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1 11:03:00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新华社记者陈健
正值我国南方各地水稻秋收,记者在农业大省四川采访了解到,当前农民种粮成本攀升、补贴受限、增收困难,四川粮食生产面临的挑战与全国其他地方相似,迫切需要补短板、降成本,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粮食丰收农民却难增收
秋收时节,在眉山市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好味稻水稻专业合作社的稻田内,收割机开过去“突突”几下,一大片谷子便割完了。合作社有旋耕机、插秧机、收割机等各类农机50多台,耕、种、收全程机械化。
合作社今年流转土地8000多亩,45岁的合作社理事长李相德是“全国种粮售粮大户”,据他估计,今年合作社水稻亩产能达到1300斤,“稻谷长得饱满,产量比去年高。”
“靠农业科技、新型农机,搞大规模种植,种粮也能赚钱。”李相德说。
然而,同样面对丰收,并非所有的粮农都像李相德这样乐观。在成都市农村,一户粮农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每亩水稻的种植成本接近1500元,一亩产量一般1200斤,按去年国家收购价每斤1.38元,一亩稻谷能卖1600多元。
“每亩田能挣百十元就不错了。”这户粮农说,“这还没有计算我自己的劳力,要是按照一天80元把我自己的劳力算进去,种粮那是亏本的。”
四川省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四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6年来首次回落到个位数,为9.6%。“农民持续增收更加困难。”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杨新元说,这既有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也有来自农业农村内部的原因,在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和大宗农产品国内国际价格倒挂的“双重挤压”下,农民增收空间进一步缩小。
成本攀升补贴受限
每年春季是种子价格变动的“观察期”。四川省发改委价格监测局数据显示,近年来,种子价格连年攀升。去年3月末,水稻种子同比上涨8.54%,玉米种子同比上涨7.32%;今年3月末,水稻种子同比上涨1.41%,玉米种子同比上涨1.05%。
土地流转租金和劳动力成本涨幅也比较大。记者在成都平原周边的几个产粮大县走访了解到,最近3年,每亩土地流转租金已从每年“600斤稻谷市价”涨到“800斤稻谷市价”,最高的达到“1000斤稻谷市价”。雇请周边农民种地的价格,也从一天60元涨到80元,农忙时甚至一天100元、120元还请不到人。
来自农业部门的调研同样揭示出粮食生产改革的迫切性。川北某市农业局对粮食生产能力调研得出结论: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劳动力价格上涨,加之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种粮比较效益一再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种植绝大多数粮食作物亏本。
据了解,补贴政策发挥了惠农作用。但是,我国加入WTO时承诺,“黄箱”补贴遵从“两个8.5%”的上限约束,即特定产品“黄箱”补贴不得超过该产品产值的8.5%,非特定产品“黄箱”补贴不得超过农业总产值的8.5%。
杨新元表示,受“黄箱”政策的“天花板”限制,以及补贴方式转向“存量不变”“增量调整”,国家对农业补贴的空间变窄。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为粮食生产指明了改革方向。在杨新元看来,就四川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调结构、树品牌、促融合、补短板、降成本。
记者从四川省农业厅了解到,四川粮食生产面临的挑战与全国其他地方相似,在降成本上,四川正在扶持多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适度规模经营比例不断提高,同时推进农业绿色生产,推广节水、节肥、节药、节地技术,提高投入品利用效率。在补短板方面,则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每年建设高标准农田400万亩。
像李相德所在合作社那样规模经营将大有可为。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郭晓鸣认为,以农户为主的“分散化”模式将难以为继,要以粮食优势产区为重点,依靠适度规模经营、机械化替代人工,以粮食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向“集中式”模式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