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21 22:11:14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禤燕庆 王斯烈 芦千文
近年来,各地按照中央提出的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要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产业融合模式探索。其中,安徽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有效解决了农产品供需错配、稀缺要素导入不畅、农业经营主体功能定位不清等难点问题。联合体将市场信息经由龙头企业判别转化为生产决策,沿产业链反向传导至生产环节,同处产业链上下游的主体实现信用共享、风险内控,降低了资本导入的风险和交易成本,将联合体降本增效的整体增值收益合理回馈主体,实现多元主体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极大调动了各主体融合发展的积极性。
一、多产业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各具特色
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以龙头企业为产业链的构建者,以农民合作社为产业链的服务纽带,以家庭农场为生产单位,形成的集生产、加工和服务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联盟。安徽省自2012年起,开展了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培育,并组织试点探索。经过4年培育和发展,已在不同区域、不同产业打造了一批产业化联合体,形成了种苗繁育引领型、加工营销导向型、生产供应服务型和收储延伸保障型等4类典型模式。
(一)在粮食产业,联合体通过产业融合提供全程服务、开展科技创新,实现节本增效
淮河种业产业化联合体成立于2012年,由淮河种业公司通过紧密合作的方式,带动10个农民合作社和22个家庭农场组成,主要负责优质小麦种子和玉米的生产加工和销售。
一是服务规模化,实现节本增效。粮食生产领域环节多、周期长,小规模农户的社会化服务成本很高。联合体将生产服务的供求双方紧密联系在一起,淮河种业公司根据带动基地的总规模,向农资企业统一采购远低于市场价格的农药、化肥,直接配送到家庭农场,并提供赊销服务,进一步减轻农户的资金压力。10家农民合作社优先为联合体内的家庭农场提供全方位农机服务,并给予价格优惠。家庭农场主何勇说,自从参加了联合体,农资和农机作业的费用1亩地可便宜100多元,更重要的是农药和化肥的质量有了保证。德杰农机合作社理事长段德杰说,加入联合体后农机作业面积有了保障,而且效率提高很多。以前对普通农户有时候一天只能作业60-80亩,每亩收40元可能还会赔钱;现在专门面对家庭农场每天可以作业200多亩,每亩收30元都能赚钱。
二是专注科技创新、实现产业链增值。淮河种业公司采用引入人才和持续投入方式实施科技创新。它每年在育种基地的投入都超过100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1.5%—2%左右,打造了100亩高标准育种基地,用于公司核心品种的研发,引进了由12位专家组成的专门育种团队负责运营管理,还与育种团队负责人达成了6:4的新品种效益分成协议,激励科研团队创新。在持续高投入的支持下,公司培育出了一批高产优质高效的小麦品种,良种繁殖面积达4万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效益显著提升,带动家庭农场的收入也明显提高。家庭农场主朱超说,去年与公司合作种植优质小麦种子,每亩比普通品种多产100多斤,而且公司的收购价格是每斤一块三,比市场高两毛钱。光是种植小麦种子,每亩就多挣200多元。
三是兴建烘干仓储,降低产业风险。宿州市埇桥区是产粮大县,种粮大户的晾晒问题始终难以有效解决。特别是遇到阴雨天,小麦和玉米容易产生霉变,产品品质降低从而影响农民收益。2014年,淮河种业公司在政府的支持下建设了1万吨粮食仓储设施,以及日加工能力500吨的粮食烘干设备。公司对带动的家庭农场提供优惠烘干、免费仓储等初加工环节的服务。淮河种业公司负责人说,农户加入联合体后,烘干玉米每斤可以优惠2分钱,100亩规模的家庭农场每年可以节约两三千元。家庭农场的粮食还可以免费存放在公司仓库,自主选择出售时机和出售渠道。
(二)在特色产业领域,联合体通过产业融合对接产销需求、发展专业化生产和服务,实现结构优化调整
特色产业的品种数量多、技术要求高、价格波动大,需要依靠联合体的发展,发挥不同主体各自优势,实现产品品种和数量的协调供给,将农业生产与加工和流通等市场需求紧密结合。
