987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科学奖”;
1988年,获英国Rank基金会的农学与营养奖;
1993年,获美国菲因斯坦基金会“世界饥饿研究荣誉奖”;
1995年,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
1996年,获日本经济新闻社“日经亚洲奖”(技术开发);
1997年,在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获“杰出先驱科学家”称号;
1998年,获日本越光国际水稻奖事务局的“越光国际水稻奖”;
1999年,国际编号为8117的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2001年,获菲律宾拉蒙·麦格赛赛基金会“拉蒙·麦格赛赛奖”(公共服务),拉蒙·麦格赛赛奖被视为亚洲的诺贝尔奖,菲律宾总统阿罗约颁奖。
2002年,袁隆平赴越南河内参加第四次杂交水稻国际学术讨论会,期间,获越南政府“越南农业和农村发展”荣誉徽章。
2004年,袁隆平获“沃尔夫奖”,以色列总统卡察夫亲自为袁隆平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袁隆平是第一个荣获“沃尔夫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2004年,由泰国主办的首届“国际稻米大会”9月1日在曼谷举行,泰国公主诗琳通会见了袁隆平,并代表泰国国王普密蓬向袁隆平颁发“金镰刀”奖。
2004年,袁隆平和非洲水稻专家蒙蒂·琼斯博士共同被授予2004年度世界粮食奖。世界粮食奖基金会主席肯尼斯·奎因称赞这两名水稻专家“为大大提高亚洲和非洲亿万人民的粮食安全取得了突破性的科学成就”。
2005年,在上海闭幕的2005年亚太地区种子协会年会上,袁隆平院士被授予“亚太种子协会杰出研究成就奖”。
2007年, 获CCTV十大经济年度人物,获奖理由为“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中国制造。”
2008年,获中国著名科学家奖、2007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成为继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之后,第二位“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得主。
2010年,获 “法兰西共和国最高农业成就勋章”,以表彰他对中国以及全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的重大贡献。
2012年,获马哈蒂尔科学奖,这是马哈蒂尔科学奖基金会首次将该奖项颁发给中国科学家。马来西亚前首相马哈蒂尔为袁隆平颁发奖章和证书。
2014年,凭借“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捧回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这是袁隆平第二次登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领奖台。
2016年,获第一届“吕志和奖—持续发展奖”,袁隆平获得促进世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持续发展奖”,以表彰他在高产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上取得的重大科研成就,对促进世界粮食供应的安全性作出了杰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