一是产业网络与营销网络有效对接。宿州市百亩良园公司的董事长原来做食品和糖酒批发代理生意。成立蔬菜生产企业并组建联合体后,他将原有的营销渠道和经验用于蔬菜产业,为公司自建基地和家庭农场开拓蔬菜市场、打造营销体系,与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组成的生产体系实现了深度融合。同时,该公司与精通辣椒等蔬菜流通渠道及规律的山东寿光蔬菜经纪人联手,根据寿光批发市场价格信息,调整本地蔬菜生产、上市周期,使联合体供应蔬菜与大宗产品错时上市,避免高峰低价风险,使产业网络与营销网络有效对接、种植结构调整有的放矢。
二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和生产决策指导。自振峰药业公司2010年在宿州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户发现了中药材种植的效益,很多人成立了中药材种植家庭农场,加入联合体与公司开展合作。农户丁士永介绍,自己在2012年就开始尝试种植中药材,但由于缺乏技术和经验,又买到了假种苗,当年亏损很严重。第二年加入了联合体,流转了50多亩土地种植白术(一种中药材)。公司免费提供地形种植适用性勘测评估和种植技术服务支持,还可以赊销种苗、化肥和农药(亩农资投入4000元),当年即赚40多万元,他脸上洋溢着能够迈入中药材种植领域获得增收的喜悦。由于中药材品种多、市场变动剧烈,公司利用从事中药材贸易获取市场信息快捷的便利,对农户进行生产决策指导和风险预警,在农户制定种植计划时即告知种植不同药材的生产成本、技术难度、地力条件、预期收益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避免农户由于盲目种植而出现亏损。
三是引导产品专业化、服务集成化发展。百亩良园公司成立之初,为了达到超市供货要求,自建原料基地并种植了30多个蔬菜品种。公司在技术服务方面投入很大,每年仅工资就要近500万元,产量和品质却很难保障。公司负责人介绍,成立联合体后,根据不同村镇种植习惯与地力等自然条件,由公司整体布局,自建基地只负责种植茄子、黄瓜、西红柿等少数几个品种;家庭农场和合作社也只需要按照公司制定的标准,种植自己擅长的品种。专业化的生产,既降低了技术服务方面的开支,更实现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的提升。在砀山县,当地政府集中资源打造了电商产业园,为发展黄桃、酥梨等特色水果的产业化联合体提供专业化、集约化的一站式服务,帮助联合体通过网络渠道推销产品、打造品牌。目前,砀山县水果产业网络销售额超过10亿元,联合体生产的黄桃、酥梨等产品价格增长200%以上。
(三)在畜禽领域,联合体通过产业融合构建信息体系、强化风险保障,实现均衡发展
安徽强英集团鸭产业联合体由强英集团带动30多个养殖合作社和50多个规模养殖家庭农场组成,主要从事肉鸭和种鸭生产繁育,以及屠宰和鸭肉制品生产加工。
一是强化产业链建设,提升产业化联合体增值空间。大型龙头企业对产业链的组织能力决定了联合体的发展上限。近年来,强英集团为应对频繁出现的禽流感等突发事件,不断拓展和延伸产业链条,利用下游生产和加工,消化上游的初级产品。公司从最初的种鸭繁育,发展到目前的肉鸭养殖、屠宰加工、食品生产等全产业链,将经营风险分散在各产业环节中,增强了联合体抵抗市场波动的能力。公司负责人介绍,2013年爆发禽流感疫情时,小型企业和养殖散户都遭受了毁灭性打击而退出市场,虽然公司也亏损了1亿多元,但公司却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契机,2014年扭亏为赢,2015年销售收入22亿元,利润3亿多元,迅速占领国内祖代种鸭市场份额的1/3以上。
二是构建产业信息体系,提升农户参与产业融合能力。强英集团处于联合体和产业链的核心地位,拥有大量产业发展信息和农户生产信息。一方面,公司通过对信息的汇总分析,能够对养殖农户的信用状况、技术水平、发展潜力作出准确的判断。对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公司提供贷款担保,帮助其扩大养殖规模。据了解,公司已累计为数千户农户提供贷款担保,贷款资金达3亿元,至今没有1户出现不良贷款。另一方面,公司还利用自身在种鸭产业的绝对市场占有率和话语权,根据种鸭苗的销售数量和分布情况,分析肉鸭养殖的市场行情,有针对性地指导家庭农场调整生产计划,获得更多的收益和规避风险。
三是建立风险保障机制,提升农户抵御风险能力。为了保障养殖家庭农场能够在剧烈波动的市场行情中生存下来,公司设立了多重风险保障制度,让家庭农场能够与企业同成长、共发展。一方面,公司设立最低收购价制度,无论鸭苗价格如何波动,公司始终以1.49元/枚的价格收购农户的种鸭蛋。当孵化后的鸭苗市场价格超过2.3元/只时,公司再与农户按照6:4的比例进行二次分红。养殖大户徐显军介绍,自己养了1个棚3600只种鸭,即使行情不好没有额外分红,在18个月的养殖周期内,每只种鸭也能挣50块钱。另一方面,公司与肉鸭养殖家庭农场共同设立了风险保障金,每只鸭子由公司和农户各提0.05元,设立统一账户专门管理。养殖家庭农场一旦遇到火灾或自然风险,就启动赔付机制,有效解决了农户养殖的风险问题。
二、有效破解农村产业融合难点初显成效
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创新的有益探索。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在联合体内自由流动,打破了主体、产业和区域间的分割,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实践证明,联合体可以破解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农业与二三产业之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各种要素之间的脱节问题,对于优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破解农村产业融合瓶颈、实现主体合作共赢具有重要作用。
(一)有效解决了农业产需失调、供需错配的问题,引导农产品供给结构升级
近年来我国农业连年增产增收,但还有很多消费者对优质高效农产品的需求难以满足,有的产品还由于产销不平衡导致市场价格剧烈波动,影响了产业健康发展。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能够让从事农业生产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与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从事社会化服务的农民合作社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通过信息和资源公开分享,打通了产需信息快速传递、迅速响应的通道。市场信息经由龙头企业判别转化为生产决策,能够及时有效地沿着产业链反向传导至农业生产环节,引导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按需发展标准化生产,提供满足中高端需求的质量安全的农产品。
(二)有效解决了农业稀缺要素导入不畅的问题,破解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瓶颈
传统模式下,农村产业的相互脱节造成了资金、技术等稀缺要素进入农业路径不通畅,而先进要素的缺失也进一步导致农业生产效率难以有效提高,二三产业发展更加不均衡。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一方面通过产业链的建设和重塑,将各类稀缺要素沿着产业链条导入农业,驱动着农村各次产业由竞争发展转变成联合体内部的自发融合,将创新产生的价值增值内部转化为联合体的整体收益,合理分配给各要素主体,切实提高了稀缺要素投入农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联合体具有较强的实力和完善的利益传导机制,可以通过信用分析、内部风险控制等手段,降低资本要素进入农业的风险与交易成本,成为金融资本进入农业的“润滑剂”。
(三)有效解决了各类经营主体功能定位不清的问题,找到了实现多元经营主体合作共赢的路径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分散导致农户违约成本过低,在大宗产品特别是粮食种植领域,利益联结关系比较松散,农民难以分享产业融合的增值收益。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把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组织在一起,按照比较优势分工定位;龙头企业获得了稳定供给、质量上乘的原料,可以专注于产业链组织、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品牌创建和市场营销,成为产业链的构建者和要素连接的核心;农民合作社获得了稳定集中的服务对象,可以专注于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成为产业链的联结纽带;家庭农场获得了优质优惠的农资供应渠道和稳定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可以专注于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和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的提高,成为产业链的基础。三大主体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相互融合。
(作者单位:农业部经管总站、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